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67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维生素B12治疗, 观察组给予依帕司他治疗, 对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血糖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后, 观察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均明显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空腹血糖为(6.44±0.86)mmol/L, 餐后2 h血糖为(6.47±2.15)mmol/L, 观察组分别为(6.26±0.55)、(6.32±2.01)mmol/L, 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 但两组下降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显著, 能改善神经传导速度, 具有实用价值, 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 依帕司他;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维生素;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6.121
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率高等特点,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神经传导受累、四肢疼痛麻木等, 若不及时治疗, 易导致足部坏疽, 带给患者极大痛苦[1, 2]。为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本研究针对本院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7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别给予不同治疗方案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7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7例)。对照组男女比例13∶17, 年龄33~73岁, 平均年龄(52.32±6.90)岁, 病程1~13年, 平均病程(7.28±1.91)年;观察组男女比例17∶20, 年龄34~73岁,平均年龄(52.47±6.85)岁, 病程1~14年, 平均病程(7.55±
2.1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饮食指导、运动指导以及胰岛素降糖等常规治疗, 维持血糖平稳。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维生素B1、维生素B12治疗, 肌内注射维生素B1 100 mg/次, 1次/d, 维生素B12 500 ?g/次, 1次/d。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帕司他(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规格:50 mg×10片)治疗, 50 mg/次, 3次/d。
1. 3 观察指标 采用DI-SA500型肌电图仪测定神经传导速度, 温度:室温控制于20~18℃, 患者皮温控制于24~30℃, 采用表面刺激与记录, 测定患者感觉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监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治疗后两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 但两组下降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常并发周围神经病变, 且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 其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若不及时治疗, 易导致神经内微循环出现障碍, 影响患者生活质量[3-6]。
为寻求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本研究对采用肌内注射维生素B1、维生素B12治疗对照组与采用依帕司他治疗观察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 但两组下降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均明显提高(P<0.05), 表明采用依帕司他治疗可有效提高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 稳定患者血糖水平, 并同时对患者神经应激产生作用。分析原因可能为:高血糖会减少神经细胞对肌醇的摄取, 降低Na+-K+-ATP酶活性, 导致神经细胞发生病理等方面的改变, 若糖尿病病程延长, 将会严重损伤微血管的内皮细胞功能至紊乱, 从而闭塞神经内血管。而依帕司他属于一种新型AR非竞争性抑制剂, 使用后可选择性地抑制多元醇中葡萄糖进行转化, 减少山梨醇与果糖的产生, 从而减少红细胞中山梨醇的积累数量[7]。还可改善轴突流的异常, 增加其坐骨神经中有髓神经纤维密度, 同时增加腓肠神经轴突面积、髓鞘厚度及轴突圆柱率, 进而产生对神经生长因子表达、改善热痛感觉及神经传导速度的促进作用。加之依帕司他可通过促进内皮细胞一氧化氮的生成与阻断蛋白激酸信号通路, 从而对高糖介导的内皮粘附因子与中性粒细胞内皮细胞粘附因子表达产生抑制作用, 进而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优化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 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疾病通过依帕司他治疗可取得良好临床疗效, 有效提高感觉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稳定血糖水平, 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阮希成, 蔡奕琪, 林坚, 等.甲钴胺、依帕司他、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当代医学, 2013, 19(10):113-114.
[2]王杨, 刘畅.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机制.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 35(1):93-95.
[3]贾佳, 余江毅.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Meta分析.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3, 21(9):782-788.
[4]王晓娟, 何明海, 袁宁.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实用糖尿病杂志, 2013, 9(1):21-23.
[5]陈国崇, 马燕锋, 廖全忠.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中国临床医生, 2014, 42(8):38-39.
[6]韦海涛, 陈冰.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观察.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 26(20):4650-4651.
[7]王干, 徐昌辉, 冯婷婷.前列地尔联合不同剂量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临床合理用药, 2015, 8(12):11-13.
[收稿日期:2016-06-27], http://www.100md.com(史爱贤)
【关键词】 依帕司他;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维生素;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6.121
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率高等特点,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神经传导受累、四肢疼痛麻木等, 若不及时治疗, 易导致足部坏疽, 带给患者极大痛苦[1, 2]。为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本研究针对本院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7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别给予不同治疗方案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7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7例)。对照组男女比例13∶17, 年龄33~73岁, 平均年龄(52.32±6.90)岁, 病程1~13年, 平均病程(7.28±1.91)年;观察组男女比例17∶20, 年龄34~73岁,平均年龄(52.47±6.85)岁, 病程1~14年, 平均病程(7.55±
2.1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饮食指导、运动指导以及胰岛素降糖等常规治疗, 维持血糖平稳。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维生素B1、维生素B12治疗, 肌内注射维生素B1 100 mg/次, 1次/d, 维生素B12 500 ?g/次, 1次/d。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帕司他(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规格:50 mg×10片)治疗, 50 mg/次, 3次/d。
1. 3 观察指标 采用DI-SA500型肌电图仪测定神经传导速度, 温度:室温控制于20~18℃, 患者皮温控制于24~30℃, 采用表面刺激与记录, 测定患者感觉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监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治疗后两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 但两组下降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常并发周围神经病变, 且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 其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若不及时治疗, 易导致神经内微循环出现障碍, 影响患者生活质量[3-6]。
为寻求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本研究对采用肌内注射维生素B1、维生素B12治疗对照组与采用依帕司他治疗观察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 但两组下降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均明显提高(P<0.05), 表明采用依帕司他治疗可有效提高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 稳定患者血糖水平, 并同时对患者神经应激产生作用。分析原因可能为:高血糖会减少神经细胞对肌醇的摄取, 降低Na+-K+-ATP酶活性, 导致神经细胞发生病理等方面的改变, 若糖尿病病程延长, 将会严重损伤微血管的内皮细胞功能至紊乱, 从而闭塞神经内血管。而依帕司他属于一种新型AR非竞争性抑制剂, 使用后可选择性地抑制多元醇中葡萄糖进行转化, 减少山梨醇与果糖的产生, 从而减少红细胞中山梨醇的积累数量[7]。还可改善轴突流的异常, 增加其坐骨神经中有髓神经纤维密度, 同时增加腓肠神经轴突面积、髓鞘厚度及轴突圆柱率, 进而产生对神经生长因子表达、改善热痛感觉及神经传导速度的促进作用。加之依帕司他可通过促进内皮细胞一氧化氮的生成与阻断蛋白激酸信号通路, 从而对高糖介导的内皮粘附因子与中性粒细胞内皮细胞粘附因子表达产生抑制作用, 进而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优化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 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疾病通过依帕司他治疗可取得良好临床疗效, 有效提高感觉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稳定血糖水平, 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阮希成, 蔡奕琪, 林坚, 等.甲钴胺、依帕司他、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当代医学, 2013, 19(10):113-114.
[2]王杨, 刘畅.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机制.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 35(1):93-95.
[3]贾佳, 余江毅.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Meta分析.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3, 21(9):782-788.
[4]王晓娟, 何明海, 袁宁.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实用糖尿病杂志, 2013, 9(1):21-23.
[5]陈国崇, 马燕锋, 廖全忠.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中国临床医生, 2014, 42(8):38-39.
[6]韦海涛, 陈冰.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观察.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 26(20):4650-4651.
[7]王干, 徐昌辉, 冯婷婷.前列地尔联合不同剂量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临床合理用药, 2015, 8(12):11-13.
[收稿日期:2016-06-27], http://www.100md.com(史爱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