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6年第21期
编号:12865011
支架植入与内膜剥脱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与安全性
http://www.100md.com 2016年7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1期
     【摘要】 目的 观察支架植入术与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5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 随机将其分成A组(26例)与B组(24例), B组行内膜剥脱术, A组行颈动脉球囊扩张与支架植入术。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与B组的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 VS 91.7%, 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15.4%低于B组的33.3%(P<0.05)。A组与B组的再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4% VS 22.7%, P>0.05)。结论 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行支架植入术与内膜剥脱术治疗, 均可获得显著疗效, 但支架植入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率低的特点, 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内膜剥脱术;并发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1.039

    颈动脉狭窄为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受到脑部供血不足影响, 患者主要伴有一过性晕厥、嗜睡以及黑朦等症状。随着狭窄程度的不断加重, 可能随时发生脑梗死, 严重者导致失语、偏瘫, 甚至死亡[1]。因此, 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是至关重要的。临床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主要采取颈动脉内剥脱术与颈动脉支架植入术[2]。本次研究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行支架植入术与内膜剥脱术治疗,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1年9月~2012年7月收治的5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 男28例, 女22例, 年龄42~75岁, 平均年龄(50.2±8.4)岁;病程1~7个月, 平均病程(2.1±1.7)个月;病史:23例高血压, 19例糖尿病, 8例大动脉炎;患者均不同程度伴有肢体功能障碍、失语、一过性黑朦等症状。将50例患者随机分成A组(26例)与B组(24例)。

    1. 2 方法

    1. 2. 1 A组 A组行颈动脉球囊扩张与支架植入术治疗, 首先行Selding技术对股动脉进行穿刺, 放置长鞘, 经导管实施全脑血管造影检查, 对脑血管病变进行详细评价, 主要对狭窄段长度、狭窄率等进行测定, 选择合适的支架和球囊。然后将导管放置到颈总动脉近端, 同轴将球囊导管导入, 并行预扩张, 最后置入支架。待血管狭窄改善满意后, 实施造影复查。术前3 d, 指导患者服用潘生丁, 75 mg/次, 3次/d;并指导患者服用肠溶阿司匹林片, 100 mg/次, 3次/d。术中在患者颈内动脉岩骨段放置脑保护装置, 并对患者全身肝素化, 对患者心率、血压以及神经等情况密切观察;术后指导患者服用阿司匹林, 300 mg/d;潘生丁, 75 mg/d;服用3周后, 指导患者单独服用潘生丁, 75 mg/d, 共治疗6个月;之后再改为服用肠溶阿司匹林, 100 mg/d。

    1. 2. 2 B组 B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对患者实施全麻后, 在下颌沿着胸锁乳突肌前缘作出一个长6 cm的切口, 对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分叉部进行游离;为其静脉应用0.6~1.0 mg/kg肝素, 对颈总动脉、颈外动脉以及颈内动脉进行阻断;将颈动脉狭窄处切开, 使用内膜剥脱器对斑块轻轻分离, 尽可能将其完整切除;切除后, 使用肝素盐水进行冲洗;应用prolene线对血管切口进行缝合, 最后应用橡皮片进行常规引流;治疗过程中为其应用20%的250 ml;术后3 d, 每隔8 h应用1次, 并对患者血压、心率、呼吸以及精神状态等密切观察。

    1. 3 观察指标[3]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成功率与并发症等指标, 并对患者均进行1~3年随访, 观察复发率和并发症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组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手术成功与并发症情况 A组出现4例并发症, 2例血压下降, 2例心率减慢, 经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B组出现8例, 3例再次止血, 3例颈部伤口血肿, 均经中和肝素、降压以及血肿引流处理后消失;2例术后24 h由于脑出血或者大面积梗死死亡。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P<0.05)。见表1。

    2. 2 随访情况 A组患者中4例发生再狭窄, 无脑梗死发作, 发生率为15.4%;B组患者中5例发生再狭窄, 无复发, 发生率为22.7%。两组患者再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有报道[3]指出, 颈内动脉狭窄发生可能受到缺血性脑卒中影响。目前, 临床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疗法主要包括内科疗法、颈动脉血管支架成形术以及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等, 其中, 内科治疗效果较差, 尤其是针对狭窄较明显的患者而言。

    结果显示, 患者手术治疗成功率为91.7%, 2例术后24 h

    由于脑出血或者大面积梗塞死亡, 并发症发生率为33.3%。A组行颈动脉血管支架植入术, 尽管早期临床主要将内膜剥脱术作为主要疗法, 但在治疗颈2椎体水平以上部位狭窄和弓上颈总动脉患者的狭窄手术难度较大, 且部分患者由于不能较好耐受手术, 进而使颈动脉狭窄血管内介入治疗在临床中受到广泛关注。颈动脉血管支架植入术治疗后血压下降、心肌梗死、脑卒中、心肌梗死以及术后脑出血等为其常见并发症, 主要受到颈动脉穿孔、脑保护装置不能经颈动脉内取出、斑块脱落以及脑出血等因素影响, 难弥补。对患者产术前进行充分、准确评估, 并术中规范操作, 术后严密观察, 均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 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行支架植入术与内膜剥脱术治疗, 整体疗效显著, 可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卫东. 内膜剥脱联合支架植入治疗串联型颈动脉狭窄.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4, 30(8):779.

    [2]郭建明. 颈动脉重度狭窄合并对侧颈动脉闭塞椎动脉狭窄的外科治疗1例.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2, 21(12):1603.

    [3]项广宇. 支架植入血管成形术治疗老年人颈动脉狭窄32例.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20):4505.

    [收稿日期:2016-03-07], http://www.100md.com(牛国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