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营养干预在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作用(1)
【摘要】 目的 探讨膳食营养干预在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255例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孕妇, 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35例)。观察组除补充铁剂外接受系统的膳食营养干预;对照组除补充铁剂外不接受系统的膳食营养干预, 以低蛋白素食为主。4周后两组复查外周血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 结果 观察组干预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比例分别为11.67%(14/120)、20.00%(24/120)、68.33%(82/120), 干預后观察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比例分别为20.00%(24/120)、23.33%(28/120)、56.67%(68/120)。干预后, 观察组蛋白质摄入比例较干预前明显增加(P<0.05) ;对照组干预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比例分别为10.83%(13/120)、20.00%(24/120)、69.17%(83/120), 干预后对照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比例分别为12.50%(15/120)、23.33%(28/120)、64.17%(77/120), 对照组干预前后蛋白质摄入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食物中优质蛋白的摄入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外周血RBC、Hb、HC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外周血RBC、Hb、HC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合理的膳食营养是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 在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膳食营养;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干预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8.035
世界卫生组织近期资料表明, 50%以上孕妇合并贫血, 在发展中国家更为严重, 我国孕晚期妇女约有60%贫血, 其中缺铁性贫血最常见, 另外有巨幼细胞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贫血对母儿均有不良影响, 贫血孕妇抵抗力降低, 对分娩、手术和麻醉耐受力差, 重度贫血会增加妊娠期贫血性心脏病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 对胎儿会造成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早产或死胎、死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等[1]。本研究对膳食营养干预在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作用方面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本中心产前门诊检查出的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孕妇255例, 纳入标准:妊娠期贫血标准, 妊娠期妇女外周血Hb<110 g/L,RBC<3.5×1012/L, 或HCT<0.35[2]。排除标准:严重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35例)。
观察组平均年龄(28.14±2.79)岁;平均孕周(20.45±3.04)周;文化程度:小学及初中18例, 高中27例, 大专30例, 本科及以上45例。对照组平均年龄(27.95±2.91)岁;平均孕周(21.03±3.13)周;文化程度:小学及初中20例, 高中31例, 大专35例, 本科及以上49例。两组孕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建立健康档案, 主要内容包括基本信息、联系方式、每日进食食物的种类、数量、三大营养素比例等, 并进行第一次膳食营养调查, 膳食营养调查采用24 h回顾法。
1. 2. 2 干预方法 观察组给予系统的膳食营养干预及补充铁剂治疗, 包括:①健康教育:向孕妇讲解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相关知识、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对孕妇和胎儿的不良影响及贫血的治疗方法。②系统的膳食营养干预, 既中国营养学会妇幼分会孕中末期妇女平衡膳食宝塔建议:每天奶类及奶制品250~500 g ;大豆类及坚果60 g ;鱼、禽、蛋、肉类(含动物内脏)200~250 g, 其中鱼类、禽类、蛋类各50 g ;谷类、薯类及杂豆350~450 g(杂粮≥1/5);蔬菜类300~500 g(绿叶蔬菜占2/3);水果类200~400 g;充分保证优质蛋白的摄入[3]。给予右旋糖酐铁分散片(江西华太药业有限公司), 25 mg/片, 4片/次, 3次/d。合理饮食加药物治疗期间避免咖啡、浓茶的摄入, 避免大量钙剂、锌剂及影响铁剂吸收物质摄入, 4周为1个疗程。4周后回本中心复查外周血RBC、Hb、HCT等各项指标, 并进行第2次膳食营养调查。对照组给予上述铁剂治疗, 饮食上不接受系统的膳食营养干预, 饮食仍以低蛋白素食为主, 4周后回本中心复查外周血RBC、Hb、HCT等各项指标, 并进行第2次膳食营养调查。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孕妇干预前后各营养素所占比例对比 观察组干预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比例分别为11.67% (14/120)、20.00%(24/120)、68.33%(82/120), 干预后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比例分别为20.00%(24/120)、23.33%
(28/120)、56.67%(68/120)。干预后, 观察组蛋白质摄入比例较干预前明显增加(P<0.05) ;对照组干预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比例分别为10.83%(13/120)、20.00%(24/120)、69.17%(83/120), 干预后对照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比例分别为12.50%(15/120)、23.33%(28/120)、64.17%(77/120), 对照组干预前后蛋白质摄入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食物中优质蛋白的摄入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百拇医药(关颖)
【关键词】 膳食营养;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干预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8.035
世界卫生组织近期资料表明, 50%以上孕妇合并贫血, 在发展中国家更为严重, 我国孕晚期妇女约有60%贫血, 其中缺铁性贫血最常见, 另外有巨幼细胞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贫血对母儿均有不良影响, 贫血孕妇抵抗力降低, 对分娩、手术和麻醉耐受力差, 重度贫血会增加妊娠期贫血性心脏病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 对胎儿会造成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早产或死胎、死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等[1]。本研究对膳食营养干预在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作用方面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本中心产前门诊检查出的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孕妇255例, 纳入标准:妊娠期贫血标准, 妊娠期妇女外周血Hb<110 g/L,RBC<3.5×1012/L, 或HCT<0.35[2]。排除标准:严重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35例)。
观察组平均年龄(28.14±2.79)岁;平均孕周(20.45±3.04)周;文化程度:小学及初中18例, 高中27例, 大专30例, 本科及以上45例。对照组平均年龄(27.95±2.91)岁;平均孕周(21.03±3.13)周;文化程度:小学及初中20例, 高中31例, 大专35例, 本科及以上49例。两组孕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建立健康档案, 主要内容包括基本信息、联系方式、每日进食食物的种类、数量、三大营养素比例等, 并进行第一次膳食营养调查, 膳食营养调查采用24 h回顾法。
1. 2. 2 干预方法 观察组给予系统的膳食营养干预及补充铁剂治疗, 包括:①健康教育:向孕妇讲解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相关知识、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对孕妇和胎儿的不良影响及贫血的治疗方法。②系统的膳食营养干预, 既中国营养学会妇幼分会孕中末期妇女平衡膳食宝塔建议:每天奶类及奶制品250~500 g ;大豆类及坚果60 g ;鱼、禽、蛋、肉类(含动物内脏)200~250 g, 其中鱼类、禽类、蛋类各50 g ;谷类、薯类及杂豆350~450 g(杂粮≥1/5);蔬菜类300~500 g(绿叶蔬菜占2/3);水果类200~400 g;充分保证优质蛋白的摄入[3]。给予右旋糖酐铁分散片(江西华太药业有限公司), 25 mg/片, 4片/次, 3次/d。合理饮食加药物治疗期间避免咖啡、浓茶的摄入, 避免大量钙剂、锌剂及影响铁剂吸收物质摄入, 4周为1个疗程。4周后回本中心复查外周血RBC、Hb、HCT等各项指标, 并进行第2次膳食营养调查。对照组给予上述铁剂治疗, 饮食上不接受系统的膳食营养干预, 饮食仍以低蛋白素食为主, 4周后回本中心复查外周血RBC、Hb、HCT等各项指标, 并进行第2次膳食营养调查。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孕妇干预前后各营养素所占比例对比 观察组干预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比例分别为11.67% (14/120)、20.00%(24/120)、68.33%(82/120), 干预后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比例分别为20.00%(24/120)、23.33%
(28/120)、56.67%(68/120)。干预后, 观察组蛋白质摄入比例较干预前明显增加(P<0.05) ;对照组干预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比例分别为10.83%(13/120)、20.00%(24/120)、69.17%(83/120), 干预后对照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比例分别为12.50%(15/120)、23.33%(28/120)、64.17%(77/120), 对照组干预前后蛋白质摄入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食物中优质蛋白的摄入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百拇医药(关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