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2017
编号:13472433
干扰素在病毒性肝炎治疗中的作用分析与评价(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6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2017
     2. 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比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 当前我国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约为1.5亿人, 其中15%的感染者引发病毒性肝炎, 病情严重的甚至还会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对患者生理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因此, 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意义重大。病毒性肝炎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3. 1 急性肝炎 分为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和急性黄疸型肝炎, 潜伏期在15~45 d左右, 平均潜伏期25 d, 总病程达2~4个月[3]。

    3. 2 慢性肝炎 存在乙型肝炎、丁型肝炎、丙型肝炎或有HBsAg携带史的患者患病时间将会>6个月, 目前仍存在肝炎症状或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可将其诊断为慢性肝炎。主要的常见症状为乏力、肝区不适或疼痛、食欲减退、低热及腹胀等, 体征存在蜘蛛痣或肝大等现象, 有明显叩痛患者还会存在腹腔积液及下肢水肿等现象。

    3. 3 重型肝炎 急性重型肝炎有着起病急、肝脏小、进展快及黄疸深的特点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85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