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9年第28期
编号:13403028
心理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影响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0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8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应用于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 对于改善脑梗死患者不良情绪的临床效果。方法 65例脑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一致, 对照组实施脑梗死常规护理,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 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别为(35.9±4.1)、(38.2±4.6)分, 对照组分别为(47.7±5.0)、(49.8±5.1)分。两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 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于在院期间护理满意度为100.00%(34/34)高于对照组的87.10%(27/3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 提高患者在院期间的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值的临床推广。

    【关键词】 心理护理;脑梗死;焦虑;抑郁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8.066

    腦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 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从临床治疗的角度来看, 脑梗死患者多集中于中老年人群[1], 相对于其他年龄阶层的患者而言, 中老年人在疾病知识方面相对欠缺, 加上疾病本身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破坏, 患者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 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更有甚者会出现放弃治疗甚至轻生等想法[2], 如何通过有效的方式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对于提高最终治疗效果及改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重点概括心理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9月在本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对象均经CT、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诊为脑梗死。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男21例, 女13例, 年龄55~70岁, 平均年龄(59.3±3.7)岁。对照组男19例, 女12例, 年龄57~72岁, 平均年龄(60.0±4.3)岁。研究经医院伦理会批准通过, 两组患者及家属均对研究知情并自愿配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满足分组研究的理论要求。

    1. 2 方法 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一致。

    1. 2. 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

    1. 2. 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

    1. 2. 2. 1 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主动接待, 并详细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规章制度以及医护人员的基本信息, 帮助患者尽快熟悉医院环境消除陌生感[3]。

    1. 2. 2. 2 健康知识宣教 护理人员应主动深入病房, 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 向患者介绍关于脑梗死的疾病知识、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治疗和康复阶段的各注意事项, 提高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的认知度, 避免出现过于乐观或过于悲观的情况, 同时可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向患者列举相似的成功治疗案例, 以帮助患者树立信心[4, 5]。

    1. 2. 2. 3 环境处理 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和个人意愿, 针对性地控制病房的温度、湿度以及光照和通风条件, 鼓励同病房患者互相鼓励交流, 以保证患者彼此间的情绪稳定[6]。

    1. 2. 2. 4 社会支持 护理人员须对患者家属进行科学的引导和协助, 让其以正确的形式参与到患者的情绪管理中来, 多给予患者支持和理解, 了解患者的心理感受并及时予以疏导, 以满足患者治疗期间的情感需求[7]。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记录比较两组患者SAS、SDS评分, SAS表格中有20个条目, 以四级评分法计算, 50~59分为轻度焦虑, 60~69分为中度焦虑, >70分为重度焦虑;SDS表格中有20个条目, 53~62分为轻度抑郁, 63~72位中度抑郁, >72分为重度抑郁;②比较两组患者对于在院期间的自评护理满意度, 采用本院自制的住院患者护理调查表, 采用百分制比较, 评分>95分提示完全满意、90~95分提示基本满意、<90分为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完全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干预前, 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 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于在院期间护理服务完全满意30例、基本满意4例、不满意0例, 护理满意度为100.00%(34/34);对照组患者对于在院期间护理服务完全满意24例、基本满意3例、不满意4例, 护理满意度为87.10%(27/3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648, P=0.0306)。

    3 讨论

    脑梗死是临床上风险较高的一类脑血管疾病, 具有较高的致残和致死风险, 会导致患者语言、肢体等方面的功能障碍, 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造成巨大破坏, 因而大多数患者在治疗及康复期间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负面心理, 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进程和预后[8]。心理护理则是被广泛运用于临床的一种护理手段, 旨在通过干预、引导及举例等形式, 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 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信心, 为疾病的治疗及康复打下坚实的基础[9, 10]。, http://www.100md.com(任春香)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