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7年第10期
编号:13059508
小儿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病原及耐药性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4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0期
     【摘要】 目的 研究小儿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病原及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555例小儿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 查看门诊及住院电子病历, 分析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特征、病原及耐药性。结果 本组555例患儿, 5岁以下患儿患病率占92%;男女患儿比例分别是59%和41%;检出病原422份, 检出率为76.0%;轮状病毒、致泻性大肠杆菌、沙门菌及志贺菌的检出率依次为30%、25%、11%、4%, 其他不明原因病原体占24%。轮状病毒是儿童腹泻主要病原, 以秋冬季(9、10、11、12月及次年1月)为主要发病季节。细菌性腹泻以夏秋季(6、7、8、9、10月)为主要发病季节。小儿细菌性腹泻以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鼠伤寒沙门菌、宋内志贺菌为优势血清型, 其对氨苄西林、阿奇霉素、复方新诺明均存在较高耐药率。致泻性大肠杆菌、沙门菌、志贺菌、肺炎克雷伯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环丙沙星耐药率低。结论 分析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特征、病原及耐药性, 显示致泻性大肠杆菌、沙门菌、志贺菌、肺炎克雷伯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环丙沙星耐药率低, 临床可以作为优先选用, 可为小儿感染性腹泻正确诊治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感染性腹泻;儿童;流行病学特征;病原体;耐药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0.003

    小儿感染性腹泻是由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或寄生虫所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小儿胃肠炎, 仍然是当今全球性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对其进行主动监测及精确的诊治, 仍是众多国家面临的主要挑战。我国所检出的病原菌中, 志贺菌仍处首位, 其次为空肠弯曲菌, 尤以5岁以下患儿为多, 新生儿也可感染, 第三位为非伤寒性沙门菌, 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普遍上升的趋势。病毒性以轮状病毒为首位, 其次是腺病毒, 但各个区域有不同的特征, 尤其细菌方面, 现将本院的病原学资料研究及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1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部555例小儿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 年龄0~14岁, 男329例、占59%, 女226例、占41%。

    1. 2 方法 病原菌分离鉴定用培养基、生化管, 由广东环凯微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痢疾、沙门、五种致泻性大肠杆菌[EPEC、粘附性大肠杆菌(EAEC)、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及轮状病毒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由深圳市科润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进行志贺菌、沙门菌、EPEC分离鉴定, 轮状病毒及腺病毒做ELISA抗原测定。全自動细菌鉴定药物敏感系统和配套试剂均由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 应用药物敏感生化板对致病菌进行药物敏感分析。

    2 结果

    2. 1 不同年龄腹泻病构成比 0~1岁186例、占34%, 1~3岁249例、占45%, 3~5岁78例、占14%, 5~14岁42例、占8%。见表1。

    2. 2 不同病原体逐月分布特点及构成比 轮状病毒以秋冬季( 9、10、11、12月及次年1月) 主要发病季节, 细菌性病原以夏秋季( 6、7、8、9、10月)为主要发病季节, 检出病原422份, 检出率为76%。其中轮状病毒占30%;致泻性大肠杆菌占25%, 沙门菌占11%, 志贺菌占4%, 腺病毒占3%, 肺炎克雷伯菌占2%, 酵母菌占1%, 其他不明原因病原体占24%。见表2。

    2. 3 本院2014~2015年主要病原菌的血清型构成 ①致泻性大肠杆菌血清学分型, 检出139株致泻性大肠杆菌, 其中EPEC检出63株(占45%), EAEC检出35株(占25%), ETEC检出30株(占22%), EIEC检出9株(占6%), EHEC检出 2株(占1%), 以EPEC菌群为优势血清型。②沙门菌血清学分型, 检出61株沙门菌, 其中鼠伤寒沙门菌检出35株(占57%), 伤寒检出8株(占13%), 副伤寒(甲、乙、丙) 检出6株(占10%), 猪霍乱伤寒沙门菌检出3株(占5 %), 其他沙门氏菌检出9株(占15%), 以鼠伤寒沙门菌为优势血清型。③志贺菌血清学分型, 检出22株志贺菌, 共分为4种血清型, 其中宋内志贺菌检出15株(占68%), 福氏志贺菌检出4株(占18%), 痢疾志贺菌检出2株(占9%), 鲍氏志贺氏菌检出1株(占5%), 以宋内志贺菌为优势血清型。④肺炎克雷伯菌9株。

    2. 4 引起腹泻常见病原菌对不同抗生素敏感性分析 药敏结果显示, 大便培养常见致病菌(致泻性大肠杆菌、沙门菌、志贺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多有多药耐药性。这些致病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低。见表3。

    3 讨论

    小儿腹泻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 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在我国2015年资料显示:感染性腹泻病发病数近100万, 主要是儿童病例, 居丙类传染病报告前2位, 年死亡数27例, 较以前明显减少。轮状病毒、志贺菌、有害大肠杆菌是导致大多数儿童严重腹泻主要病原体。其中细菌性病原常见的是志贺菌属、沙门菌属、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等[2], 病毒性以轮状病毒为首位, 其次是腺病毒, 但每个地区又有自己不同流行特点。

    本院小儿腹泻病仍以5岁以下的患儿为主, 占92%, 其中婴儿占34%, 幼儿占45%, 3~5岁占14%, 与国内其他研究结果相似[3, 4], 提示小儿腹泻好发低龄儿童, 这与该年龄段的儿童免疫功能不完善, 个人卫生自理能力差密切相关。小儿腹泻主要由各种病原体引起, 对本院小儿腹泻病患儿进行常见的病原检测, 其中轮状病毒感染占30%, 致泻性大肠杆菌占25%, 沙门菌占11%, 志贺菌占4%, 腺病毒占3%, 肺炎克雷伯菌占2%, 轮状病毒是儿童腹泻主要病原。轮状病毒腹泻是一个全球性问题, 无论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 均占小儿腹泻病原的首位, 检出率达20%以上。本院资料提示轮状病毒腹泻以9、10、11、12月及次年1月主要发病季节, 这与冬季气温低, 湿度大, 病毒存活时间长, 有利于病毒的传播有关, 与国内某些研究类似[5-9]。, http://www.100md.com(李建明 陈莉 吴伟波 杨柳青)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