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观察(1)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100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小梁切除术, 观察组采取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疗前后的眼压、裸眼视力、中央前房深度、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述各项视力指标均明显改善, 且观察组眼压、裸眼视力、中央前房深度分别为(12.892±4.262)mm Hg(1 mm Hg=0.133 kPa)、(0.352±0.033)、(2.782±0.325)mm, 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1.856±3.682)mm Hg、(0.235±0.075)、(2.345±0.382)mm,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47/5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40/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 P=0.037<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3/5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00%(14/50), 差异有统计学意義(χ2=8.575, P=0.003<0.05)。结论 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显著, 安全性较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超声乳化术;小梁切除术;白内障;青光眼;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19.043
白内障和青光眼均为眼科常见病, 对视力均会造成不利影响, 前者是晶状体混浊而引起的视物模糊, 引起的视物模糊可通过手术治疗逆转, 后者是眼压异常导致视神经受损所致的不可逆视力降低, 尽早发现治疗是关键。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是中老年人群的高发病, 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超声乳化和囊外摘除能够较好地治疗白内障, 对于青光眼则主要以降眼压为治疗原则。小梁切除术作为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传统疗法, 存在复发率及并发症较高等局限性[1]。本文对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探讨, 现将研究结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眼科收治的100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中, 男23例, 女27例;年龄42~68岁, 平均年龄(58.6±7.8)岁;病程1~6个月, 平均病程(3.5±1.8)个月。观察组患者中, 男24例, 女26例;年龄43~67岁, 平均年龄(58.2±7.6)岁;病程1~6个月, 平均病程(3.6±1.7)个月。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且患者均自愿参加本研究。
1.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使用降眼压药物, 眼压控制在25 mm Hg内。对照组患者采取小梁切除术, 散瞳后行局部麻醉(局麻)处理, 起效后于颞下方作切口, 眼球角膜缘作基底, 实施角膜穿刺, 球结膜外侧牵引, 分离巩膜瓣, 切除巩膜深层和虹膜周围组织, 术毕缝合巩膜和结膜瓣, 抗感染处理。观察组患者采取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超声乳化术:于颞侧角膜作切口, 置入超声乳化探针, 应用超声乳化仪击碎白内障晶状体, 吸出晶状体核和皮质, 然后将人工晶状体植入, 再实施小梁切除手术, 其手术步骤与对照组相同。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眼压、裸眼视力、中央前房深度、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眼压和裸眼视力制定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裸眼视力较治疗前提高>0.10, 眼压降至正常范围且稳定;②有效:裸眼视力较治疗前提高0.05~0.10;③无效:裸眼视力未达到上述标准, 眼压不稳定。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并发症主要包括角膜水肿、浅前房、瞳孔变形、玻璃体脱出。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裸眼视力、中央前房深度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眼压、裸眼视力、中央前房深度为(30.352±4.826)mm Hg、(0.165±0.062)、(1.862±0.164)mm, 治疗后为(12.892±4.262)mm Hg、(0.352±0.033)、(2.782±0.325)mm;对照组治疗前眼压、裸眼视力、中央前房深度为(30.258±4.832)mm Hg、(0.168±0.082)、(1.858±0.162)mm, 治疗后为(21.856±3.682)mm Hg、(0.235±0.075)、(2.345±0.382)mm。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眼压、裸眼视力、中央前房深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述各项视力指标均明显改善, 且观察组眼压、裸眼视力、中央前房深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47/5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40/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 P=0.037<0.05)。见表1。
2. 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发生角膜水肿2例, 浅前房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6.00%(3/50);对照组患者发生角膜水肿5例, 浅前房5例, 瞳孔变形3例, 玻璃体脱出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28.00%(14/50)。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75, P=0.003<0.05)。, 百拇医药(陈君明 李爽 苏伟隆)
【关键词】 超声乳化术;小梁切除术;白内障;青光眼;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19.043
白内障和青光眼均为眼科常见病, 对视力均会造成不利影响, 前者是晶状体混浊而引起的视物模糊, 引起的视物模糊可通过手术治疗逆转, 后者是眼压异常导致视神经受损所致的不可逆视力降低, 尽早发现治疗是关键。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是中老年人群的高发病, 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超声乳化和囊外摘除能够较好地治疗白内障, 对于青光眼则主要以降眼压为治疗原则。小梁切除术作为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传统疗法, 存在复发率及并发症较高等局限性[1]。本文对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探讨, 现将研究结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眼科收治的100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中, 男23例, 女27例;年龄42~68岁, 平均年龄(58.6±7.8)岁;病程1~6个月, 平均病程(3.5±1.8)个月。观察组患者中, 男24例, 女26例;年龄43~67岁, 平均年龄(58.2±7.6)岁;病程1~6个月, 平均病程(3.6±1.7)个月。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且患者均自愿参加本研究。
1.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使用降眼压药物, 眼压控制在25 mm Hg内。对照组患者采取小梁切除术, 散瞳后行局部麻醉(局麻)处理, 起效后于颞下方作切口, 眼球角膜缘作基底, 实施角膜穿刺, 球结膜外侧牵引, 分离巩膜瓣, 切除巩膜深层和虹膜周围组织, 术毕缝合巩膜和结膜瓣, 抗感染处理。观察组患者采取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超声乳化术:于颞侧角膜作切口, 置入超声乳化探针, 应用超声乳化仪击碎白内障晶状体, 吸出晶状体核和皮质, 然后将人工晶状体植入, 再实施小梁切除手术, 其手术步骤与对照组相同。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眼压、裸眼视力、中央前房深度、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眼压和裸眼视力制定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裸眼视力较治疗前提高>0.10, 眼压降至正常范围且稳定;②有效:裸眼视力较治疗前提高0.05~0.10;③无效:裸眼视力未达到上述标准, 眼压不稳定。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并发症主要包括角膜水肿、浅前房、瞳孔变形、玻璃体脱出。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裸眼视力、中央前房深度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眼压、裸眼视力、中央前房深度为(30.352±4.826)mm Hg、(0.165±0.062)、(1.862±0.164)mm, 治疗后为(12.892±4.262)mm Hg、(0.352±0.033)、(2.782±0.325)mm;对照组治疗前眼压、裸眼视力、中央前房深度为(30.258±4.832)mm Hg、(0.168±0.082)、(1.858±0.162)mm, 治疗后为(21.856±3.682)mm Hg、(0.235±0.075)、(2.345±0.382)mm。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眼压、裸眼视力、中央前房深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述各项视力指标均明显改善, 且观察组眼压、裸眼视力、中央前房深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47/5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40/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 P=0.037<0.05)。见表1。
2. 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发生角膜水肿2例, 浅前房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6.00%(3/50);对照组患者发生角膜水肿5例, 浅前房5例, 瞳孔变形3例, 玻璃体脱出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28.00%(14/50)。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75, P=0.003<0.05)。, 百拇医药(陈君明 李爽 苏伟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