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8年第34期
编号:653428
3D打印技术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2月14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34期
鞘管,右心室,中位,1资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
     刘培健 孔婉文 吴坤生 康峰光 程小曲

    近年来 ,希氏束起搏 (his-bundle pacing,HBP)被认为是最理想的生理性起搏,但实现HBP需放置标测电极记录His心电图作为标记,实际操作很难将电极线精确固定于His束,因右心室中位间隔起搏距离His束近[1,2],心室的激动顺序接近生理状态,故临床选择右心室中位间隔部作为电极植入部位。美敦力3830主动电极细而柔,较其他主动电极更能精确定位[3],但由于操作复杂,存在手术时间长、X线暴露时间长、电极重置、肺动脉栓塞以及心肌穿孔等风险。为提高3830电极置入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本课题组采用3D打印(3D printing)技术打印心脏模型,在模型上定位右心室中位间隔并模拟电极置入,对其有效性进行初步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7月~2018年5月收治的44例具有心脏起搏器植入指征患者,其中男18例,女26例,平均年龄(65.0±12.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心脏节律异常装置治疗指南[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律学会(ACC/AHA/HRS)2008更新版],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者随机分为3D打印组和对照组,各22例。3D打印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14例,房室传导阻滞患者5例,心房颤动伴长R-R患者1例,单腔起搏器增加电极患者2例;对照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16例,房室传导阻滞患者4例,心房颤动伴长R-R患者2例,单腔起搏器增加电极患者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心房颤动伴长R-R患者置入VVIR起搏器,其余患者均置入DDDR起搏器,均使用美敦力3830主动电极置入右心室中位间隔部。

    1. 2. 1 3D打印组 患者术前进行手术评估及模拟操作。委托广东省医学3D打印应用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顺德基地打印患者心脏右房室结构1∶1实例模型:先对患者行心脏薄层 CT 平扫 (扫描条件 :电压 130 kV,电流 21.6 mA·s,层厚 0.625 mm,矩阵 512×512),pxl扫描数据用 DICOM 格式保存导入Mimics中,行三维编辑并重建;使用聚乳酸(PLA)材料,采用批量打印的方式,将模块模型以stl的格式导出到3D打印机进行打印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31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