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正压通气方式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治疗中的效果
【摘要】 目的 评价鼻塞式双水平正压通气(DuoPAP)、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早期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NICU住院RDS早产儿82例, 采用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PS)-拔管(INSURE)策略后, 分为DuoPAP组(42例)及NCPAP组(40例), 比较两组呼吸支持后氧合指数(OI)、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吸入氧浓度(FiO2), 有创呼吸及总有创呼吸支持率, 无创呼吸支持总时间, 总用氧时间,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脑室内出血(IVH)的发病率等。结果 与NCPAP组相比DuoPAP组正压通气后1、12、24 h PaCO2均较低, OI较高, PaO2较高;FiO2在12、24 h均低, 其他时间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uoPAP组在24、48、72 h内总有创呼吸支持率低于NCPAP组(P<0.05);两组无创呼吸支持时间、总用氧时间、并发症发病率、总住院时间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RDS早期治疗采用DuoPAP模式在提高氧合, 减少CO2潴留方面优于NCPAP模式, 未增加并发症。【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正压通气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5.071
RDS是PS缺乏所致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5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