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9年第9期
编号:13387590
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用于癫痫治疗的临床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3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9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用于癫痫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 每组45例。A组患者给予单一丙戊酸药物治疗, B组患者在A组治疗基础上增加拉莫三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抽搐症状消失时间、意识恢复清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发作频率。结果 经治疗后, 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56%, 明显高于A组的68.8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46, P=0.001<0.05)。B组患者的发作频率为(0.12±0.01)次/周, 明显少于A组的(0.21±0.03)次/周,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092, P=0.000<0.05)。B组患者的抽搐症状消失时间、意识恢复清醒时间分别为(13.78±1.41)、(15.24±2.61)min, 均明显短于A组的(19.42±3.57)、(20.61±4.51)min,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857、6.913, P=0.000、0.000<0.05)。在治疗过程中, 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3/45), 明显低于A组的24.44%(11/4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14, P=0.020<0.05)。结论 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能够有效控制发作频率, 缓解临床症状, 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安全性较高,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丙戊酸;拉莫三嗪;癫痫;临床分析

    癫痫病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 其临床表现为晕厥、意识丧失、感觉障碍、行为失控等症状, 通常发病后在较短时间内症状可自行消失, 该病具有发病突然、反复发作等特点, 且根治难度较大[1]。目前, 临床治疗以抗癫痫药物控制患者发病频率、缩短发作时间, 减少发病时的身体受损伤风险以及对外界可能造成的损害程度,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用药方式通常为单一药品, 临床疗效不甚理想。本次研究着重探讨分析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用于癫痫治疗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90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 A组和B组, 每组45例。A组患者中, 男25例, 女20例;年龄22~54岁, 平均年龄(37.4±5.6)岁;病程1.5~10.0年, 平均病程(5.90±1.43)年;疾病类型:简单发作11例, 强直阵挛发作10例, 强制性发作9例, 复杂发作9例, 肌阵挛发作6例。B组患者中, 男24例, 女21例;年龄21~55岁, 平均年龄(37.6±5.9)岁;病程2.0~12.0年, 平均病程(6.00± 2.51)年;疾病类型:简单发作12例, 强直阵挛发作11例, 强制性发作9例, 复杂发作8例, 肌阵挛发作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A组患者给予单一丙戊酸药物治疗, 初始剂量为口服5 mg/(kg·d), 3次/d, 此后根据患者对药物的耐受程度调整用药剂量, 如果用药剂量逐渐增加至20~40 mg/(kg·d), 3次/d, 其治疗效果及耐受情况均较好时, 可按此剂量维持治疗, 连续治疗3个月。B组患者在A组治疗基础上增加拉莫三嗪治疗, 口服, 25 mg/次, 1次/d, 连续治疗3个月。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具体如下:a.痊愈:病情得到完全控制, 未出现复发;b.好转:发作频率较治疗前降低50%, 发作时间明显缩短;c.无效:发作频率、临床症状等均无任何改变, 甚至加重[3]。总有效率=(痊愈+好转)/总例数×100%。 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发作频率情况。③比较两组患者的抽搐症状消失时间、意识恢复清醒时间。④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经治疗后, 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56%, 明显高于A组的68.8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46, P=0.001<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发作频率比较 A组患者治疗前发作频率为(0.32±0.14)次/周, 与B组的(0.32±0.13)次/周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 B组患者的发作频率为(0.12±0.01)次/周, 明显少于A组的(0.21±0.03)次/周,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092, P=0.000<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抽搐症状消失时间、意识恢复清醒时间比较B组患者的抽搐症状消失时间、意识恢复清醒时间分别为(13.78±1.41)、(15.24±2.61)min, 均明顯短于A组的(19.42± 3.57)、(20.61±4.51)min,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857、6.913, P=0.000、0.000<0.05)。见表3。

    2. 4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在治疗过程中, 两组患者均出现转皮疹、氨酶升高、睡眠障碍等各种不良反应, 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3/45), 明显低于A组的24.44%(11/4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14, P=0.020<0.05)。, 百拇医药(蔺海英)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