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早期血红蛋白含量测定对其预后的预测作用
【摘要】 目的 本文旨在探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早期血红蛋白含量测定对其预后的预测作用是否显著。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2年1月~2013年5月进行治疗的早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共计86例, 测定其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 并根据其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含量高低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并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随访6个月后临床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以及血红蛋白含量与临床终点事件的相关性。结果 试验组为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增高组(35例), 对照组为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正常组(51例), 二者比较得出左心室射血分数(P<0.05)为影响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的因素。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是影响早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发展及预后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糖化血红蛋白;预后预测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导致心肌持久性的缺血缺氧, 在心电图上表现为ST段抬高, 最终发展到与冠状动脉相关的心室壁完全坏死[1]。因此, 临床以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居多。糖化血红蛋白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为评估长期血糖控制的最准确的标准[2]。随着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增多, 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与心血管临床终点事件的相关性,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能否协助判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试验选取了本院于2012年1月~2013年5月进行治疗的早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共计86例, 其中男患者63例, 女患者23例, 年龄38~81岁, 平均为(65.3±3.2)岁。根据HbA1c≥6.5%分为了HbA1c增高组, 即试验组(35例);HbA1c正常组, 即对照组(51例)。试验组患有糖尿病病史31例, 对照组患有糖尿病病史3例。所有的患者均在入院两周前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排除血小板计数<10万或﹥450万, 血红蛋白<90 g/L,以及营养不良等患者。两组患者在心血管病变支数、支架手术以及用药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在心功能方面也无明显差异。所以不会影响观察HbA1c对心肌梗死临床终点事件的影响。
1. 2 研究试剂及测定方法 ①HbA1c的测定:由本院检验科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由糖化血红蛋白仪博乐-D10测定。②hs-CRP测定:患者入院后即采集静脉血, 血清hs-CRP测定由本院的检验科提供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乳胶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进行测定。
1. 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两组计量资料的均数比较用student-t检验进行分析, 两组计数资料比较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进行分析。采用全模型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 分析影响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曲线), 确定预测心脏事件发生的最佳阈值。采用诊断试验四格表法分别计算阈值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
2 结果
两组试验结果表明, 试验组hs-CRP明显高于对照组, 但其左心室射血分数比对照组低, 其临床终点事件的发生率远远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HbA1c是血红蛋白与糖类经非酶促结合而成的, 其过程是缓慢而不可逆的。其合成速率与红细胞所处环境中糖浓度呈正比, 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较高时, 人体所形成的HbA1c含量也会相对增高, 积累并持续存在于红细胞的120 d生命周期中, 在红细胞死亡之前, 血液中HbA1c也会保持相对不变。因此HbA1c反映的是检测前2~3个月的血糖水平。
本研究发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试验组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远远高于对照组, 其hs-CRP含量也远远高于对照组。急性ST心肌梗死患者hs-CRP的升高主要是由于大量坏死心肌刺激的验证反应所致。而且hs-CRP不仅是一种生物标记物, 它还参与了其后的病理生理改变, hs-CRP能够激活补体, 进一步促进炎症反应, 从而扩大梗死面积。坏死的心肌中, 有大量高敏C反应蛋白和补体的沉积。因此, 高敏C反应蛋白和补体的激活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损伤的重要介质。
综上所述, 本文研究通过测定发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试验组的hs-CRP得出, 所有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HbA1c与hs-CRP呈正相关, 因此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测定期糖化血红蛋白是至关重要的, 这对患者的预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对患者的及早治疗是很重要的, 及早的测量其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对患者的生命的延长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蓉,杨跃进,乔树宾,等.高敏C反应蛋白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中国循环杂志, 2011, 26(1): 19-22.
[2]来艳君,胡平亮.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标志物的临床应用研究. 中国医药导刊, 2012,14(9):1605-1606., http://www.100md.com(侯金霞)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糖化血红蛋白;预后预测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导致心肌持久性的缺血缺氧, 在心电图上表现为ST段抬高, 最终发展到与冠状动脉相关的心室壁完全坏死[1]。因此, 临床以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居多。糖化血红蛋白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为评估长期血糖控制的最准确的标准[2]。随着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增多, 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与心血管临床终点事件的相关性,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能否协助判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试验选取了本院于2012年1月~2013年5月进行治疗的早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共计86例, 其中男患者63例, 女患者23例, 年龄38~81岁, 平均为(65.3±3.2)岁。根据HbA1c≥6.5%分为了HbA1c增高组, 即试验组(35例);HbA1c正常组, 即对照组(51例)。试验组患有糖尿病病史31例, 对照组患有糖尿病病史3例。所有的患者均在入院两周前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排除血小板计数<10万或﹥450万, 血红蛋白<90 g/L,以及营养不良等患者。两组患者在心血管病变支数、支架手术以及用药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在心功能方面也无明显差异。所以不会影响观察HbA1c对心肌梗死临床终点事件的影响。
1. 2 研究试剂及测定方法 ①HbA1c的测定:由本院检验科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由糖化血红蛋白仪博乐-D10测定。②hs-CRP测定:患者入院后即采集静脉血, 血清hs-CRP测定由本院的检验科提供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乳胶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进行测定。
1. 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两组计量资料的均数比较用student-t检验进行分析, 两组计数资料比较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进行分析。采用全模型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 分析影响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曲线), 确定预测心脏事件发生的最佳阈值。采用诊断试验四格表法分别计算阈值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
2 结果
两组试验结果表明, 试验组hs-CRP明显高于对照组, 但其左心室射血分数比对照组低, 其临床终点事件的发生率远远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HbA1c是血红蛋白与糖类经非酶促结合而成的, 其过程是缓慢而不可逆的。其合成速率与红细胞所处环境中糖浓度呈正比, 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较高时, 人体所形成的HbA1c含量也会相对增高, 积累并持续存在于红细胞的120 d生命周期中, 在红细胞死亡之前, 血液中HbA1c也会保持相对不变。因此HbA1c反映的是检测前2~3个月的血糖水平。
本研究发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试验组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远远高于对照组, 其hs-CRP含量也远远高于对照组。急性ST心肌梗死患者hs-CRP的升高主要是由于大量坏死心肌刺激的验证反应所致。而且hs-CRP不仅是一种生物标记物, 它还参与了其后的病理生理改变, hs-CRP能够激活补体, 进一步促进炎症反应, 从而扩大梗死面积。坏死的心肌中, 有大量高敏C反应蛋白和补体的沉积。因此, 高敏C反应蛋白和补体的激活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损伤的重要介质。
综上所述, 本文研究通过测定发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试验组的hs-CRP得出, 所有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HbA1c与hs-CRP呈正相关, 因此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测定期糖化血红蛋白是至关重要的, 这对患者的预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对患者的及早治疗是很重要的, 及早的测量其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对患者的生命的延长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蓉,杨跃进,乔树宾,等.高敏C反应蛋白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中国循环杂志, 2011, 26(1): 19-22.
[2]来艳君,胡平亮.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标志物的临床应用研究. 中国医药导刊, 2012,14(9):1605-1606., http://www.100md.com(侯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