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4年第23期
编号:12647046
牙齿矫治后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调查
http://www.100md.com 2014年8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3期
     【摘要】 目的 探讨观察牙齿矫治后牙釉质脱矿的发病率、好发牙齿及好发部位。方法 对对照组84例患者2069个牙齿及观察组100例患者2150个牙齿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对照组脱矿发生率为6.04%、观察组为16.17%,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上颌前牙的釉质脱矿发病率最高, 上下第一磨牙发病率最低。牙颈部、托槽周围及邻面为好发部位。结论 牙齿矫治引起的牙釉质脱矿临床应加强关注, 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 以降低发病率。

    【关键词】 固定矫治器;牙齿矫治;牙釉质;脱矿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固定矫治器以其高效性和精确性在口腔正畸临床治疗中应用逐渐广泛, 且随着矫治技术的日益进步, 其矫治效果也日益提高。但在矫治中也存在一些不良问题, 如牙釉质脱矿, 研究发现正畸治疗后50%~80%的患者存在牙釉质脱矿, 但国内尚未有关临床报告。本文通过临床调查, 旨在了解牙齿矫治后牙釉质脱矿的发病率、好发牙齿及好发部位, 以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降低其发病率。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资料随机选择正畸门诊治疗前患者84例为对照组, 其中男44例, 女40例, 平均年龄12.3岁。同时随机选择正畸治疗后患者100例为观察组, 其中男55例, 女45例, 平均年龄13.9岁。所有患者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 京津釉质粘接剂粘接托槽, 玻璃离子粘固带环, 并进行口腔卫生宣教。

    1. 2 观察方法 以上所有病例均建立记录卡, 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拆除矫治器时进行记录。观察时, 首先对牙面做清洁和吹干处理, 并在牙科工作灯下肉眼观察牙齿的唇颊面, 如有不透明的白垩状或染色斑点、斑块, 用探针探之, 牙齿表面较松软、粗糙者, 记录为“脱矿”, 并记录脱矿的部位。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该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 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百拇医药
    2 结果

    对照组共观察牙数2069, 脱矿牙数125, 牙釉质脱矿率为6.04%。观察组观察牙数2152, 脱矿牙数348, 牙釉质脱矿率为16.17%。牙釉质脱矿的好发部位为牙颈部、托槽周围及邻面。其脱矿率依次为14.79%、5.27%、3.14%。牙釉质脱矿的好发牙齿:上侧切牙发病率为20.91%(41/196);上中切牙发病率19.80%(39/197), 上第二双尖牙发病率17.79%(38/192);下第二双尖牙发病率17.45%(26/149);下第一双尖牙发病率17.29%(23/133);上第一双尖牙发病率13.97%(19/136);上尖牙发病率15.90%(31/195);下尖牙发病率15.15%(30/198);下中切牙发病率14.95%(29/194);下侧切牙发病率14.58%(28/192);上第一磨牙发病率12.50%(22/176);下第一磨牙发病率10.77%(21/195)。

    3 讨论
, http://www.100md.com
    固定矫治器的结构复杂, 对牙齿进行矫正中要结合使用粘接剂, 容易产生口腔卫生问题, 酸性腐蚀破坏牙面, 使牙面粗糙并有菌斑, 细菌进行产酸进而引起牙釉质脱矿。固定矫治器引起的牙釉质脱矿在某些牙齿有明显倾向。上颌牙齿明显高于下颌牙齿, 而且在上前牙区域更加突出。上前牙特别是上侧切牙发生率最高20.87%, 其次是上中切牙发生率为20.8%。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主要有三点:①在矫正及拔牙的病例中, 在上颌需要需要安放牵引钩装置, 在消毒清洁中, 该部位不利清理, 容易有细菌堆积, 形成菌斑;②上颌前牙区离唾液腺较远, 唾液一般缓冲不到此部位的菌斑酸性物质;③正畸托槽粘接上颌侧切牙冠, 因牙冠较小, 粘接后暴露面积小, 不能全面清洁。本调查的研究结果与国外报道有差异。此次调查人群中, 正畸带环都是使用玻璃离子粘固剂, 国外调查中均使用磷酸酸锌水门汀粘固带环。玻璃离子粘固剂使用中可以释放氟离子在一定时间内会增强牙釉质的抗酸能力, 并使粘接带环不易脱落, 因此其牙齿脱矿发病率较低[1]。在进行牙齿矫正治疗中, 应注重口腔卫生的宣教, 让患者重视口腔卫生, 并在治疗中使用各种氟化物制剂, 尽量预防减少牙釉质的脱矿情况, 并推荐患者在治疗后使用含氟物质的牙膏刷牙。另外在治疗操作中尽量做到流程规范准确, 减少细菌滋生, 尽量避免牙釉质上残留菌斑。操作中严格控制牙釉质酸蚀面积, 将托槽粘接处及时清理, 保持清洁。注重改进临床治疗方法, 如直丝弓矫治技术中采用滑动法关闭间隙, 尽可能减少使用链状圈连续结扎来关闭间隙。临床上如果发现带环松动应及时重新粘固。

    参考文献

    [1]Mizrahi E. Glass Ionomer Cements in orthodontics-An update. Am J Orthod Dentofac Orthop, 1988(93):505-507.

    [收稿日期:2014-04-30], http://www.100md.com
------
    赵新华 辽宁省朝阳市第二医院口腔正畸科;

    【摘要】目的探讨观察牙齿矫治后牙釉质脱矿的发病率、好发牙齿及好发部位。方法对对照组84例患者2069个牙齿及观察组100例患者2150个牙齿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对照组脱矿发生率为6.04%、观察组为16.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颌前牙的釉质脱矿发病率最高,上下第一磨牙发病率最低。牙颈部、托槽周围及邻面为好发部位。结论牙齿矫治引起的牙釉质脱矿临床应加强关注,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以降低发病率。

    【关键词】 固定矫治器 牙齿矫治 牙釉质 脱矿

    【分类号】R783.5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固定矫治器以其高效性和精确性在口腔正畸临床治疗中应用逐渐广泛,且随着矫治技术的日益进步,其矫治效果也日益提高。但在矫治中也存在一些不良问题,如牙釉质脱矿,研究发现正畸治疗后50%~80%的患者存在牙釉质脱矿,但国内尚未有关临床报告。本文(赵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