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针组合射频消融治疗肝脏巨大血管瘤疗效分析(1)
【摘要】 目的 分析多针组合射频消融治疗肝脏巨大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应用多针组合进行射频消融(RFA)治疗的肝脏巨大血管瘤患者, 共35个病灶, 以治疗后复查影像学资料评价消融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 35个病灶中消融完全病灶30个, 完全消融率85.7%(30/35)。35个病灶缩小率52%~76%, 平均66.5%。结论 多针组合RFA治疗在肝脏巨大血管瘤的治疗方面安全、有效、可行。
【关键词】 射频消融;肝血管瘤;多针组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25.089
肝血管瘤(hepatic hemangioma)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当肝血管瘤直径>5 cm时, 则被称为肝脏巨大血管瘤 [1]。对于巨大肝血管瘤的治疗, 外科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手段。随着RFA技术的不断发展, 逐步应用于肝脏血管瘤的治疗, 但由于一次毁损面积有限, 限制其在肝脏巨大血管瘤中的应用。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应用多针组合进行RFA治疗肝脏巨大血管瘤共32例, 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确诊为肝脏巨大血管瘤患者32例, 其中男10例, 女22例, 年龄30~56岁, 平均年龄41.3岁。共35个病灶, 均经超声、CT及甲胎蛋白(AFP)等其他检查而获得确诊。病灶大小5.6~10.2 cm, 平均大小8.6 cm。单发病灶29例, 2个病灶3例。病灶位于左内叶7个、右前叶12个、右后叶16个。其中18例患者伴上腹部不适、腹胀、隐痛、食欲减退等症状。所有病例均经超声造影或增强CT或磁共振检查中任何两项检查确诊。肝功能均为Child A级, 无肝炎病史, 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AFP、糖蛋白抗原19-9(CA-19-9)、糖蛋白抗原(CA-125)均正常。
1. 2 RFA治疗入选标准 ①经彩超及增强CT或超声造影检查确诊为肝血管瘤;②肿瘤直径在5 cm以上, 患者有右上腹不适等临床症状;③肿瘤直径在5 cm以上, 患者无临床症状, 但连续复查肿瘤逐渐增大或患者心理压力较大者;④患者均不愿开放手术治疗, 自愿要求选择RFA治疗。
, 百拇医药
1. 3 仪器设备 射频消融治疗仪:绵阳立德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LDRF-120S, 工作频率400 kHz, 阻抗10~500。手术电极为:绵阳立德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单针灌注射频手术电极, 型号LDDJS-0200250。
1. 4 手术方法 均选用全身麻醉, 体位根据肿瘤部位不同而选择仰卧位或左侧卧位, 本组32例患者均在彩超定位下经皮穿刺行RFA治疗。
经皮穿刺肝血管瘤RFA方法:麻醉成功后, 选择仰卧位或左侧卧位, 彩超引导下经肋间或上腹部将射频针经体表穿刺点穿刺进腹, 经过一部分正常肝组织, 穿刺达瘤体半部, 从射频针上的刻度确定射频针进入瘤体的深度, 超过瘤体边缘约0.5 cm, 之后再取穿刺针同法穿刺进入瘤体另半部。位置满意后, 彩超监视下根据瘤体大小设置不同的时间对两处穿刺部位进行消融治疗, 之后分别逐步退针消融。消融期间可通过调整泵液速度以达到更好的消融效果。治疗结束后均改为针道模式退针灼烧针道以防出血。对于直径在10 cm左右的血管瘤采用三针组合射频消融以达到完全消融的效果。注意穿刺过程中多针之间的距离。
, 百拇医药
治疗后经彩超观察腹腔内无积液, 可见瘤区呈强回声, 瘤体内无血流信号。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24~48 h预防感染, 给予保肝、止血等药物对症支持治疗, 术后第1天即可下床活动, 低脂流质饮食。
1. 5 观察指标 术后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小便颜色及其量, 术后3、7 d复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 术后1、3、6、12个月复查超声造影检查或增强CT 检查, 了解病灶消融情况。
1. 6 疗效判定标准 完全消融:超声造影提示病灶范围缩小, 病灶内未见造影剂充填;增强CT提示与术前比较, 病灶缩小, 动脉期病灶内未见强化。不完全消融:彩超提示病灶范围未见缩小或缩小不明显, 病灶局部仍有部分造影剂充填;增强CT提示病灶与术前比较有所缩小或缩小不明显, 动脉期可见病灶部分强化。
2 结果
本组32例患者均完成治疗, 并术后随访2~24个月。术后2例患者出现季肋区剧烈疼痛, 经过对症处理后好转;16例患者出现一过性发热(37.5~39.0℃), 经过对症处理后3~6 d降至正常;术后10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血红蛋白尿, 但均未影响肾脏功能, 并且经过大量补液, 同时输注5%碳酸氢钠注射液后逐渐恢复正常;35个病灶中消融完全病灶30个, 完全消融率85.7%(30/35)。32例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谷丙转氨酶(ALT) 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72~424 U/L、82~462 U/L), 7 d内基本恢复正常。所有患者住院期间无一例死亡。本组治疗过程中, 5个病灶未完全消融的患者, 3例患者经过再次消融治疗达到完全消融的目的, 另2例患者已经达到大部分消融的效果, 其表示放弃再次消融治疗。35个病灶缩小率52%~76%, 平均缩小率66.5%。
, 百拇医药
3 讨论
肝血管瘤是肝脏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各种影像技术在临床上的普遍应用, 肝血管瘤的诊断率也逐渐提高。虽然其为良性病变, 但是肝血管瘤一经检查发现后大多对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而RFA的原理是利用超声引导将特制带鞘针刺入病变部位, 针尖的集束电极发出中度频率的射频波(460 kHz), 激发组织细胞进行等离子震荡而发热, 使治疗区域的温度达到50℃以上, 中央区域可达100~120℃而使细胞蛋白变性, 细胞膜脂质双层溶解, 产生细胞热凝固性坏死[2]。RFA技术因其微创、恢复快、花费少以及可重复性使得其在临床治疗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目前RFA治疗肝血管瘤的手术适应症尚不明确。夏锋等[3]认为RFA治疗肝血管瘤的适应证为:明确诊断的肝血管瘤直径在3~8 cm 且增大趋势明显、有显著的疼痛或不适症状以及多发病灶者;虽然直径<3 cm, 但患者心理负担较重, 影响工作和生活自愿要求RFA 治疗者;影像学诊断为不典型的肝血管瘤。作者同时认为在上述基础上, 针对于特殊位置的血管瘤, 比如紧邻重要管道或脏器, 放任其继续生长将明显增加手术难度或者影响将来治疗效果时, 应尽快处理为好。, 百拇医药(崔虎啸 侯森 时永等)
【关键词】 射频消融;肝血管瘤;多针组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25.089
肝血管瘤(hepatic hemangioma)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当肝血管瘤直径>5 cm时, 则被称为肝脏巨大血管瘤 [1]。对于巨大肝血管瘤的治疗, 外科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手段。随着RFA技术的不断发展, 逐步应用于肝脏血管瘤的治疗, 但由于一次毁损面积有限, 限制其在肝脏巨大血管瘤中的应用。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应用多针组合进行RFA治疗肝脏巨大血管瘤共32例, 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确诊为肝脏巨大血管瘤患者32例, 其中男10例, 女22例, 年龄30~56岁, 平均年龄41.3岁。共35个病灶, 均经超声、CT及甲胎蛋白(AFP)等其他检查而获得确诊。病灶大小5.6~10.2 cm, 平均大小8.6 cm。单发病灶29例, 2个病灶3例。病灶位于左内叶7个、右前叶12个、右后叶16个。其中18例患者伴上腹部不适、腹胀、隐痛、食欲减退等症状。所有病例均经超声造影或增强CT或磁共振检查中任何两项检查确诊。肝功能均为Child A级, 无肝炎病史, 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AFP、糖蛋白抗原19-9(CA-19-9)、糖蛋白抗原(CA-125)均正常。
1. 2 RFA治疗入选标准 ①经彩超及增强CT或超声造影检查确诊为肝血管瘤;②肿瘤直径在5 cm以上, 患者有右上腹不适等临床症状;③肿瘤直径在5 cm以上, 患者无临床症状, 但连续复查肿瘤逐渐增大或患者心理压力较大者;④患者均不愿开放手术治疗, 自愿要求选择RFA治疗。
, 百拇医药
1. 3 仪器设备 射频消融治疗仪:绵阳立德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LDRF-120S, 工作频率400 kHz, 阻抗10~500。手术电极为:绵阳立德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单针灌注射频手术电极, 型号LDDJS-0200250。
1. 4 手术方法 均选用全身麻醉, 体位根据肿瘤部位不同而选择仰卧位或左侧卧位, 本组32例患者均在彩超定位下经皮穿刺行RFA治疗。
经皮穿刺肝血管瘤RFA方法:麻醉成功后, 选择仰卧位或左侧卧位, 彩超引导下经肋间或上腹部将射频针经体表穿刺点穿刺进腹, 经过一部分正常肝组织, 穿刺达瘤体半部, 从射频针上的刻度确定射频针进入瘤体的深度, 超过瘤体边缘约0.5 cm, 之后再取穿刺针同法穿刺进入瘤体另半部。位置满意后, 彩超监视下根据瘤体大小设置不同的时间对两处穿刺部位进行消融治疗, 之后分别逐步退针消融。消融期间可通过调整泵液速度以达到更好的消融效果。治疗结束后均改为针道模式退针灼烧针道以防出血。对于直径在10 cm左右的血管瘤采用三针组合射频消融以达到完全消融的效果。注意穿刺过程中多针之间的距离。
, 百拇医药
治疗后经彩超观察腹腔内无积液, 可见瘤区呈强回声, 瘤体内无血流信号。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24~48 h预防感染, 给予保肝、止血等药物对症支持治疗, 术后第1天即可下床活动, 低脂流质饮食。
1. 5 观察指标 术后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小便颜色及其量, 术后3、7 d复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 术后1、3、6、12个月复查超声造影检查或增强CT 检查, 了解病灶消融情况。
1. 6 疗效判定标准 完全消融:超声造影提示病灶范围缩小, 病灶内未见造影剂充填;增强CT提示与术前比较, 病灶缩小, 动脉期病灶内未见强化。不完全消融:彩超提示病灶范围未见缩小或缩小不明显, 病灶局部仍有部分造影剂充填;增强CT提示病灶与术前比较有所缩小或缩小不明显, 动脉期可见病灶部分强化。
2 结果
本组32例患者均完成治疗, 并术后随访2~24个月。术后2例患者出现季肋区剧烈疼痛, 经过对症处理后好转;16例患者出现一过性发热(37.5~39.0℃), 经过对症处理后3~6 d降至正常;术后10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血红蛋白尿, 但均未影响肾脏功能, 并且经过大量补液, 同时输注5%碳酸氢钠注射液后逐渐恢复正常;35个病灶中消融完全病灶30个, 完全消融率85.7%(30/35)。32例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谷丙转氨酶(ALT) 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72~424 U/L、82~462 U/L), 7 d内基本恢复正常。所有患者住院期间无一例死亡。本组治疗过程中, 5个病灶未完全消融的患者, 3例患者经过再次消融治疗达到完全消融的目的, 另2例患者已经达到大部分消融的效果, 其表示放弃再次消融治疗。35个病灶缩小率52%~76%, 平均缩小率66.5%。
, 百拇医药
3 讨论
肝血管瘤是肝脏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各种影像技术在临床上的普遍应用, 肝血管瘤的诊断率也逐渐提高。虽然其为良性病变, 但是肝血管瘤一经检查发现后大多对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而RFA的原理是利用超声引导将特制带鞘针刺入病变部位, 针尖的集束电极发出中度频率的射频波(460 kHz), 激发组织细胞进行等离子震荡而发热, 使治疗区域的温度达到50℃以上, 中央区域可达100~120℃而使细胞蛋白变性, 细胞膜脂质双层溶解, 产生细胞热凝固性坏死[2]。RFA技术因其微创、恢复快、花费少以及可重复性使得其在临床治疗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目前RFA治疗肝血管瘤的手术适应症尚不明确。夏锋等[3]认为RFA治疗肝血管瘤的适应证为:明确诊断的肝血管瘤直径在3~8 cm 且增大趋势明显、有显著的疼痛或不适症状以及多发病灶者;虽然直径<3 cm, 但患者心理负担较重, 影响工作和生活自愿要求RFA 治疗者;影像学诊断为不典型的肝血管瘤。作者同时认为在上述基础上, 针对于特殊位置的血管瘤, 比如紧邻重要管道或脏器, 放任其继续生长将明显增加手术难度或者影响将来治疗效果时, 应尽快处理为好。, 百拇医药(崔虎啸 侯森 时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