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大肠广基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2)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是在息肉高频电切术和黏膜注射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微创治疗手段, 上世纪80年代日本学者首先用于大片组织活检, 在欲取病变黏膜部位的黏膜下层注入生理盐水, 使黏膜与黏膜下层组织分开, 然后电切获取靶向黏膜组织, 后来将该法扩大到用于消化道平坦型病变的切除, 如广基息肉、早癌。具体操作是通过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或稀释后的肾上腺素, 使黏膜层与肌层分离, 然后高频电切除, 扩大了以往内镜下切除病变的适应证, 被认为是开展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的基础。经典的EMR技术包括:黏膜下注射法黏膜切除术、黏膜下注射法黏膜分片切除术(EPMR术)、和透明帽辅助法黏膜切除术(Cap-EMR术)[7]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53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