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分析粘连性肠梗阻采用肠排列术治疗的疗效。方法81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 , 将其分成肠排列术组 (40例 )及开腹术组 (41例)。前者采用肠排列术进行治疗 , 后者采用常规粘连肠组织松解切除手术进行治疗 , 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肠排列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开腹术组 ( P<0.05)。结论粘连性肠梗阻采用肠排列术治疗 , 术中出血量少 , 术后恢复快 ,对术后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肠排列术;粘连性肠梗阻;疗效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32.071
临床上粘连性肠梗阻常发生于外科开腹手术术后 , 粘连性肠梗阻会影响切口的愈合 , 降低手术疗效 , 当病情进一步恶化时 , 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如何对粘连性肠梗阻进行有效的防治是目前临床外科医生所关注的焦点。本院近年来开始采用肠排列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 , 与传统开腹手术对比, 疗效更为肯定,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选取81例2012年1月~2013年10月本院接收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 所有病例全部符合我国新修订普外科常见疾病诊治标准[1]。将其分成肠排列术组 (40例 )与开腹术组 (41例)。其中肠排列术组患者男 26例 , 女 14例 , 平均年龄 41.5岁 , 平均体重 71.3 kg, 距首次发作平均时间26.3个月;开腹术组患者男22例, 女19例, 平均年龄 42.1岁, 平均体重73.3 kg, 距首次发作平均时间 27.1个月。两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年龄、平均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手术方法开腹术组患者均行全身麻醉 , 经腹盲肌切口入腹 , 行常规粘连肠组织松解切除手术。肠排列术组:采用硬膜外麻醉 , 术者在患者左或右腹直肌切口进入腹腔 , 对
表 1
所有的粘连性肠袢进行钝性分离。如果患者肠内积气或积液较为明显 , 术者可先帮患者进行肠减压术。如果患者局部出现十分严重的肠袢粘连会导致肠腔出现明显或较为明显狭窄和闭塞 , 可引起严重并发症 , 术者可切除部分小肠。随后 , 在距 Treitz韧带 20 cm处的空肠行荷包缝合。切开肠壁 , 插入带气囊的双腔内固定管 , 结扎荷包缝线 , 将气囊充盈 , 左手固定肠袢 , 右手将气囊向下拖拉到回肠末端 , 放空气囊 , 采用细丝线缝合小肠的浆肌层 , 经右上腹壁取小切口引出 , 固定内固定管。术后 10 d左右拔管。
1. 3观察指标观察对比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的情况。
1. 4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 -x±s)表示, 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 , 采用 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肠排列术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术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见表1。
3讨论
传统的开腹手术手术切口较大 , 通常为 15 cm, 并且术中出血量较多 , 术中因出血量较多可能需要进行输血 , 同时 , 手术时间较长 , 容易发生粘连性肠梗阻[2-4]。而肠排列术手术具有耗时短、伤害低等优势 , 也由于肠排列术手术本身的特点 , 使该手术患者可以承受更少的痛苦并及早康复 , 手术后可以第一时间投入康复运动 , 可明显减少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几率;气囊的使用可以使得手术过程中更为顺利 , 同时也可以避免肠组织再次出现粘连 , 减少不必要的损伤 , 可以有效帮助患者恢复胃肠功能 , 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 同时也有效加快其下床活动时间。从生理学角度而言 , 人体发生粘连性肠梗阻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 , 机体为了修复手术创
作者单位:666100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人民医院外科
伤以及各种异物损伤 , 防止炎症及促炎症因子广泛扩散而形成的一种防御性反应。相关研究结果表明[5], 当患者出现肠粘连时 , 如果肠内容物运行畅通 , 则一般不会产生明显的梗阻表现 , 也无需采取手术方式进行再次处理 , 但是当患者术后出现反复的腹痛及相应的梗阻症状时 , 需要及时处理。在临床上 , 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粘连性肠梗阻时 , 由于粘连较为混乱和无序 , 会导致肠梗阻症状反复慢性发作 , 会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均带来较大的影响 , 并且预后治疗效果较差 , 不利于患者健康[5]。近年来 ,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 临床上对粘连性肠梗阻有多种手术方式进行。而内置肠管排列术 , 即内固定术 , 其操作简单、便捷 , 复发率明显低于外固定术 , 已在临床上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可。本研究结果显示 , 肠排列术组的术中、术后情况明显优于开腹手术组 ( P<0.05)。
综上所述 , 粘连性肠梗阻采用肠排列术治疗 , 术中出血量少 , 术后恢复快 , 对术后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 ,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宋利民 , 陈伟棠 .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 (附160例报告 ).中华临床医学实践杂志 , 2007, 6(3):198.
[2]李维权 , 宋茂民 , 肖振山 .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观察 .昆明医学院学报 , 2009, 6(1):77-79.
[3]丁雷 , 王存川 , 吴春云 .自制皮下分离棒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腹腔镜外科杂志 , 2006, 11(4):196-197.
[4]肖丽玲 , 王存川 , 陈鋆 , 等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技术改进 (附500例报告 ).腹腔镜外科杂志 , 2004, 9(1):39-40.
[5]张志勇 , 陈细女 , 徐家朴 , 等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切除术的临
床应用 .腹腔镜外科杂志 , 2005, 10(1):24-26.[收稿日期:2015-06-11], 百拇医药(施俊峰)
【关键词】肠排列术;粘连性肠梗阻;疗效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32.071
临床上粘连性肠梗阻常发生于外科开腹手术术后 , 粘连性肠梗阻会影响切口的愈合 , 降低手术疗效 , 当病情进一步恶化时 , 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如何对粘连性肠梗阻进行有效的防治是目前临床外科医生所关注的焦点。本院近年来开始采用肠排列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 , 与传统开腹手术对比, 疗效更为肯定,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选取81例2012年1月~2013年10月本院接收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 所有病例全部符合我国新修订普外科常见疾病诊治标准[1]。将其分成肠排列术组 (40例 )与开腹术组 (41例)。其中肠排列术组患者男 26例 , 女 14例 , 平均年龄 41.5岁 , 平均体重 71.3 kg, 距首次发作平均时间26.3个月;开腹术组患者男22例, 女19例, 平均年龄 42.1岁, 平均体重73.3 kg, 距首次发作平均时间 27.1个月。两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年龄、平均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手术方法开腹术组患者均行全身麻醉 , 经腹盲肌切口入腹 , 行常规粘连肠组织松解切除手术。肠排列术组:采用硬膜外麻醉 , 术者在患者左或右腹直肌切口进入腹腔 , 对
表 1
所有的粘连性肠袢进行钝性分离。如果患者肠内积气或积液较为明显 , 术者可先帮患者进行肠减压术。如果患者局部出现十分严重的肠袢粘连会导致肠腔出现明显或较为明显狭窄和闭塞 , 可引起严重并发症 , 术者可切除部分小肠。随后 , 在距 Treitz韧带 20 cm处的空肠行荷包缝合。切开肠壁 , 插入带气囊的双腔内固定管 , 结扎荷包缝线 , 将气囊充盈 , 左手固定肠袢 , 右手将气囊向下拖拉到回肠末端 , 放空气囊 , 采用细丝线缝合小肠的浆肌层 , 经右上腹壁取小切口引出 , 固定内固定管。术后 10 d左右拔管。
1. 3观察指标观察对比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的情况。
1. 4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 -x±s)表示, 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 , 采用 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肠排列术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术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见表1。
3讨论
传统的开腹手术手术切口较大 , 通常为 15 cm, 并且术中出血量较多 , 术中因出血量较多可能需要进行输血 , 同时 , 手术时间较长 , 容易发生粘连性肠梗阻[2-4]。而肠排列术手术具有耗时短、伤害低等优势 , 也由于肠排列术手术本身的特点 , 使该手术患者可以承受更少的痛苦并及早康复 , 手术后可以第一时间投入康复运动 , 可明显减少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几率;气囊的使用可以使得手术过程中更为顺利 , 同时也可以避免肠组织再次出现粘连 , 减少不必要的损伤 , 可以有效帮助患者恢复胃肠功能 , 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 同时也有效加快其下床活动时间。从生理学角度而言 , 人体发生粘连性肠梗阻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 , 机体为了修复手术创
作者单位:666100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人民医院外科
伤以及各种异物损伤 , 防止炎症及促炎症因子广泛扩散而形成的一种防御性反应。相关研究结果表明[5], 当患者出现肠粘连时 , 如果肠内容物运行畅通 , 则一般不会产生明显的梗阻表现 , 也无需采取手术方式进行再次处理 , 但是当患者术后出现反复的腹痛及相应的梗阻症状时 , 需要及时处理。在临床上 , 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粘连性肠梗阻时 , 由于粘连较为混乱和无序 , 会导致肠梗阻症状反复慢性发作 , 会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均带来较大的影响 , 并且预后治疗效果较差 , 不利于患者健康[5]。近年来 ,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 临床上对粘连性肠梗阻有多种手术方式进行。而内置肠管排列术 , 即内固定术 , 其操作简单、便捷 , 复发率明显低于外固定术 , 已在临床上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可。本研究结果显示 , 肠排列术组的术中、术后情况明显优于开腹手术组 ( P<0.05)。
综上所述 , 粘连性肠梗阻采用肠排列术治疗 , 术中出血量少 , 术后恢复快 , 对术后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 ,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宋利民 , 陈伟棠 .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 (附160例报告 ).中华临床医学实践杂志 , 2007, 6(3):198.
[2]李维权 , 宋茂民 , 肖振山 .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观察 .昆明医学院学报 , 2009, 6(1):77-79.
[3]丁雷 , 王存川 , 吴春云 .自制皮下分离棒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腹腔镜外科杂志 , 2006, 11(4):196-197.
[4]肖丽玲 , 王存川 , 陈鋆 , 等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技术改进 (附500例报告 ).腹腔镜外科杂志 , 2004, 9(1):39-40.
[5]张志勇 , 陈细女 , 徐家朴 , 等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切除术的临
床应用 .腹腔镜外科杂志 , 2005, 10(1):24-26.[收稿日期:2015-06-11], 百拇医药(施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