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服用利培酮或传统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QTc间期的作用(1)
【摘要】 目的 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服用利培酮或传统抗精神病药对其QTc间期的影响。方法 10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利培酮组和传统组, 每组51例。利培酮组患者服用利培酮进行治疗, 传统组患者服用传统抗精神病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总病程、治疗时间、QTc间期、心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血钙(Ca)、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 利培酮组患者的治疗时间(28.61±6.58)个月、QTc间期(397.25±15.54)ms均短于传统组的(55.96±7.18)个月、(425.62±19.52)ms,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患者的空腹血糖(5.38±1.23)mmol/L低于传统组的(5.78±0.10)mmol/L、血钙(2.42±0.13)mmol/L高于传统组的(2.35±0.16)mmol/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病程、心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服用利培酮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抗精神病药, 利培酮对QTc间期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 利培酮;传统抗精神病药;精神分裂症;QTc间期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1.046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精神疾病, 需长期采用药物治疗, 即长期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治疗效果一般, 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精神分裂症疾病采用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1]。但是由于药物所导致的QTc间期延长问题引起广大临床医生的关注度, 若是患者的QTc间期延长, 则会增加患者发生猝死几率, 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2]。近几年来, 利培酮是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 成为了精神分裂症疾病的首选治疗药物, 取代了传统抗精神病药, 因此需了解利培酮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和传统抗精神病药对患者QTc间期的影响, 以此为依据, 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促进患者康复[3]。本文调查了长期服用两种药物的患者, 对比分析了两组患者的QTc间期以及相应影响因素, 数据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利培酮组和传统组, 每组51例。利培酮组中, 男35例, 女16例;平均年龄(45.26±4.21)岁;受教育程度:高中以下18例, 大专20例, 本科13例;平均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64.25±10.32)分。传统组中, 男34例, 女17例;平均年龄(45.85±4.42)岁;受教育程度:高中以下19例, 大专21例, 本科11例;平均PANSS评分(64.252±10.363)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 2. 1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入院前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所有患者服药时间>12个月。
1. 2. 2 排除标准 患者患有严重的躯体疾病, 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电图异常患者;患者服药时间≤12个月患者。
1. 3 方法
1. 3. 1 治疗方法 利培酮组患者服用利培酮(Janssen-Cilag N.V.批准文号BX19990210)进行治疗, 即利培酮使用剂量为1~6 mg/d, 1次/d。传统组患者服用传统抗精神病药进行治疗, 即采用氯丙嗪折算的等效计量(548±330)mg/d, 1次/d。
1. 3. 2 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抽血前禁食12 h以上, 并于次日清晨空腹采血, 采血量为5 ml, 抽取肘静脉血。采取离心的方式取血清, 并测量各项生化指标, 主要包含肌酸激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血钙、乳酸脱氢酶等, 经由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上述各项指标。
心电图检查:所有患者统一在上午进行12导联体表心电图检测, 在检测前应告知患者12 h内禁食富含嘌呤饮食、咖啡、可可饮料等, 以免影响检查结果。心电图QT间期测定时, 采用Ⅱ导联。采用ECG-1350C型同步心电分析系统完成患者心电图测查, 并且对检查报告进行详细的分析。同時运用Bazett's 公式计算校正间期以传统标准作为QTc间期延长标准, 即QTc>440 ms。
1. 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 主要包含总病程、治疗时间、QTc间期、心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血钙、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利培酮组患者的治疗时间、QTc间期均短于传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低于传统组、血钙高于传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病程、心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http://www.100md.com(赵峰 牛亚辉 蓝韶仁)
【关键词】 利培酮;传统抗精神病药;精神分裂症;QTc间期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1.046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精神疾病, 需长期采用药物治疗, 即长期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治疗效果一般, 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精神分裂症疾病采用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1]。但是由于药物所导致的QTc间期延长问题引起广大临床医生的关注度, 若是患者的QTc间期延长, 则会增加患者发生猝死几率, 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2]。近几年来, 利培酮是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 成为了精神分裂症疾病的首选治疗药物, 取代了传统抗精神病药, 因此需了解利培酮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和传统抗精神病药对患者QTc间期的影响, 以此为依据, 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促进患者康复[3]。本文调查了长期服用两种药物的患者, 对比分析了两组患者的QTc间期以及相应影响因素, 数据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利培酮组和传统组, 每组51例。利培酮组中, 男35例, 女16例;平均年龄(45.26±4.21)岁;受教育程度:高中以下18例, 大专20例, 本科13例;平均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64.25±10.32)分。传统组中, 男34例, 女17例;平均年龄(45.85±4.42)岁;受教育程度:高中以下19例, 大专21例, 本科11例;平均PANSS评分(64.252±10.363)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 2. 1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入院前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所有患者服药时间>12个月。
1. 2. 2 排除标准 患者患有严重的躯体疾病, 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电图异常患者;患者服药时间≤12个月患者。
1. 3 方法
1. 3. 1 治疗方法 利培酮组患者服用利培酮(Janssen-Cilag N.V.批准文号BX19990210)进行治疗, 即利培酮使用剂量为1~6 mg/d, 1次/d。传统组患者服用传统抗精神病药进行治疗, 即采用氯丙嗪折算的等效计量(548±330)mg/d, 1次/d。
1. 3. 2 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抽血前禁食12 h以上, 并于次日清晨空腹采血, 采血量为5 ml, 抽取肘静脉血。采取离心的方式取血清, 并测量各项生化指标, 主要包含肌酸激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血钙、乳酸脱氢酶等, 经由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上述各项指标。
心电图检查:所有患者统一在上午进行12导联体表心电图检测, 在检测前应告知患者12 h内禁食富含嘌呤饮食、咖啡、可可饮料等, 以免影响检查结果。心电图QT间期测定时, 采用Ⅱ导联。采用ECG-1350C型同步心电分析系统完成患者心电图测查, 并且对检查报告进行详细的分析。同時运用Bazett's 公式计算校正间期以传统标准作为QTc间期延长标准, 即QTc>440 ms。
1. 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 主要包含总病程、治疗时间、QTc间期、心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血钙、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利培酮组患者的治疗时间、QTc间期均短于传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低于传统组、血钙高于传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病程、心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http://www.100md.com(赵峰 牛亚辉 蓝韶仁)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精神内科 > 精神分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