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卡波糖配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评估(1)
【摘要】 目的 评估阿卡波糖配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方法 98例2型糖尿病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9例。对照组患者餐后口服二甲双胍片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阿卡波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胰岛素(2 h 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患者的FPG、FINS、2 h PG、HbA1c、2 h FINS、HOMA-I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对照组患者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分别为(4.00±0.62)、(6.15±0.62)mmol/L, 观察组则分别为(4.00±0.55)、(6.14±0.54)mmol/L;治疗后, 对照组患者的TG、TC水平分别为(3.02±0.30)、(5.45±0.40)mmol/L, 观察组则分别为(1.65±0.18)、(5.12±0.30)mmol/L;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TG、T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患者的TG、T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活力、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分别为(73.30±6.50)、(75.85±8.10)、(62.30±8.05)、(67.95±7.55)、(63.20±7.2)、(68.20±5.90)、(69.50±7.80)、(75.15±7.55)分, 观察组则分别为(76.88±6.60)、(82.45±8.10)、(70.05±8.65)、(75.02±7.82)、(67.40±7.58)、(70.55±5.30)、(74.28±8.05)、(80.25±7.31)分, 觀察组患者的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活力、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轻微症状者对症处理后, 病情缓解, 不影响后期治疗。结论 二甲双胍配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 应用疗效确切可靠。
【关键词】 阿卡波糖;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血糖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5.075
2型糖尿病为一种代谢紊乱疾病, 以糖代谢为基础, 且多合并高脂血症、高血压等并发症。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该疾病的发生率逐渐增加, 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水平。临床分析认为, 该疾病发生主要与胰岛β细胞功能异常、胰岛素抵抗相关。二甲双胍为一种常用口服降糖药物, 可有效抑制肝脏葡萄糖输出, 促肝脏细胞、脂肪以及肌肉从血液中摄取大量葡萄糖, 提高降糖效果。但长期用二甲双胍治疗, 会影响降糖效果。若一线降糖药物不能有效控制血糖, 联合其他降糖药物才能有效提高降糖效果。本次研究中, 分析二甲双胍结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 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8月~2017年9月收治的98例2型糖尿病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9例, 女20例;年龄42~78岁, 平均年龄(61.5±6.5)岁;病程4个月~9年, 平均病程(6.2±2.2)年。观察组患者中男25例, 女24例;年龄40~80岁, 平均年龄(62.0±7.4)岁;病程3个月~10年, 平均病程(6.0±2.5)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纳入研究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1], FPG>7.0 mmol/L, 2 h PG>11.1 mmol/L;患者均知情同意, 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血管系统或其他脏器者;1型糖尿病者;内分泌系统疾病者。
1. 3 方法 两组患者整个治疗过程中全程加强饮食控制, 并积极加强锻炼。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片治疗, 于餐后口服二甲双胍片0.5 g, 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阿卡波糖治疗, 阿卡波糖50 mg, 3次/d。连续治疗2个月, 持续监测患者的体重、TG、FPG及2 h PG水平, 直至达到目标血糖(FPG水平为5.5~7.0mmol/L, 2 h PG水平<11.1 mmol/L)。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2周。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FPG、FINS、2 h PG、HbA1c、2 h FINS、HOMA-IR。HOMA-IR=FPG×FINS/22.5。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TG、TC)变化,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TC、TG水平。③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水平, 根据健康调查简易量表(SF-36)[2]评分判定, 包括8个维度: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活力、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总体健康, 每个维度评分100分, 评分越高则表明生活质量水平越高。④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水平对比 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FPG、FINS、2 h PG、HbA1c、2 h FINS、HOMA-I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患者的FPG、FINS、2 h PG、HbA1c、2 h FINS、HOMA-I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http://www.100md.com(王丽)
【关键词】 阿卡波糖;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血糖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5.075
2型糖尿病为一种代谢紊乱疾病, 以糖代谢为基础, 且多合并高脂血症、高血压等并发症。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该疾病的发生率逐渐增加, 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水平。临床分析认为, 该疾病发生主要与胰岛β细胞功能异常、胰岛素抵抗相关。二甲双胍为一种常用口服降糖药物, 可有效抑制肝脏葡萄糖输出, 促肝脏细胞、脂肪以及肌肉从血液中摄取大量葡萄糖, 提高降糖效果。但长期用二甲双胍治疗, 会影响降糖效果。若一线降糖药物不能有效控制血糖, 联合其他降糖药物才能有效提高降糖效果。本次研究中, 分析二甲双胍结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 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8月~2017年9月收治的98例2型糖尿病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9例, 女20例;年龄42~78岁, 平均年龄(61.5±6.5)岁;病程4个月~9年, 平均病程(6.2±2.2)年。观察组患者中男25例, 女24例;年龄40~80岁, 平均年龄(62.0±7.4)岁;病程3个月~10年, 平均病程(6.0±2.5)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纳入研究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1], FPG>7.0 mmol/L, 2 h PG>11.1 mmol/L;患者均知情同意, 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血管系统或其他脏器者;1型糖尿病者;内分泌系统疾病者。
1. 3 方法 两组患者整个治疗过程中全程加强饮食控制, 并积极加强锻炼。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片治疗, 于餐后口服二甲双胍片0.5 g, 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阿卡波糖治疗, 阿卡波糖50 mg, 3次/d。连续治疗2个月, 持续监测患者的体重、TG、FPG及2 h PG水平, 直至达到目标血糖(FPG水平为5.5~7.0mmol/L, 2 h PG水平<11.1 mmol/L)。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2周。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FPG、FINS、2 h PG、HbA1c、2 h FINS、HOMA-IR。HOMA-IR=FPG×FINS/22.5。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TG、TC)变化,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TC、TG水平。③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水平, 根据健康调查简易量表(SF-36)[2]评分判定, 包括8个维度: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活力、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总体健康, 每个维度评分100分, 评分越高则表明生活质量水平越高。④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水平对比 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FPG、FINS、2 h PG、HbA1c、2 h FINS、HOMA-I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患者的FPG、FINS、2 h PG、HbA1c、2 h FINS、HOMA-I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http://www.100md.com(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