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对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抢救成功率及预后的影响(2)
对照组中男23例, 女18例;年龄35~77岁, 平均年龄(62.12±10.8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研究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1. 2. 1 对照组 常规护理干预, 主要包括遵照医嘱用药, 嘱患者绝对卧床休养,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 给予吸氧及心电监护等。
1. 2. 2 观察组 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循证护理干预。
1. 2. 2. 1 成立循证护理小组 循证小组由护士长及资深护士担任组长, 对组内所有成员进行正规培训, 重点培训循证护理理念及内涵, 并讲解护理流程及注意事项。
1. 2. 2. 2 循证问题 针对MI并发心律失常可能发生不良心脏事件进行剖析, 指出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猝死为临床常见、多发心脏不良事件, 且多数预后不良。
1. 2. 2. 3 循证支持 针对上述可能发生严重心脏不良事件, 有针对性查找、翻阅资料, 找出相关护理方法。并结合以往临床护理经验, 制定科学、合理护理方案。
1. 2. 2. 4 循证护理实施 ①药物护理:遵医嘱予以抗心律失常药物, 且静脉滴注时应掌握好滴注速度, 并密切监护患者生命体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3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