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妥敏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观察(1)
【摘要】 目的 观察色甘萘甲那敏鼻喷雾剂(商品名:顺妥敏)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效果。方法 155例变应性鼻炎患者, 根据发病先后顺序分为常规组(77例)和研究组(78例)。常规组采取孟鲁司特钠治疗, 研究组采取顺妥敏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鼻炎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前(T0)时, 两组患者打喷嚏、鼻痒、鼻塞、流鼻涕等症状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2周(T1)、治疗1个月(T2)时的打喷嚏评分分别为(0.81±0.48)分和(0.45±0.12)分, 鼻痒评分分别为(0.98±0.45)分和(0.29±0.08)分, 鼻塞评分分别为(1.07±0.67)分和(0.71±0.46)分, 流鼻涕评分分别为(0.82±0.61)分和(0.52±0.35)分, 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19±0.52)分和(0.76±0.31)分、(1.19±0.56)分和(0.79±0.29)分、(1.58±0.72)分和(0.96±0.51)分、(1.38±0.56)分和(0.85±0.43)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时, 研究组和常规组患者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调查表(RQLQ)评分分别为(13.16±0.65)、(12.98±0.72)分,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 研究组患者RQLQ评分(3.09±0.53)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的(4.98±0.61)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顺妥敏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较显著, 能有效改善患者鼻炎症状,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且用药不良反应较少。
【关键词】 色甘萘甲那敏鼻喷雾剂;孟鲁司特钠;变应性鼻炎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11.071
变应性鼻炎是临床常见慢性鼻黏膜变态反应疾病之一, 具有病程长、无法根治、反复发作、发病率高等特点, 发病后通常伴随着打喷嚏、鼻痒、鼻塞、流鼻涕等临床症状, 鼻炎严重者极易引发鼻息肉、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等并发症, 进而影响到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有相关研究显示, 变应性鼻炎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长现象, 当前, 临床多采用药物治疗方法控制鼻炎症状, 而顺妥敏、孟鲁司特钠是近几年临床治疗变应性鼻炎常用的两种药物[1]。本次实验选取155例变应性鼻炎患者, 分析顺妥敏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的效果, 详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耳鼻喉科2017年6月~2018年
6月收治的155例变应性鼻炎患者, 根据发病先后顺序分为常规组(77例)和研究组(78例)。常规组中女35例、男42例;年龄19~58岁, 平均年龄(34.29±9.26)岁。研究组中女34例、男44例;年龄20~60岁, 平均年龄(35.02±9.13)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患者病情检查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0年)临床诊断标准;18岁≤年龄≤60岁者;近期未使用过激素类、拮抗剂、茶碱类等药物[2]。排除标准:鼻息肉、鼻中隔偏曲显著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者;恶性肿瘤患者;心、肝、脾、肺、肾功能异常者[3]。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每天早晨均需采用生理盐水对鼻腔进行冲洗, 并为患者涂抹花粉阻隔剂, 常规组基于此采取孟鲁司特钠治疗, 即指导患者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1次/d, 服用5片(10 mg)/次, 连续治疗1个月;研究组基于此采取顺妥敏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 孟鲁司特钠治疗方法与常规组相同, 顺妥敏治疗:每次采用顺妥敏喷雾对患者鼻孔喷洒1喷, 治疗2次/d, 连续治疗1个月。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鼻炎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在T0、T1、T2均采用症状分级评分法评估两组患者打喷嚏、鼻痒、鼻塞、流鼻涕等症状改善情况, 症状严重程度:评分0分(无症状)、0分<评分≤1分(轻度症状, 可以忍受)、1分<评分≤2分(中度症状, 较为厌烦但能够忍受)、2分<评分≤3分(重度症状, 且无法忍受, 已经影响到日常生活和睡眠), 评分越高表示患者鼻炎症状越严重[4]。同时需要计算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其中包括困倦、头痛、腹痛等。另外需采用RQLQ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 其中包括情感、耳症状、眼症状、鼻症状、易疲、白天嗜睡、注意力分散、工作學习情况、记忆力、睡眠情况等9项, 每项总分3分, 量表满分27分, 评分越高表示鼻结膜炎对生活质量影响越大、患者生活质量越低[5]。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鼻炎症状改善情况对比 T0时, 研究组和常规组患者打喷嚏评分分别为(2.28±0.59)分和(2.34±0.52)分, 鼻痒评分分别为(2.41±0.57)分和(2.52±0.51)分, 鼻塞评分分别为(2.48±0.61)分和(2.54±0.55)分, 流鼻涕评分分别为(2.23±0.38)分和(2.27±0.35)分, 两组患者打喷嚏、鼻痒、鼻塞、流鼻涕等症状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T1、T2时的打喷嚏评分分别为(0.81±0.48)分和(0.45±0.12)分, 鼻痒评分分别为(0.98±0.45)分和(0.29±0.08)分, 鼻塞评分分别为(1.07±0.67)分和(0.71±0.46)分, 流鼻涕评分分别为(0.82±0.61)分和(0.52±0.35)分, 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19±0.52)分和(0.76±0.31)分、(1.19±0.56)分和(0.79±0.29)分、(1.58±0.72)分和(0.96±0.51)分、(1.38±0.56)分和(0.85±0.43)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百拇医药(潘涛 马琳 金燕)
【关键词】 色甘萘甲那敏鼻喷雾剂;孟鲁司特钠;变应性鼻炎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11.071
变应性鼻炎是临床常见慢性鼻黏膜变态反应疾病之一, 具有病程长、无法根治、反复发作、发病率高等特点, 发病后通常伴随着打喷嚏、鼻痒、鼻塞、流鼻涕等临床症状, 鼻炎严重者极易引发鼻息肉、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等并发症, 进而影响到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有相关研究显示, 变应性鼻炎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长现象, 当前, 临床多采用药物治疗方法控制鼻炎症状, 而顺妥敏、孟鲁司特钠是近几年临床治疗变应性鼻炎常用的两种药物[1]。本次实验选取155例变应性鼻炎患者, 分析顺妥敏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的效果, 详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耳鼻喉科2017年6月~2018年
6月收治的155例变应性鼻炎患者, 根据发病先后顺序分为常规组(77例)和研究组(78例)。常规组中女35例、男42例;年龄19~58岁, 平均年龄(34.29±9.26)岁。研究组中女34例、男44例;年龄20~60岁, 平均年龄(35.02±9.13)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患者病情检查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0年)临床诊断标准;18岁≤年龄≤60岁者;近期未使用过激素类、拮抗剂、茶碱类等药物[2]。排除标准:鼻息肉、鼻中隔偏曲显著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者;恶性肿瘤患者;心、肝、脾、肺、肾功能异常者[3]。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每天早晨均需采用生理盐水对鼻腔进行冲洗, 并为患者涂抹花粉阻隔剂, 常规组基于此采取孟鲁司特钠治疗, 即指导患者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1次/d, 服用5片(10 mg)/次, 连续治疗1个月;研究组基于此采取顺妥敏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 孟鲁司特钠治疗方法与常规组相同, 顺妥敏治疗:每次采用顺妥敏喷雾对患者鼻孔喷洒1喷, 治疗2次/d, 连续治疗1个月。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鼻炎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在T0、T1、T2均采用症状分级评分法评估两组患者打喷嚏、鼻痒、鼻塞、流鼻涕等症状改善情况, 症状严重程度:评分0分(无症状)、0分<评分≤1分(轻度症状, 可以忍受)、1分<评分≤2分(中度症状, 较为厌烦但能够忍受)、2分<评分≤3分(重度症状, 且无法忍受, 已经影响到日常生活和睡眠), 评分越高表示患者鼻炎症状越严重[4]。同时需要计算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其中包括困倦、头痛、腹痛等。另外需采用RQLQ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 其中包括情感、耳症状、眼症状、鼻症状、易疲、白天嗜睡、注意力分散、工作學习情况、记忆力、睡眠情况等9项, 每项总分3分, 量表满分27分, 评分越高表示鼻结膜炎对生活质量影响越大、患者生活质量越低[5]。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鼻炎症状改善情况对比 T0时, 研究组和常规组患者打喷嚏评分分别为(2.28±0.59)分和(2.34±0.52)分, 鼻痒评分分别为(2.41±0.57)分和(2.52±0.51)分, 鼻塞评分分别为(2.48±0.61)分和(2.54±0.55)分, 流鼻涕评分分别为(2.23±0.38)分和(2.27±0.35)分, 两组患者打喷嚏、鼻痒、鼻塞、流鼻涕等症状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T1、T2时的打喷嚏评分分别为(0.81±0.48)分和(0.45±0.12)分, 鼻痒评分分别为(0.98±0.45)分和(0.29±0.08)分, 鼻塞评分分别为(1.07±0.67)分和(0.71±0.46)分, 流鼻涕评分分别为(0.82±0.61)分和(0.52±0.35)分, 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19±0.52)分和(0.76±0.31)分、(1.19±0.56)分和(0.79±0.29)分、(1.58±0.72)分和(0.96±0.51)分、(1.38±0.56)分和(0.85±0.43)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百拇医药(潘涛 马琳 金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