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与红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1)
【摘要】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与红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22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58例)。所有患儿入院后均给予补液、镇静、吸氧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阿奇霉素序贯治疗, 观察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与红霉素序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 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8.44%(63/64),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76% (48/5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176, P=0.0025<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止咳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9±0.8)、(3.5±1.5)、(3.1±0.5)、(6.9±1.2)d, 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0±1.2)、(4.7±1.1)、(3.9±1.0)、(8.2±1.8)d,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与红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能够缩短治疗时间, 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关键词】 小儿支原体肺炎;阿奇霉素;红霉素;序贯治疗;炎症因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5.047
小儿支原体肺炎是儿科常见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此病一方面可引起原发性非典型肺炎, 同时还会对肺外多系统造成损害, 严重威胁患儿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由于支原体并无细胞壁, 因而对头孢类、青霉素类药物不敏感[1, 2], 临床治疗支原体肺炎以阿奇霉素、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为主。为了提高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旨在探讨阿奇霉素与红霉素序贯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7月在本科就诊的122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儿均符合《实用儿科学》中制定的关于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3], 具有典型的发热、咳嗽及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 X线片检查结果提示可见点状、斑点状或均匀模糊影;排除标准:患有肝、肾等功能障碍性疾病。将所有患儿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58例)。观察组患儿中, 男39例, 女25例;年龄2~9岁, 平均年龄(5.8±1.5)岁;病程1~5 d, 平均病程(3.3±0.8)d。对照组患儿中, 男35例, 女23例;年龄2~10岁, 平均年龄(5.6±1.5)岁;病程1~7 d, 平均病程(3.6±1.2)d。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患儿家属同意参与本研究。
1. 2 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后均给予补液、镇静、吸氧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患儿采用单纯阿奇霉素序贯治疗, 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10121)10 mg/kg, 1次/d, 静脉滴注, 连续治疗5 d后停药4 d, 改为口服阿奇霉素片(江西汇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23871)10 mg/kg, 1次/d, 连续治疗3 d后停药4 d, 以此为1个疗程, 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与红霉素序贯治疗, 分2次静脉滴注, 首先使用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大连美罗大药厂, 国药准字H21021678)30 mg/kg, 1次/d, 连续静脉滴注5 d后转换为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 10 mg/kg, 1次/d, 连续静脉滴注3 d后停药4 d, 然后继续静脉滴注3 d, 以此为1个疗程, 共治疗3个疗程。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TNF-α、IL-6、IL-8、IL-10)。疗效判定标准:①治愈:患儿接受治疗后3 d体温恢复正常, 7 d肺部啰音减少或消失, 14 d胸片结果提示正常;②有效:患儿接受治疗后7 d体温恢复正常, 14 d肺部啰音减少且胸片结果提示炎症反应减轻;③无效:未达到上述判定标准。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 观察组患儿治愈54例、有效9例、无效1例, 总有效率为98.44%(63/64);对照组治愈36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 总有效率为82.76%(48/58)。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176, P=0.0025<0.05)。
2. 2 兩组患儿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止咳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9±0.8)、(3.5±1.5)、(3.1±0.5)、(6.9±1.2)d, 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0±1.2)、(4.7±1.1)、(3.9±1.0)、(8.2±1.8)d,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0078、4.9951、5.6675、4.7334, P=0.0000、0.0000、0.0000、0.0000<0.05)。, http://www.100md.com(彭东鸿 黄胜芳)
【关键词】 小儿支原体肺炎;阿奇霉素;红霉素;序贯治疗;炎症因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5.047
小儿支原体肺炎是儿科常见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此病一方面可引起原发性非典型肺炎, 同时还会对肺外多系统造成损害, 严重威胁患儿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由于支原体并无细胞壁, 因而对头孢类、青霉素类药物不敏感[1, 2], 临床治疗支原体肺炎以阿奇霉素、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为主。为了提高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旨在探讨阿奇霉素与红霉素序贯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7月在本科就诊的122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儿均符合《实用儿科学》中制定的关于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3], 具有典型的发热、咳嗽及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 X线片检查结果提示可见点状、斑点状或均匀模糊影;排除标准:患有肝、肾等功能障碍性疾病。将所有患儿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58例)。观察组患儿中, 男39例, 女25例;年龄2~9岁, 平均年龄(5.8±1.5)岁;病程1~5 d, 平均病程(3.3±0.8)d。对照组患儿中, 男35例, 女23例;年龄2~10岁, 平均年龄(5.6±1.5)岁;病程1~7 d, 平均病程(3.6±1.2)d。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患儿家属同意参与本研究。
1. 2 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后均给予补液、镇静、吸氧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患儿采用单纯阿奇霉素序贯治疗, 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10121)10 mg/kg, 1次/d, 静脉滴注, 连续治疗5 d后停药4 d, 改为口服阿奇霉素片(江西汇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23871)10 mg/kg, 1次/d, 连续治疗3 d后停药4 d, 以此为1个疗程, 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与红霉素序贯治疗, 分2次静脉滴注, 首先使用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大连美罗大药厂, 国药准字H21021678)30 mg/kg, 1次/d, 连续静脉滴注5 d后转换为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 10 mg/kg, 1次/d, 连续静脉滴注3 d后停药4 d, 然后继续静脉滴注3 d, 以此为1个疗程, 共治疗3个疗程。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TNF-α、IL-6、IL-8、IL-10)。疗效判定标准:①治愈:患儿接受治疗后3 d体温恢复正常, 7 d肺部啰音减少或消失, 14 d胸片结果提示正常;②有效:患儿接受治疗后7 d体温恢复正常, 14 d肺部啰音减少且胸片结果提示炎症反应减轻;③无效:未达到上述判定标准。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 观察组患儿治愈54例、有效9例、无效1例, 总有效率为98.44%(63/64);对照组治愈36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 总有效率为82.76%(48/58)。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176, P=0.0025<0.05)。
2. 2 兩组患儿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止咳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9±0.8)、(3.5±1.5)、(3.1±0.5)、(6.9±1.2)d, 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0±1.2)、(4.7±1.1)、(3.9±1.0)、(8.2±1.8)d,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0078、4.9951、5.6675、4.7334, P=0.0000、0.0000、0.0000、0.0000<0.05)。, http://www.100md.com(彭东鸿 黄胜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