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9年第29期
编号:13402592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效果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0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9期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脑梗死治疗中采用阿托伐他汀和氯吡格雷联合用药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脑梗死患者, 根据用药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治疗后血脂指标水平、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1.07±4.24)分低于对照组的(18.74±5.92)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 高于对照组的77.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用药治疗, 临床效果明显, 可有效调节患者血脂水平, 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脑梗死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9.040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又称缺血性脑卒中, 属于神经内科常见疾病, 该病多由脑供血循环障碍、局部组织缺氧缺血以致脑供血部位软化或坏死引起[1]。患者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四肢乏力、步态不稳等, 该病往往起病急、发展快、致残率高, 可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对脑梗死患者采取及时有效地治疗与处理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脑梗死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用药治疗的方法,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9月~2018年3月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经颅脑磁共振成像(MRI)或CT检查确诊, 排除患有严重的心、肝、肾等脏器病变者、凝血机制异常者及用药禁忌者。将患者根据用药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0例。观察组男25例, 女15例;年龄52~83岁, 平均年龄(67.63±6.34)岁;梗死部位:脑叶12例, 基底节19例, 丘脑9例;基础性疾病:高血压20例, 高血脂11例, 糖尿病5例, 冠心病4例。对照组男23例, 女17例;年龄54~86岁, 平均年龄(68.43±6.76)岁;梗死部位:脑叶14例, 基底节18例, 丘脑8例;基础性疾病:高血压19例, 高血脂10例, 糖尿病6例, 冠心病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治疗:吸氧,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 控制血压、颅内压等;给予患者口服阿司匹林, 100 mg/次, 1次/d。连续治疗3个月。

    1. 2. 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治疗。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 1次/d, 初始剂量为10 mg, 最高不得超过80 mg/d;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口服, 75 mg/次, 1次/d, 可根据患者情况变化酌情调整用药剂量。连续治疗3个月。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治疗后血脂指标水平、临床治疗效果。采用NIHSS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分值为0~42分, 评分越低表明患者的神经功能越好[2]。血脂指標包括TC、TG、LDL-C、HDL-C。疗效判定标准[3]: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 90%~100%为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明显改善,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46%~89%为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缓解,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6%~45%为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0~15%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 治疗前, 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25.36±3.62)分与对照组的(25.42±3.67)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11.07±4.24)分低于对照组的(18.74±5.92)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TC、TG、LDL-C、HDL-C水平分别为(2.93±1.16)、(1.75±0.22)、(1.44±0.53)、(1.36±0.42)mmol/L, 对照组患者的TC、TG、LDL-C、HDL-C水平分别为(4.26±1.07)、(2.01±0.66)、(2.97±1.22)、(3.02±0.27)mmol/L。观察组患者的TC、TG、LDL-C、H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愈21例(52.50%)、显效11例(27.50%)、有效7例(17.50%)、无效1例(2.50%), 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治愈10例(25.00%)、显效13例(32.50%)、有效8例(20.00%)、无效9例(22.50%), 治疗总有效率为77.5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http://www.100md.com(张茜 胡赛丽 李永生)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