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治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毒性心肌炎的诊治方法并观察其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商丘市妇幼保健院2009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6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 其中轻型的患者有14例, 重型患者有13例, 重型即暴发型患者有33例。 结果 通过治疗, 轻型和中型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基本上都已康复出院, 重型即爆发型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有30例康复出院, 1例转变为慢性活动性, 1例为慢性持续性, 1例突然爆发猝死不幸身亡。 结论 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临床医学目前还没有确切绝对的治疗方针, 只能对症下药。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状况采取有效的治疗。
【关键词】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治分析
病毒性心肌炎(以下简称VM)是由于病毒感染而导致患者的心肌发生局部或者弥漫性的病变[1]。小儿由于身体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 抵抗力较低, 更易患上病毒性心肌炎, 且易发生危险 [2]。本研究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治方法并观察其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商丘市妇幼保健院2009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6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年龄2~11岁, 平均 (4.26 ±5 .02)岁。其中, 男28 例, 平均年龄 (5.56 ± 2.12) 岁; 女 32例, 平均年龄 (4.65 ±3.56) 岁。轻型14例, 重型13例, 暴发型33例。
1. 2 治疗方法
1. 2. 1 一般治疗方法 ①休息:让患者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下卧床休息, 减少心脏的负担。②防治诱因, 积极治疗合并症。
1. 2. 2 保护心肌治疗 ①大剂量维生素C:首次服用时可加大用量至100~200 mg/(kg·d), 1次/d, 3~4周为一个疗程, 待患者病情好转后可改口服(50 mg/次,1~3次/d),并同服维生素E。②辅酶Q10:肌内注射5~10 mg, 10~14 d为一个疗程, 待患者病情好转后改口服20 mg/d, 一天服用2次,继续坚持服用2~3个月。③ATP、辅酶A、细胞色素C:可联合静脉注射,1~2次/d,持续2~3周。④1,6-二磷酸果糖(FDP):若患者病情较轻可以口服果糖, 病情较重的患者静脉滴注150~250 mg/(kg·d)。
, 百拇医药
1. 2. 3 免疫调节及抗病毒治疗 ① 病毒唑:广谱抗病毒药物, 在肌内或者静脉滴注10~15 mg/(kg·d)。②干扰素:肌内注射1支/d, 1疗程5~10 d,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的轻重可多用1~2个疗程。③胸腺素: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 2~4 ml/d, 1个疗程为7~10 d, 对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隔日肌内注射1次, 2 ml/次, 并且要连续2~3个月, 以增强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④人血丙种球蛋白:适用于重型即暴发型患者, 单剂24 h在静脉滴注2 g/kg,或400 mg/(kg·d), 静脉滴注共3~5 d。⑤其他:如转移因子、匹多莫德等口服制剂, 适合急性期后较长期应用。减少感染, 增强免疫力。
1. 2. 4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先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或用甲基泼尼松龙冲击疗法, 10 mg/(kg·d), 症状缓解后可改口服泼尼松维持, 疗程为2~4周。
1. 3 统计学方法 统计数据均基于Excel数据库软件整理后, 在SPSS19.0统计学软件上进行处理。
, http://www.100md.com
2 结果
轻型和中型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基本上都已康复出院, 重型即爆发型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病情基本上都得到了有效控制, 持续治疗后有30例康复出院, 1例转变为慢性活动性, 1例为慢性持续性, 1例突然爆发猝死不幸身亡。
3 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 在小儿当中发病率高, 其发病机制被认为是各种病毒侵入心肌细胞导致感染而引起的一种小儿心脏病[3]。病毒的繁殖速度快, 会随着身体的蛋白质的复制而复制, 尤其是破坏了人体的免疫细胞后更是难以控制和消除。一旦发病, 其感染的速度将呈指数上升, 会造成心肌细胞坏死, 心功能不全, 心包炎, 引发心脑综合征,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心脏扩大还会导致心源性休克[4]。患者一般又分为轻型、中型及重型即爆发型等类型, 轻型和中型类患者常伴有呕吐, 恶心, 全身酸痛乏力, 头痛头晕等症状。而重型患者则出现心源性休克, 心功能不全, 心脑综合征, 心脏扩大, 气急, 水肿等症状。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症状不一, 具易变, 多变等特征, 为此在临床上比较棘手。不仅在临床轻重的表现上, 而且有些急性患者经诊治后还不能完全康复, 甚至会转变为慢性活动型或慢性持续型[5]。
, 百拇医药
本院救治的60例患者中, 患重型的患者相当多, 为此可以看到此病的严重性, 轻型或中型不及时救治会导致恶化而变为重型, 重型就诊后还会容易变为慢性活动型或慢性持续型。因此加重了就诊困难和压力。对于此病的治疗, 临床医学目前还没有确切绝 对的治疗方针, 只能对症下药。但相信经过持续的认真研究和探讨, 定会得出更好的临床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341-344.
[2]徐灵敏,栾斌,王锡阁,等.小儿心肌疾病抗肌球蛋白抗体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研究.临床心血管杂志, 2011, 14(3):140-142.
[3]徐灵敏,杨静丽,陶桂娥,等.特异性抗心肌抗体对小儿心肌疾病的诊断价值.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9,1(3):134-135.
[4]徐灵敏,邹丽萍,岳秋玲,等.心肌疾病患儿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抗β-受体抗体的关系极其意义.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0,15(3):166-167.
[5]徐灵敏,程映霞,邓春琴,等.病毒性心肌炎和扩张型心肌疾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定量分析.中华儿科杂志, 2010, 37(5):297-298., http://www.100md.com(田淑慧)
【关键词】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治分析
病毒性心肌炎(以下简称VM)是由于病毒感染而导致患者的心肌发生局部或者弥漫性的病变[1]。小儿由于身体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 抵抗力较低, 更易患上病毒性心肌炎, 且易发生危险 [2]。本研究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治方法并观察其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商丘市妇幼保健院2009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6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年龄2~11岁, 平均 (4.26 ±5 .02)岁。其中, 男28 例, 平均年龄 (5.56 ± 2.12) 岁; 女 32例, 平均年龄 (4.65 ±3.56) 岁。轻型14例, 重型13例, 暴发型33例。
1. 2 治疗方法
1. 2. 1 一般治疗方法 ①休息:让患者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下卧床休息, 减少心脏的负担。②防治诱因, 积极治疗合并症。
1. 2. 2 保护心肌治疗 ①大剂量维生素C:首次服用时可加大用量至100~200 mg/(kg·d), 1次/d, 3~4周为一个疗程, 待患者病情好转后可改口服(50 mg/次,1~3次/d),并同服维生素E。②辅酶Q10:肌内注射5~10 mg, 10~14 d为一个疗程, 待患者病情好转后改口服20 mg/d, 一天服用2次,继续坚持服用2~3个月。③ATP、辅酶A、细胞色素C:可联合静脉注射,1~2次/d,持续2~3周。④1,6-二磷酸果糖(FDP):若患者病情较轻可以口服果糖, 病情较重的患者静脉滴注150~250 mg/(kg·d)。
, 百拇医药
1. 2. 3 免疫调节及抗病毒治疗 ① 病毒唑:广谱抗病毒药物, 在肌内或者静脉滴注10~15 mg/(kg·d)。②干扰素:肌内注射1支/d, 1疗程5~10 d,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的轻重可多用1~2个疗程。③胸腺素: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 2~4 ml/d, 1个疗程为7~10 d, 对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隔日肌内注射1次, 2 ml/次, 并且要连续2~3个月, 以增强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④人血丙种球蛋白:适用于重型即暴发型患者, 单剂24 h在静脉滴注2 g/kg,或400 mg/(kg·d), 静脉滴注共3~5 d。⑤其他:如转移因子、匹多莫德等口服制剂, 适合急性期后较长期应用。减少感染, 增强免疫力。
1. 2. 4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先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或用甲基泼尼松龙冲击疗法, 10 mg/(kg·d), 症状缓解后可改口服泼尼松维持, 疗程为2~4周。
1. 3 统计学方法 统计数据均基于Excel数据库软件整理后, 在SPSS19.0统计学软件上进行处理。
, http://www.100md.com
2 结果
轻型和中型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基本上都已康复出院, 重型即爆发型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病情基本上都得到了有效控制, 持续治疗后有30例康复出院, 1例转变为慢性活动性, 1例为慢性持续性, 1例突然爆发猝死不幸身亡。
3 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 在小儿当中发病率高, 其发病机制被认为是各种病毒侵入心肌细胞导致感染而引起的一种小儿心脏病[3]。病毒的繁殖速度快, 会随着身体的蛋白质的复制而复制, 尤其是破坏了人体的免疫细胞后更是难以控制和消除。一旦发病, 其感染的速度将呈指数上升, 会造成心肌细胞坏死, 心功能不全, 心包炎, 引发心脑综合征,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心脏扩大还会导致心源性休克[4]。患者一般又分为轻型、中型及重型即爆发型等类型, 轻型和中型类患者常伴有呕吐, 恶心, 全身酸痛乏力, 头痛头晕等症状。而重型患者则出现心源性休克, 心功能不全, 心脑综合征, 心脏扩大, 气急, 水肿等症状。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症状不一, 具易变, 多变等特征, 为此在临床上比较棘手。不仅在临床轻重的表现上, 而且有些急性患者经诊治后还不能完全康复, 甚至会转变为慢性活动型或慢性持续型[5]。
, 百拇医药
本院救治的60例患者中, 患重型的患者相当多, 为此可以看到此病的严重性, 轻型或中型不及时救治会导致恶化而变为重型, 重型就诊后还会容易变为慢性活动型或慢性持续型。因此加重了就诊困难和压力。对于此病的治疗, 临床医学目前还没有确切绝 对的治疗方针, 只能对症下药。但相信经过持续的认真研究和探讨, 定会得出更好的临床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341-344.
[2]徐灵敏,栾斌,王锡阁,等.小儿心肌疾病抗肌球蛋白抗体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研究.临床心血管杂志, 2011, 14(3):140-142.
[3]徐灵敏,杨静丽,陶桂娥,等.特异性抗心肌抗体对小儿心肌疾病的诊断价值.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9,1(3):134-135.
[4]徐灵敏,邹丽萍,岳秋玲,等.心肌疾病患儿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抗β-受体抗体的关系极其意义.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0,15(3):166-167.
[5]徐灵敏,程映霞,邓春琴,等.病毒性心肌炎和扩张型心肌疾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定量分析.中华儿科杂志, 2010, 37(5):297-298., http://www.100md.com(田淑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