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阿托伐他汀长期应用对老年高脂血症的血尿酸影响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剂量阿托伐他汀长期应用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尿酸(UA)的影响。方法 高脂血症患者22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 每组10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UA和血脂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12个月后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UA水平显著下降,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 阿托伐他汀组较辛伐他汀组改善更明显, 差异均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有效降低老年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 同时具有降低UA作用, 其降低UA的作用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 对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高脂血症;阿托伐他汀;血脂;血尿酸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10.005
高尿酸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 加上合并有高脂血症, 会显著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所以控制好高脂血症和高尿酸血症对于心血管事件的防治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寻找既能控制血脂又能降低血尿酸的药物, 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入选本院心内科2008年6月~2012年10月220例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 男137例, 女83例, 年龄60~70岁, 平均年龄(65.0±4.3)岁。其中吸烟者78例, 合并糖尿病者62例。血压测量为(145.5±21.6)/(102.3±11.6)mm Hg (1 mm Hg=0.133 kPa)。所有患者均排除严重心力衰竭、脑卒中、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将220例入选对象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110例, 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d), 辛伐他汀组(110例, 给予辛伐他汀20 mg/d)。两组均常规应用阿司匹林治疗, 不应用噻嗪类利尿剂, 可应用钙离子拮抗剂、胰岛素等药物治疗, 检查前1 d忌酒和忌高脂、高嘌呤饮食。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间具有可比性。见表1。
1. 1. 1 入选标准 高血压标准:收缩压(SBP)≥140 mm Hg, 或舒张压(DBP)≥90 mm Hg, 或服用降压药患者, 均经实验室及临床检查排除继发性同高血压。
, 百拇医药
1. 1. 2 糖尿病标准 空腹血糖≥7.0 mmoL/L, 或餐后血糖≥11.1 mmoL/L, 或既往有糖尿病史。
1. 1. 3 血尿酸测定 血尿酸检测:受检者2周内未服用噻嗪类利尿剂, 检查前1 d忌酒和忌高脂、高嘌呤饮食, 检测当日早晨抽空腹肘静脉血2 ml, 离心后用AG-Ⅱ全自动生化仪测其血尿酸水平, 方法用尿酸酶-POD法, 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血尿酸>416 μmol/L为高尿酸血症(HUA)。
1. 2 研究方法
1. 2. 1 一般临床资料收集 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心血管病史、吸烟史、糖尿病史、家族史等(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1. 2. 2 血液生化指标 所有患者入院后第1天晨起空腹采血, 测量TC、TG、HDL-C、LDL-C、UA、血肌酐(Cr)。
, http://www.100md.com
1. 2. 3 研究方法 对220例入选患者, 应用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治疗12个月前后进行血液生化检查, 测量TC、TG、HDL-C、LDL-C、UA、Cr。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经12个月治疗后两组TG、TC、HDL-C、LDL-C、UA均较治疗前改善, 阿托伐他汀组改善更明显,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2. 2 药物不良反应 所有入选对象均分别按疗程服用阿托伐他汀及辛伐他汀12个月, 未见有腹痛、便秘、胃肠胀气、转氨酶升高、皮疹等不良反应。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和乡村人群的第一位死亡原因。其中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步上升, 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缺血性心血管病(包括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正在升高。我国的队列研究表明, TC或LDL-C升高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为此, 对血脂异常的防治必须及早给予重视[1]。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 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紊乱及尿酸排泄减少所导致, 尿酸在机体内有有益作用(作为一种还原性物质, 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有抗氧化、抗DNA损害作用), 也有有害作用(促进血管平滑肌增生, 导致内皮功能紊乱)。高尿酸血症(HUA)常与传统的代谢性心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肥胖、胰岛素抵抗等伴发, 因此长期以来HUA仅仅被认为是代谢异常的一种标记。近20年来10多个前瞻性大规模临床研究证实HUA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目前尚没有循证证据显示降低血尿酸可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所以指南没有把HUA 列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鉴于高尿酸与血管、心脏、肾脏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降尿酸治疗有望成为一种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新途径[2]。
, http://www.100md.com
随着年龄的增高血尿酸平均水平也逐渐增高, 提示年龄可能是影响老年人血尿酸水平的因素之一。然而, 随着年龄的增高, 血尿素氮和肌酐平均水平也逐渐增高, 肾功能的血肌酐水平也是血尿酸增高的主要相关因素之一。肾功能下降导致尿酸排出减少才是使老年人血尿酸增高的主要因素[3]。
高尿酸血症与许多传统的冠心病危险因素等相关, 通过与这些危险因素的相互作用或独立作用, 进而影响冠心病。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提示冠心病人群中存在较高比例高尿酸血症, 这种血尿酸水平升高可能仅仅是与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相伴随的一种现象。更多人相信高尿酸血症和其他冠心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脂代谢紊乱、肥胖等)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4]。冠心病患者常合并有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常表现为肾脏微血管损害导致的尿酸排泄减少, 从而使高尿酸血症构成代谢综合征的一部分。代谢综合征患者服用一些药物(如利尿剂、阿司匹林), 也会影响尿酸排泄使血尿酸升高。
本研究显示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治疗高脂血症的同时可降低血尿酸, 较辛伐他汀降低血尿酸明显, 阿托伐他汀通过增加尿液中的尿酸分泌来降低血尿酸水平。多变量回归分析中, 血尿酸水平的下降和基线时的血尿酸浓度也独立相关。这些结果暗示只有这种特殊药物才有某种多向性作用, 而不是他汀类药物的普遍作用[5]。提示对于老年高脂血症患者同时有血尿酸升高或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 小剂量应用阿托伐他汀较应用辛伐他汀疗效显著。阿托伐他汀不仅可以调脂和抗炎, 而且可以降低血尿酸, 其降低血尿酸作用是独立于调脂作用之外的, 小剂量长期应用安全且有效。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 35(5):390-419.
[2]心血管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诊治专家共识专家组.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疾病诊治建议中国专家共识.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0, 10(4):253-256.
[3]刘湘源, 肖玉兰, 任素琴, 等.老年人高尿酸血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05, 9(5):280-283.
[4]Feig DI, Kang DH, Johnson RJ. Uric acid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N Engl J Med, 2008, 359(17):1811-1821.
[5]Milionis HJ, Kakafika AI, Tsouli SG, et al. Effects of statin treatment on uric acid homeostasis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hyperlipidemia.Am Heart J, 2004, 148(4):635-640.
[收稿日期:2014-12-01], 百拇医药(金军 张守彦 贺慧娟 薛书峰 陈剑峰 谷云飞 段卡丹)
【关键词】 高脂血症;阿托伐他汀;血脂;血尿酸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10.005
高尿酸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 加上合并有高脂血症, 会显著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所以控制好高脂血症和高尿酸血症对于心血管事件的防治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寻找既能控制血脂又能降低血尿酸的药物, 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入选本院心内科2008年6月~2012年10月220例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 男137例, 女83例, 年龄60~70岁, 平均年龄(65.0±4.3)岁。其中吸烟者78例, 合并糖尿病者62例。血压测量为(145.5±21.6)/(102.3±11.6)mm Hg (1 mm Hg=0.133 kPa)。所有患者均排除严重心力衰竭、脑卒中、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将220例入选对象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110例, 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d), 辛伐他汀组(110例, 给予辛伐他汀20 mg/d)。两组均常规应用阿司匹林治疗, 不应用噻嗪类利尿剂, 可应用钙离子拮抗剂、胰岛素等药物治疗, 检查前1 d忌酒和忌高脂、高嘌呤饮食。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间具有可比性。见表1。
1. 1. 1 入选标准 高血压标准:收缩压(SBP)≥140 mm Hg, 或舒张压(DBP)≥90 mm Hg, 或服用降压药患者, 均经实验室及临床检查排除继发性同高血压。
, 百拇医药
1. 1. 2 糖尿病标准 空腹血糖≥7.0 mmoL/L, 或餐后血糖≥11.1 mmoL/L, 或既往有糖尿病史。
1. 1. 3 血尿酸测定 血尿酸检测:受检者2周内未服用噻嗪类利尿剂, 检查前1 d忌酒和忌高脂、高嘌呤饮食, 检测当日早晨抽空腹肘静脉血2 ml, 离心后用AG-Ⅱ全自动生化仪测其血尿酸水平, 方法用尿酸酶-POD法, 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血尿酸>416 μmol/L为高尿酸血症(HUA)。
1. 2 研究方法
1. 2. 1 一般临床资料收集 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心血管病史、吸烟史、糖尿病史、家族史等(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1. 2. 2 血液生化指标 所有患者入院后第1天晨起空腹采血, 测量TC、TG、HDL-C、LDL-C、UA、血肌酐(Cr)。
, http://www.100md.com
1. 2. 3 研究方法 对220例入选患者, 应用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治疗12个月前后进行血液生化检查, 测量TC、TG、HDL-C、LDL-C、UA、Cr。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经12个月治疗后两组TG、TC、HDL-C、LDL-C、UA均较治疗前改善, 阿托伐他汀组改善更明显,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2. 2 药物不良反应 所有入选对象均分别按疗程服用阿托伐他汀及辛伐他汀12个月, 未见有腹痛、便秘、胃肠胀气、转氨酶升高、皮疹等不良反应。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和乡村人群的第一位死亡原因。其中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步上升, 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缺血性心血管病(包括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正在升高。我国的队列研究表明, TC或LDL-C升高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为此, 对血脂异常的防治必须及早给予重视[1]。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 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紊乱及尿酸排泄减少所导致, 尿酸在机体内有有益作用(作为一种还原性物质, 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有抗氧化、抗DNA损害作用), 也有有害作用(促进血管平滑肌增生, 导致内皮功能紊乱)。高尿酸血症(HUA)常与传统的代谢性心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肥胖、胰岛素抵抗等伴发, 因此长期以来HUA仅仅被认为是代谢异常的一种标记。近20年来10多个前瞻性大规模临床研究证实HUA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目前尚没有循证证据显示降低血尿酸可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所以指南没有把HUA 列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鉴于高尿酸与血管、心脏、肾脏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降尿酸治疗有望成为一种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新途径[2]。
, http://www.100md.com
随着年龄的增高血尿酸平均水平也逐渐增高, 提示年龄可能是影响老年人血尿酸水平的因素之一。然而, 随着年龄的增高, 血尿素氮和肌酐平均水平也逐渐增高, 肾功能的血肌酐水平也是血尿酸增高的主要相关因素之一。肾功能下降导致尿酸排出减少才是使老年人血尿酸增高的主要因素[3]。
高尿酸血症与许多传统的冠心病危险因素等相关, 通过与这些危险因素的相互作用或独立作用, 进而影响冠心病。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提示冠心病人群中存在较高比例高尿酸血症, 这种血尿酸水平升高可能仅仅是与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相伴随的一种现象。更多人相信高尿酸血症和其他冠心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脂代谢紊乱、肥胖等)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4]。冠心病患者常合并有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常表现为肾脏微血管损害导致的尿酸排泄减少, 从而使高尿酸血症构成代谢综合征的一部分。代谢综合征患者服用一些药物(如利尿剂、阿司匹林), 也会影响尿酸排泄使血尿酸升高。
本研究显示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治疗高脂血症的同时可降低血尿酸, 较辛伐他汀降低血尿酸明显, 阿托伐他汀通过增加尿液中的尿酸分泌来降低血尿酸水平。多变量回归分析中, 血尿酸水平的下降和基线时的血尿酸浓度也独立相关。这些结果暗示只有这种特殊药物才有某种多向性作用, 而不是他汀类药物的普遍作用[5]。提示对于老年高脂血症患者同时有血尿酸升高或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 小剂量应用阿托伐他汀较应用辛伐他汀疗效显著。阿托伐他汀不仅可以调脂和抗炎, 而且可以降低血尿酸, 其降低血尿酸作用是独立于调脂作用之外的, 小剂量长期应用安全且有效。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 35(5):390-419.
[2]心血管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诊治专家共识专家组.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疾病诊治建议中国专家共识.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0, 10(4):253-256.
[3]刘湘源, 肖玉兰, 任素琴, 等.老年人高尿酸血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05, 9(5):280-283.
[4]Feig DI, Kang DH, Johnson RJ. Uric acid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N Engl J Med, 2008, 359(17):1811-1821.
[5]Milionis HJ, Kakafika AI, Tsouli SG, et al. Effects of statin treatment on uric acid homeostasis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hyperlipidemia.Am Heart J, 2004, 148(4):635-640.
[收稿日期:2014-12-01], 百拇医药(金军 张守彦 贺慧娟 薛书峰 陈剑峰 谷云飞 段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