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6年第26期
编号:12949613
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
http://www.100md.com 2016年9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6期
临床疗效,安全性
     【摘要】 目的 观察比较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 根据治疗药物分为普罗帕酮组和胺碘酮组, 每组30例。普罗帕酮组患者给予普罗帕酮药物治疗, 胺碘酮组患者给予胺碘酮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律成功率、复律时间以及服用药物期间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胺碘酮组复律成功26例, 成功率为86.67%, 普罗帕酮组复律成功25例, 成功率为83.33%, 胺碘酮组的复律成功率略高于普罗帕酮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罗帕酮组复律时间明显短于胺碘酮组(P<0.05);普罗帕酮组产生的药物不良反应率为20.00%, 胺碘酮组为6.67%, 普罗帕酮组明显高于胺碘酮组(P<0.05)。结论 在临床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方面, 普罗帕酮和胺碘酮两种药物均有一定的疗效, 但各有利弊, 普罗帕酮复律时间快, 但不良反应多, 患者耐受差, 胺碘酮见效慢, 但不良反应较少, 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胺碘酮;普罗帕酮;临床疗效;安全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6.131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作为心律失常常见类型之一, 其发病急, 进展快, 若不及时恢复窦性心律, 有可能引起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更为严重的疾病, 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性较大。在临床药物治疗时, 不同药物的使用会使其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存在一定差异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6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