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恶性肿瘤手术体会
【摘要】 目的 分析和研究对于颅内恶性肿瘤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临床体会。方法 100例进行治疗的颅内恶性肿瘤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0例。观察组行手术治疗, 对照组使用保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病死率为2.0%(1/50), 并发症发生率为8.0%(4/50);对照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病死率为16.0%(8/50), 并发症发生率为18.0%(9/50),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功能改善82.0%高于对照组的4.0%, 且观察组功能评分平均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均生存期(50.4±0.6)周;对照组患者平均生存期(30.4±0.6)周,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颅内恶性肿瘤患者使用手术进行治疗, 其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颅内恶性肿瘤;手术;预后
颅内恶性肿瘤是目前脑外科较为常见的一种肿瘤性疾病[1-3]。本次研究选取当地某医院2013年10月~2015年1月被诊断为颅内恶性肿瘤、并进行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方法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当地某医院2013年10月~2015年1月进行治疗的颅内恶性肿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0例。观察组男24例, 女26例, 年龄29~59岁, 平均年龄(45±4)岁, 其中9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 35例星形细胞瘤和6例间变性脑膜瘤。对照组男26例, 女24例, 年龄28~61岁, 平均年龄(46±4)岁, 其中7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 37例星形细胞瘤和6例间变性脑膜瘤。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使用保守治疗, 包括降低颅内压、颅内水肿脱水等对症治疗。观察组使用手术进行治疗。包括前期定位准备和后期开颅手术, 术后常规应用对症药物,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4-7]。
1. 3 疗效评定标准 以MMSE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测试, 总分为30分;以Fugl-Meyer对患者进行四肢功能测试, 总分为100分;以Barthel对患者进行自理能力测试, 总分为100分。术后三项评分均提升>50%为功能改善, 评分提升<50%为功能未见明显变化, 三项功能评分低于术前为功能衰退恶化。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病死率为2.0%(1/50), 并发症发生率为8.0%(4/50), 包括2例脑出血, 2例脑部组织严重水肿。对照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病死率为16.0%(8/50), 并发症发生率为18.0%(9/50), 包括6例脑出血, 3例脑部组织严重水肿。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术后41例功能改善82.0%(41/50), 6例功能未见明显变化12.0%(6/50), 3例功能恶化6.0%(3/50), 功能评分平均值(34.3±2.5)分。对照组中2例术后例功能改善4.0%(2/50), 6例功能未见明显变化12.0%(6/50), 42例功能恶化84.0%(42/50), 功能评分平均值为(14.3±0.5)分。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术后生存期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均生存期(50.4±0.6)周, 其中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为(46.2±1.8)周, 星形细胞瘤为(51.9±2.1)周。对照组患者平均生存期(30.4±0.6)周, 其中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为(26.2±1.8)周, 星形细胞瘤为(31.9±2.1)周。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小结
颅内恶性肿瘤是目前生存率较低的肿瘤类疾病, 对于该疾病的治疗有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方法[8-10]。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病死率为2.0%(1/50), 并发症发生率为8.0%(4/50);对照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病死率为16.0%(8/50), 并发症发生率为18.0%(9/5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功能改善82.0%高于对照组的4.0%, 且观察组功能评分平均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均生存期为(50.4±0.6)周。对照组患者平均生存期为(30.4±0.6)周。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对于颅内恶性肿瘤患者使用手术进行治疗, 其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到临床。
参考文献
[1]熊斌.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灌注盐酸嘧啶亚硝脲治疗颅内恶性肿瘤30例.中国卫生产业, 2013(12):74-75.
[2]于文, 黄春玉, 高婉丽, 等.妊娠合并颅内肿瘤的临床分析.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5, 24(3):175-178.
[3] 陈勇, 黄光富, 袁利民, 等. 老年颅内肿瘤的治疗体会.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02, 1(4):323-325.
[4] 孙桂芝, 孙秀玲, 陈建霞. 颅内转移瘤手术配合的体会. 黑龙江医学, 2003, 27(2):154-155.
[5] 王翠莲. 颅内恶性肿瘤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 中国基层医药, 2002(4):367-368.
[6] 栗济深, 赵晓龙. 手术加超选择灌注VM-26治疗颅内恶性肿瘤.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05, 21(1):37-38.
[7] 李际文. 显微手术联合局部间质内植入缓释5-氟尿嘧啶和碘-125粒子治疗颅内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泰山医学院, 2006.
[8]杨溢, 李顺君, 杨扬. 颅内肿瘤患者手术前后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测定及临床价值.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1):1.
[9] 陈坚, 李丹 . 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病理分期与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研究 . 职业与健康, 2014, 30(23):132-134.
[10]高巍然, 魏燕, 韩亮, 等.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疗效影响因素 .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 16(4):165-167.
[收稿日期:2015-08-19], 百拇医药(崔高峰)
【关键词】 颅内恶性肿瘤;手术;预后
颅内恶性肿瘤是目前脑外科较为常见的一种肿瘤性疾病[1-3]。本次研究选取当地某医院2013年10月~2015年1月被诊断为颅内恶性肿瘤、并进行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方法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当地某医院2013年10月~2015年1月进行治疗的颅内恶性肿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0例。观察组男24例, 女26例, 年龄29~59岁, 平均年龄(45±4)岁, 其中9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 35例星形细胞瘤和6例间变性脑膜瘤。对照组男26例, 女24例, 年龄28~61岁, 平均年龄(46±4)岁, 其中7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 37例星形细胞瘤和6例间变性脑膜瘤。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使用保守治疗, 包括降低颅内压、颅内水肿脱水等对症治疗。观察组使用手术进行治疗。包括前期定位准备和后期开颅手术, 术后常规应用对症药物,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4-7]。
1. 3 疗效评定标准 以MMSE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测试, 总分为30分;以Fugl-Meyer对患者进行四肢功能测试, 总分为100分;以Barthel对患者进行自理能力测试, 总分为100分。术后三项评分均提升>50%为功能改善, 评分提升<50%为功能未见明显变化, 三项功能评分低于术前为功能衰退恶化。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病死率为2.0%(1/50), 并发症发生率为8.0%(4/50), 包括2例脑出血, 2例脑部组织严重水肿。对照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病死率为16.0%(8/50), 并发症发生率为18.0%(9/50), 包括6例脑出血, 3例脑部组织严重水肿。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术后41例功能改善82.0%(41/50), 6例功能未见明显变化12.0%(6/50), 3例功能恶化6.0%(3/50), 功能评分平均值(34.3±2.5)分。对照组中2例术后例功能改善4.0%(2/50), 6例功能未见明显变化12.0%(6/50), 42例功能恶化84.0%(42/50), 功能评分平均值为(14.3±0.5)分。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术后生存期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均生存期(50.4±0.6)周, 其中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为(46.2±1.8)周, 星形细胞瘤为(51.9±2.1)周。对照组患者平均生存期(30.4±0.6)周, 其中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为(26.2±1.8)周, 星形细胞瘤为(31.9±2.1)周。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小结
颅内恶性肿瘤是目前生存率较低的肿瘤类疾病, 对于该疾病的治疗有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方法[8-10]。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病死率为2.0%(1/50), 并发症发生率为8.0%(4/50);对照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病死率为16.0%(8/50), 并发症发生率为18.0%(9/5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功能改善82.0%高于对照组的4.0%, 且观察组功能评分平均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均生存期为(50.4±0.6)周。对照组患者平均生存期为(30.4±0.6)周。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对于颅内恶性肿瘤患者使用手术进行治疗, 其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到临床。
参考文献
[1]熊斌.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灌注盐酸嘧啶亚硝脲治疗颅内恶性肿瘤30例.中国卫生产业, 2013(12):74-75.
[2]于文, 黄春玉, 高婉丽, 等.妊娠合并颅内肿瘤的临床分析.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5, 24(3):175-178.
[3] 陈勇, 黄光富, 袁利民, 等. 老年颅内肿瘤的治疗体会.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02, 1(4):323-325.
[4] 孙桂芝, 孙秀玲, 陈建霞. 颅内转移瘤手术配合的体会. 黑龙江医学, 2003, 27(2):154-155.
[5] 王翠莲. 颅内恶性肿瘤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 中国基层医药, 2002(4):367-368.
[6] 栗济深, 赵晓龙. 手术加超选择灌注VM-26治疗颅内恶性肿瘤.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05, 21(1):37-38.
[7] 李际文. 显微手术联合局部间质内植入缓释5-氟尿嘧啶和碘-125粒子治疗颅内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泰山医学院, 2006.
[8]杨溢, 李顺君, 杨扬. 颅内肿瘤患者手术前后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测定及临床价值.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1):1.
[9] 陈坚, 李丹 . 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病理分期与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研究 . 职业与健康, 2014, 30(23):132-134.
[10]高巍然, 魏燕, 韩亮, 等.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疗效影响因素 .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 16(4):165-167.
[收稿日期:2015-08-19], 百拇医药(崔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