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索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分析埃索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埃索美拉唑和生长抑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中继发感染4例, 少于对照组的12例;转入手术治疗3例, 少于对照组的10例,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
2例, 少于对照组的4例,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 腹内压、D-乳酸、二胺氧化酶、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均较治疗前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治疗7 d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胰腺炎, 可显著降低炎症因子, 保护胃肠道黏膜屏障, 降低腹内压, 降低继发感染及转入手术的几率。
【关键词】 重症胰腺炎;埃索美拉唑;生长抑素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3.063
重症胰腺炎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导致的胰腺自身消化过程, 其病理生理基础包括炎症介质、氧化应激、胰腺微循环障碍等多方面变化, 病情凶险, 病死率高达36%~50%[1]。早期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可有效降低重症胰腺炎的病死率。本研究在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方案中加用埃索美拉唑和生长抑素, 旨在进一步提高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60例。纳入标准:符合重症胰腺炎诊断标准:出现胰腺囊肿、假囊肿或胰腺坏死等局部组织损伤;器官衰竭Ranson评分≥3分;BISAP评分≥2分。排除标准:既往有急性或慢性胰腺炎史;内镜胆囊造影术等继发胰腺炎;合并恶性肿瘤、器官功能衰竭;妊娠期妇女;对药物过敏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观察组男18例, 女12例, 平均年龄(43.6±8.2)岁,平均发病时间(12.4±5.7)h,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Ⅱ
(APACHEⅡ评分)(12.5±4.7)分。对照组男21例, 女9例, 平均年龄(44.8±8.9)岁, 平均发病时间(11.7±5.3)h, APACHEⅡ评分(12.2±4.2)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治疗, 包括禁食、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及抑制胰腺分泌活动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和埃索美拉唑, 生长抑素(冻干粉, 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54016, 规格:3 mg)3 mg溶入48 ml生理盐水中, 用微量泵以4 ml/h
(0.25 mg/h)速度持续泵入, 1次/d;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93314, 规格:40 mg)
40 mg溶入1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 2次/d。共治疗7 d。
1. 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继发感染、转入手术、死亡例数。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 d后腹内压、D-乳酸、二胺氧化酶、瘦素、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等变化。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8.3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中继发感染4例, 少于对照组的12例,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转入手术治疗3例, 少于对照组10例,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2例, 少于对照组4例,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腹内压(2.5±0.5)kPa、D-乳酸(18.8±4.3)mg/L、二胺氧化酶(5.4±2.1)ng/L、瘦素(8.4±0.8)mg/L、白细胞介素-6(98.4±
24.5)ng/L、腫瘤坏死因子-α(34.6±6.5)ng/L;治疗7 d后腹内压(1.6±0.4)kPa、D-乳酸(9.4±2.7)mg/L、二胺氧化酶(2.5±
1.4)ng/L、瘦素(14.0±1.6)mg/L、白细胞介素-6(35.6±15.8)ng/L、肿瘤坏死因子-α(18.5±3.6)ng/L。对照组治疗前腹内压(2.3±
0.7)kPa、D-乳酸(18.3±4.0)mg/L、二胺氧化酶(5.2±1.9)ng/L、瘦素(8.7±1.0)mg/L、白细胞介素-6(95.5±23.1)ng/L、肿瘤坏死因子-α(33.7±6.1)ng/L;治疗7 d后腹内压(1.8±0.5)kPa、D-乳酸(12.2±3.5)mg/L、二胺氧化酶(3.5±1.6)ng/L、瘦素(11.8±2.3)mg/L、白细胞介素-6(53.8±18.2)ng/L、肿瘤坏死因子-α(23.4±5.3)ng/L。两组患者治疗前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 腹内压、D-乳酸、二胺氧化酶、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均较治疗前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7 d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重症胰腺炎中胰腺损伤的直接机制为自身消化, 含有活性胰腺酶的胰液流入胰腺组织破坏其功能及结构完整性。生长抑素是一种由下丘脑分泌的肽类激素, 其广泛地分布于机体各种组织内[2-5], 可降低胰腺多肽的分泌, 从而降低胰腺酶的活性。值得注意的是, 生长抑素的用法和用量尚未统一, 本研究采用的是3 mg/d以0.25 mg/h速度泵入给药。有学者建议首次静脉推注0.25 mg后再行匀速泵入[3, 6]。 相关学者[4]提倡治疗7 d, 3 mg/d, 7 d后改为6 mg/d, 共用14 d。本文认为, 重症胰腺炎具有多药物联合应用特点, 故首次1 h泵入剂量给药并非必要性, 治疗7 d后部分患者症状缓解稳定, 是否增大剂量结合患者生化指标情况而定, 且在任何治疗过程中患者症状加重应考虑手术治疗[7-9]。在重症胰腺炎的发病过程中, 肠黏膜组织等重要脏器被多种因素激活的中性粒细胞通过呼吸爆发, 引发局部周围组织产生大量氧自由基[10]。而埃索美拉唑不仅可以抑制中性粒细胞的活性, 还能抑制巨噬细胞炎症信号的传导[5, 6], 从而缓解胰腺炎的病情进展。本研究结果显示, 在一般治疗中加入埃索美拉唑和生长抑素的观察组, 其继发感染和转入手术案例少于对照组, 各实验室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显著, 提示埃索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可显著降低炎症因子, 保护胃肠道黏膜屏障, 降低腹内压, 降低继发感染及转入手术的几率。
参考文献
[1]祝益民, 彭娅. 重症胰腺炎的早期多学科联合救治策略.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4, 23(10):1076-1078.
[2]涂春莲. 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中国处方药, 2016, 14(3):51-52.
[3]粟英, 陈焰. 生长抑素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因子及瘦素水平的影响.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4, 34(9):47.
[4]陈曦, 孙霞, 夏兴洲, 等. 埃索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6, 32(14):1279-1282.
[5]田笑笑, 杜浩, 白艳丽, 等. 埃索美拉唑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实用医学杂志, 2015, 31(10): 1695-1698.
[6]田笑笑, 杜浩, 白艳丽, 等. 埃索美拉唑联合早期肠内生态免疫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中国全科医学, 2015(20):2471-2474.
[7]王红波. 生长抑素联合埃索美拉唑对高龄重症胰腺炎患者腹内高压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河南医学研究, 2017, 26(14):2608-2609.
[8]张慧, 时牛. 生长抑素联合埃索美拉唑对ERCP术后胰腺炎的预防作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43):11-12.
[9]王巧瑜. 芒硝外敷联合生长抑素在治疗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 广东医学, 2014(10):1567-1568.
[10]赵洪, 鄢铭奎, 湛卫华, 等. 探究芒硝外敷联合生长抑素在治疗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处方药, 2017, 15(1):93.
[收稿日期:2017-09-07], http://www.100md.com(高月秋 刘红 冯春 文锐 李晓红 李丹丹)
2例, 少于对照组的4例,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 腹内压、D-乳酸、二胺氧化酶、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均较治疗前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治疗7 d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胰腺炎, 可显著降低炎症因子, 保护胃肠道黏膜屏障, 降低腹内压, 降低继发感染及转入手术的几率。
【关键词】 重症胰腺炎;埃索美拉唑;生长抑素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3.063
重症胰腺炎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导致的胰腺自身消化过程, 其病理生理基础包括炎症介质、氧化应激、胰腺微循环障碍等多方面变化, 病情凶险, 病死率高达36%~50%[1]。早期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可有效降低重症胰腺炎的病死率。本研究在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方案中加用埃索美拉唑和生长抑素, 旨在进一步提高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60例。纳入标准:符合重症胰腺炎诊断标准:出现胰腺囊肿、假囊肿或胰腺坏死等局部组织损伤;器官衰竭Ranson评分≥3分;BISAP评分≥2分。排除标准:既往有急性或慢性胰腺炎史;内镜胆囊造影术等继发胰腺炎;合并恶性肿瘤、器官功能衰竭;妊娠期妇女;对药物过敏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观察组男18例, 女12例, 平均年龄(43.6±8.2)岁,平均发病时间(12.4±5.7)h,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Ⅱ
(APACHEⅡ评分)(12.5±4.7)分。对照组男21例, 女9例, 平均年龄(44.8±8.9)岁, 平均发病时间(11.7±5.3)h, APACHEⅡ评分(12.2±4.2)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治疗, 包括禁食、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及抑制胰腺分泌活动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和埃索美拉唑, 生长抑素(冻干粉, 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54016, 规格:3 mg)3 mg溶入48 ml生理盐水中, 用微量泵以4 ml/h
(0.25 mg/h)速度持续泵入, 1次/d;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93314, 规格:40 mg)
40 mg溶入1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 2次/d。共治疗7 d。
1. 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继发感染、转入手术、死亡例数。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 d后腹内压、D-乳酸、二胺氧化酶、瘦素、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等变化。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8.3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中继发感染4例, 少于对照组的12例,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转入手术治疗3例, 少于对照组10例,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2例, 少于对照组4例,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腹内压(2.5±0.5)kPa、D-乳酸(18.8±4.3)mg/L、二胺氧化酶(5.4±2.1)ng/L、瘦素(8.4±0.8)mg/L、白细胞介素-6(98.4±
24.5)ng/L、腫瘤坏死因子-α(34.6±6.5)ng/L;治疗7 d后腹内压(1.6±0.4)kPa、D-乳酸(9.4±2.7)mg/L、二胺氧化酶(2.5±
1.4)ng/L、瘦素(14.0±1.6)mg/L、白细胞介素-6(35.6±15.8)ng/L、肿瘤坏死因子-α(18.5±3.6)ng/L。对照组治疗前腹内压(2.3±
0.7)kPa、D-乳酸(18.3±4.0)mg/L、二胺氧化酶(5.2±1.9)ng/L、瘦素(8.7±1.0)mg/L、白细胞介素-6(95.5±23.1)ng/L、肿瘤坏死因子-α(33.7±6.1)ng/L;治疗7 d后腹内压(1.8±0.5)kPa、D-乳酸(12.2±3.5)mg/L、二胺氧化酶(3.5±1.6)ng/L、瘦素(11.8±2.3)mg/L、白细胞介素-6(53.8±18.2)ng/L、肿瘤坏死因子-α(23.4±5.3)ng/L。两组患者治疗前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 腹内压、D-乳酸、二胺氧化酶、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均较治疗前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7 d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重症胰腺炎中胰腺损伤的直接机制为自身消化, 含有活性胰腺酶的胰液流入胰腺组织破坏其功能及结构完整性。生长抑素是一种由下丘脑分泌的肽类激素, 其广泛地分布于机体各种组织内[2-5], 可降低胰腺多肽的分泌, 从而降低胰腺酶的活性。值得注意的是, 生长抑素的用法和用量尚未统一, 本研究采用的是3 mg/d以0.25 mg/h速度泵入给药。有学者建议首次静脉推注0.25 mg后再行匀速泵入[3, 6]。 相关学者[4]提倡治疗7 d, 3 mg/d, 7 d后改为6 mg/d, 共用14 d。本文认为, 重症胰腺炎具有多药物联合应用特点, 故首次1 h泵入剂量给药并非必要性, 治疗7 d后部分患者症状缓解稳定, 是否增大剂量结合患者生化指标情况而定, 且在任何治疗过程中患者症状加重应考虑手术治疗[7-9]。在重症胰腺炎的发病过程中, 肠黏膜组织等重要脏器被多种因素激活的中性粒细胞通过呼吸爆发, 引发局部周围组织产生大量氧自由基[10]。而埃索美拉唑不仅可以抑制中性粒细胞的活性, 还能抑制巨噬细胞炎症信号的传导[5, 6], 从而缓解胰腺炎的病情进展。本研究结果显示, 在一般治疗中加入埃索美拉唑和生长抑素的观察组, 其继发感染和转入手术案例少于对照组, 各实验室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显著, 提示埃索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可显著降低炎症因子, 保护胃肠道黏膜屏障, 降低腹内压, 降低继发感染及转入手术的几率。
参考文献
[1]祝益民, 彭娅. 重症胰腺炎的早期多学科联合救治策略.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4, 23(10):1076-1078.
[2]涂春莲. 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中国处方药, 2016, 14(3):51-52.
[3]粟英, 陈焰. 生长抑素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因子及瘦素水平的影响.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4, 34(9):47.
[4]陈曦, 孙霞, 夏兴洲, 等. 埃索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6, 32(14):1279-1282.
[5]田笑笑, 杜浩, 白艳丽, 等. 埃索美拉唑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实用医学杂志, 2015, 31(10): 1695-1698.
[6]田笑笑, 杜浩, 白艳丽, 等. 埃索美拉唑联合早期肠内生态免疫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中国全科医学, 2015(20):2471-2474.
[7]王红波. 生长抑素联合埃索美拉唑对高龄重症胰腺炎患者腹内高压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河南医学研究, 2017, 26(14):2608-2609.
[8]张慧, 时牛. 生长抑素联合埃索美拉唑对ERCP术后胰腺炎的预防作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43):11-12.
[9]王巧瑜. 芒硝外敷联合生长抑素在治疗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 广东医学, 2014(10):1567-1568.
[10]赵洪, 鄢铭奎, 湛卫华, 等. 探究芒硝外敷联合生长抑素在治疗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处方药, 2017, 15(1):93.
[收稿日期:2017-09-07], http://www.100md.com(高月秋 刘红 冯春 文锐 李晓红 李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