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磺酸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在下腹部手术中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对比分析
【摘要】 目的 对比甲磺酸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在下腹部手术中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 99例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成A、B、C三个组, 每组33例。全部行硬膜外阻滞麻醉, 麻醉药物:A组为甲磺酸罗哌卡因, B组为左旋布比卡因, C组为布比卡因。比较三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A组不能举腿时间和最大运动阻滞时间在三组患者中时间是最长的、运动恢复时间是最短的, 运动阻滞程度是最弱的, 与B和C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肌松效果及麻醉质量评分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磺酸罗哌卡因的阻滞起效、时效和运动阻滞程度不如左旋布比卡因及布比卡因, 对只需要阻滞感觉, 而不希望过度阻滞神经的情况下, 甲磺酸罗哌卡因是首选。
【关键词】 甲磺酸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布比卡因;下腹部手术;硬膜外麻醉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09.109
, 百拇医药
手术能否顺利、安全地进行与麻醉方法的选择、麻醉药物的选用密切相关, 硬膜外麻醉中局部麻醉药物的选择与麻醉效果及患者预后更是密不可分, 本文将甲磺酸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在下腹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做对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99例腹部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 均在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在大庆市人民医院接受低位硬膜外麻醉手术。全部患者平均年龄(58.2±11.8)岁。男61例, 女38例。全部行低位硬膜外麻醉手术。随机分为A、B、C三组, 每组33例, 其中A组麻醉药物为0.5%甲磺酸罗哌卡因, B组为0.5%左旋布比卡因, C组为0.5%布比卡因。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种类及ASA分级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 2 麻醉方法 患者取左侧卧位, 于L1~2硬膜外腔穿刺, 穿刺成功后向头端置管3 cm, 经导管回抽无血液及脑脊液后, 将导管固定, 由侧卧位改为平卧位, 经留置导管注入3 ml的2%利多卡因实验, 经过5 min后确认导管没有误入蛛网膜下腔, 患者没有任何不良反应, 将麻醉药物注入蛛网膜下腔, 全部患者的麻醉药物总量为12~15 ml, 分3次注入, 每次间隔的时间为5 min。麻醉效果满意后(或感觉阻滞平面达T8水平)开始手术, 手术时间20~30 min无需硬膜外追加局部麻醉药, 手术超过1.5 h后追加研究药物6 ml, 以维持麻醉。
, 百拇医药
1. 3 观察指标 ①阻滞效果:记录给药后药物阻滞起效时间(到达T8时间)及药物维持时间。通过体表针刺法测定阻滞平面, 给药5 min内每分钟都要测定1次, 以后每5分钟测定1次, 直到手术开始。②肌松效果:Ⅰ级:满意, 腹肌松弛;Ⅱ级:比较满意, 腹肌松弛稍欠佳;Ⅲ级:腹肌松弛差, 勉强可以手术;Ⅳ级:腹肌松弛差, 不可以手术[1]。③麻醉质量评定:无痛:麻醉效果满意, 0分;轻度疼痛:可忍受, 不需要辅助用药, 2分;疼痛明显:即使用采用辅助用药也无法满足手术要求, 改用其他麻醉方式, 3分。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阻滞效果 三组患者的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运动阻滞的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患者的最高阻滞平面为T6, B组为T5;A组不能举腿时间、最大运动阻滞时间、运动恢复时间及阻滞程度分别为(19.8±15.6)min、(39.2±17.6)min、(120.5±35.7)min及(1.2±0.6), B组分别为(15.1±6.2)min、(24.1±10.5)min、(152.5±46.4)min及(2.2±0.3), C组分别为(15.9±7.1)min、(26.2±13.8)min、(155.6±50.4)min及(1.9±0.5), 经统计学分析A组不能举腿时间和最大运动阻滞时间在三组患者中时间是最长的、运动恢复时间是最短的, 运动阻滞程度是最弱的, 与B和C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http://www.100md.com
2. 2 肌松效果 肌松效果满意的A组23例, 占69.7%;B组26例, 占78.8%;C组24例, 占72.7%。三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3 麻醉质量评分 A、B、C三组0分加1分所占各组总例数的百分比分别为93.9%(31例)、90.9%(30例)和93.9%(31例)。三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硬膜外麻醉在下腹部手术中是比较常用的。甲磺酸罗哌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属于新型的酰胺类局麻药, 不具有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毒型较大的R型(右旋)异构体, 在体内分布广、清除快、毒性小[2]。甲磺酸罗哌卡因主要使神经动作电位的阈值升高, 延缓神经冲动的扩布, 电位升高的速度降低,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被阻断[3], 左旋布比卡因是从布比卡因中提取的左旋物, 其理化性质与布比卡因类似, 其在体内游离血药浓度较低, 不良反应小, 患者恢复快。通过增加神经电刺激的阈值、减慢神经刺激的传播和减少动作电位的升高率来阻滞神经刺激的产生和传导[3]。布比卡因是临床常用的长效酰胺类局麻药物, 适用于外周神经阻滞、硬脊膜外阻滞和蛛网膜下腔阻滞[4]。本研究表明, 甲磺酸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及布比卡因相比感觉阻滞时间稍长, 时效略短。运动阻滞的起效与阻滞程度也不及另外两药[1], 对只需要阻滞感觉, 而不需要过度阻滞运动神经的情况下, 罗哌卡因是首选。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邵克剑.布比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在下腹部手术中硬膜外阻滞效果比较.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0, 12(7):37-39.
[2] 张山, 黄立宁, 安波, 等. 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的比较.临床麻醉医学杂志, 2007, 23(2): 113-115.
[3] 姚继红, 申展.左旋布比卡因、甲磺酸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效果比较.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2, 23(10):1631-1632.
[4] 沈启云.甲磺酸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效能比较.河北医药, 2012, 34(10):1510-1511.
[收稿日期:2014-11-17], 百拇医药(洪广辉 邓海峰 陈庆龙 等)
【关键词】 甲磺酸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布比卡因;下腹部手术;硬膜外麻醉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09.109
, 百拇医药
手术能否顺利、安全地进行与麻醉方法的选择、麻醉药物的选用密切相关, 硬膜外麻醉中局部麻醉药物的选择与麻醉效果及患者预后更是密不可分, 本文将甲磺酸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在下腹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做对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99例腹部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 均在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在大庆市人民医院接受低位硬膜外麻醉手术。全部患者平均年龄(58.2±11.8)岁。男61例, 女38例。全部行低位硬膜外麻醉手术。随机分为A、B、C三组, 每组33例, 其中A组麻醉药物为0.5%甲磺酸罗哌卡因, B组为0.5%左旋布比卡因, C组为0.5%布比卡因。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种类及ASA分级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 2 麻醉方法 患者取左侧卧位, 于L1~2硬膜外腔穿刺, 穿刺成功后向头端置管3 cm, 经导管回抽无血液及脑脊液后, 将导管固定, 由侧卧位改为平卧位, 经留置导管注入3 ml的2%利多卡因实验, 经过5 min后确认导管没有误入蛛网膜下腔, 患者没有任何不良反应, 将麻醉药物注入蛛网膜下腔, 全部患者的麻醉药物总量为12~15 ml, 分3次注入, 每次间隔的时间为5 min。麻醉效果满意后(或感觉阻滞平面达T8水平)开始手术, 手术时间20~30 min无需硬膜外追加局部麻醉药, 手术超过1.5 h后追加研究药物6 ml, 以维持麻醉。
, 百拇医药
1. 3 观察指标 ①阻滞效果:记录给药后药物阻滞起效时间(到达T8时间)及药物维持时间。通过体表针刺法测定阻滞平面, 给药5 min内每分钟都要测定1次, 以后每5分钟测定1次, 直到手术开始。②肌松效果:Ⅰ级:满意, 腹肌松弛;Ⅱ级:比较满意, 腹肌松弛稍欠佳;Ⅲ级:腹肌松弛差, 勉强可以手术;Ⅳ级:腹肌松弛差, 不可以手术[1]。③麻醉质量评定:无痛:麻醉效果满意, 0分;轻度疼痛:可忍受, 不需要辅助用药, 2分;疼痛明显:即使用采用辅助用药也无法满足手术要求, 改用其他麻醉方式, 3分。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阻滞效果 三组患者的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运动阻滞的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患者的最高阻滞平面为T6, B组为T5;A组不能举腿时间、最大运动阻滞时间、运动恢复时间及阻滞程度分别为(19.8±15.6)min、(39.2±17.6)min、(120.5±35.7)min及(1.2±0.6), B组分别为(15.1±6.2)min、(24.1±10.5)min、(152.5±46.4)min及(2.2±0.3), C组分别为(15.9±7.1)min、(26.2±13.8)min、(155.6±50.4)min及(1.9±0.5), 经统计学分析A组不能举腿时间和最大运动阻滞时间在三组患者中时间是最长的、运动恢复时间是最短的, 运动阻滞程度是最弱的, 与B和C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http://www.100md.com
2. 2 肌松效果 肌松效果满意的A组23例, 占69.7%;B组26例, 占78.8%;C组24例, 占72.7%。三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3 麻醉质量评分 A、B、C三组0分加1分所占各组总例数的百分比分别为93.9%(31例)、90.9%(30例)和93.9%(31例)。三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硬膜外麻醉在下腹部手术中是比较常用的。甲磺酸罗哌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属于新型的酰胺类局麻药, 不具有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毒型较大的R型(右旋)异构体, 在体内分布广、清除快、毒性小[2]。甲磺酸罗哌卡因主要使神经动作电位的阈值升高, 延缓神经冲动的扩布, 电位升高的速度降低,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被阻断[3], 左旋布比卡因是从布比卡因中提取的左旋物, 其理化性质与布比卡因类似, 其在体内游离血药浓度较低, 不良反应小, 患者恢复快。通过增加神经电刺激的阈值、减慢神经刺激的传播和减少动作电位的升高率来阻滞神经刺激的产生和传导[3]。布比卡因是临床常用的长效酰胺类局麻药物, 适用于外周神经阻滞、硬脊膜外阻滞和蛛网膜下腔阻滞[4]。本研究表明, 甲磺酸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及布比卡因相比感觉阻滞时间稍长, 时效略短。运动阻滞的起效与阻滞程度也不及另外两药[1], 对只需要阻滞感觉, 而不需要过度阻滞运动神经的情况下, 罗哌卡因是首选。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邵克剑.布比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在下腹部手术中硬膜外阻滞效果比较.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0, 12(7):37-39.
[2] 张山, 黄立宁, 安波, 等. 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的比较.临床麻醉医学杂志, 2007, 23(2): 113-115.
[3] 姚继红, 申展.左旋布比卡因、甲磺酸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效果比较.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2, 23(10):1631-1632.
[4] 沈启云.甲磺酸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效能比较.河北医药, 2012, 34(10):1510-1511.
[收稿日期:2014-11-17], 百拇医药(洪广辉 邓海峰 陈庆龙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