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神经康复介入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影响及临床意义研究(1)
【摘要】 目的 研究早期神经康复介入治疗对重症脑卒中患者预后的改善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 12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 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 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早期神经康复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上肢运动功能(Fugl-Meyer)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个月后, 康复组患者NIHSS评分(11.14±9.01)分、Fugl-Meyer评分(46.22±13.51)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44.33±13.24)分均优于对照组的(21.44±13.12)、(28.35±10.34)、(29.12±11.28)分,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的肩手综合征、肩关节半脱位及偏瘫步态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0%、11.67%、20.00%均低于对照组的30.00%、43.33%、51.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脑卒中患者施行早期神经康复介入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促进其快速恢复, 并能大幅度降低致残率, 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 早期神经康复;重症脑卒中;预后影响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6.077
脑卒中又名脑中风或脑血管意外[1], 指的是本就患有血管疾病的患者, 受各种因素诱发造成脑内动脉闭塞、狭窄或破裂, 从而引起的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 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 临床上表现为一次性或永久性功能障碍的体征和症状[2]。脑卒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 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 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和死亡率也逐渐升高。相关数据调查显示[3], >75岁的老年人发病率远远高于<54岁的中老年人, 发病率是其5~8倍。虽通过临床及时抢救挽回患者生命, 但仍对其预后生活造成重大影响。因此, 除抢救治疗外, 临床也将如何改善重症患者的预后列为重点研究项目。基于此, 作者采用早期神经康复介入治疗, 探讨其对重症脑卒中患者预后的改善情况, 为临床研究提供有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接受治疗并住院的12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脑血管疾病的診断标准[4], 并经过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证实均为首次发作脑出血和脑梗死;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 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男47例、女13例;年龄40~82岁, 平均年龄(62.3±6.8)岁;脑梗死39例、脑出血21例, 其中左侧偏瘫6例、右侧偏瘫29例。康复组男49例、女11例;年龄39~80岁, 平均年龄(61.2±6.4)岁;脑梗死41例、脑出血19例, 其中左侧偏瘫9例、右侧偏瘫2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在急性发病期进行相同的药物和抢救治疗方案。而后对照组患者开始以药物为主进行治疗以及患者自身功能训练。康复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 对病情及生命体征稳定后的患者开始进行早期神经康复的介入治疗。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和身体情况针对性的制定具体的神经康复方案, 参照神经发育(Bobath)疗法及本体感觉神经肌肉易化法(PNF)等康复治疗学制定康复计划[5], 并在专业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神经康复训练。针对卧床无法行走的患者, 可在其床旁, 以每2天1次的频率展开训练, <30 min/次;若患者可离床, 则1~2次/d, 1 h/次。康复治疗师可在其他时间内指导患者在康复室进行自行训练, 6个月为康复治疗周期。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应用NIHSS评分评定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分数越低代表恢复情况越好。②应用Fugl-Meyer评定量表评价患者的运动功能, 分数与运动功能成正比。③Barthel指数评分用来评定日常生活能力, 指数越高, 生活能力越好。④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前后的NIHSS、Fugl-Meyer及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 康复组患者的NIHSS、Fugl-Meyer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康复组患者的肩手综合征、肩关节半脱位及偏瘫步态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0%、11.67%、20.00%均低于对照组的30.00%、43.33%、51.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临床综合抢救措施和重症监护质量的不断提高, 以及神经内、外科医生的默契配合, 明显降低了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 但对其所造成偏瘫等运动功能障碍的后遗症始终困扰着临床医生[6, 7]。如今临床已将如何改善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提高生存质量列为一重点研究课题[8]。偏瘫是由于上运动神经元受损无法正常调节和抑制下运动神经元的活动, 肌肉或肌群之间无法相互协调、限制, 但因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具有能够重新组织或重塑结构、功能的特性[9], 也为早期神经康复治疗提供有力依据。遵循神经系统的这一特点为患者制定规范的、针对性的、系统的康复治疗方案, 并严格执行, 对本文两组患者进行1个月的研究观察, 结果显示, 治疗1个月后, 康复组患者的NIHSS、Fugl-Meyer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的肩手综合征、肩关节半脱位及偏瘫步态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0%、11.67%、20.00%均低于对照组的30.00%、43.33%、51.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降低患者的依赖性。因而可知, 早期神经康复介入治疗可有效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减少并发症, 降低疾病的致残率, 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早期神经康复介入疗法的实施, 对促进病灶组织或健侧脑组织结构的重组和代替也具有积极作用, 对脑侧支循环的重新建立也能起到一定的加速效果, 将脑的“可塑性”诠释的淋漓尽致[10, 11]。, http://www.100md.com(李仲敏)
【关键词】 早期神经康复;重症脑卒中;预后影响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6.077
脑卒中又名脑中风或脑血管意外[1], 指的是本就患有血管疾病的患者, 受各种因素诱发造成脑内动脉闭塞、狭窄或破裂, 从而引起的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 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 临床上表现为一次性或永久性功能障碍的体征和症状[2]。脑卒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 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 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和死亡率也逐渐升高。相关数据调查显示[3], >75岁的老年人发病率远远高于<54岁的中老年人, 发病率是其5~8倍。虽通过临床及时抢救挽回患者生命, 但仍对其预后生活造成重大影响。因此, 除抢救治疗外, 临床也将如何改善重症患者的预后列为重点研究项目。基于此, 作者采用早期神经康复介入治疗, 探讨其对重症脑卒中患者预后的改善情况, 为临床研究提供有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接受治疗并住院的12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脑血管疾病的診断标准[4], 并经过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证实均为首次发作脑出血和脑梗死;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 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男47例、女13例;年龄40~82岁, 平均年龄(62.3±6.8)岁;脑梗死39例、脑出血21例, 其中左侧偏瘫6例、右侧偏瘫29例。康复组男49例、女11例;年龄39~80岁, 平均年龄(61.2±6.4)岁;脑梗死41例、脑出血19例, 其中左侧偏瘫9例、右侧偏瘫2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在急性发病期进行相同的药物和抢救治疗方案。而后对照组患者开始以药物为主进行治疗以及患者自身功能训练。康复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 对病情及生命体征稳定后的患者开始进行早期神经康复的介入治疗。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和身体情况针对性的制定具体的神经康复方案, 参照神经发育(Bobath)疗法及本体感觉神经肌肉易化法(PNF)等康复治疗学制定康复计划[5], 并在专业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神经康复训练。针对卧床无法行走的患者, 可在其床旁, 以每2天1次的频率展开训练, <30 min/次;若患者可离床, 则1~2次/d, 1 h/次。康复治疗师可在其他时间内指导患者在康复室进行自行训练, 6个月为康复治疗周期。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应用NIHSS评分评定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分数越低代表恢复情况越好。②应用Fugl-Meyer评定量表评价患者的运动功能, 分数与运动功能成正比。③Barthel指数评分用来评定日常生活能力, 指数越高, 生活能力越好。④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前后的NIHSS、Fugl-Meyer及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 康复组患者的NIHSS、Fugl-Meyer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康复组患者的肩手综合征、肩关节半脱位及偏瘫步态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0%、11.67%、20.00%均低于对照组的30.00%、43.33%、51.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临床综合抢救措施和重症监护质量的不断提高, 以及神经内、外科医生的默契配合, 明显降低了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 但对其所造成偏瘫等运动功能障碍的后遗症始终困扰着临床医生[6, 7]。如今临床已将如何改善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提高生存质量列为一重点研究课题[8]。偏瘫是由于上运动神经元受损无法正常调节和抑制下运动神经元的活动, 肌肉或肌群之间无法相互协调、限制, 但因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具有能够重新组织或重塑结构、功能的特性[9], 也为早期神经康复治疗提供有力依据。遵循神经系统的这一特点为患者制定规范的、针对性的、系统的康复治疗方案, 并严格执行, 对本文两组患者进行1个月的研究观察, 结果显示, 治疗1个月后, 康复组患者的NIHSS、Fugl-Meyer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的肩手综合征、肩关节半脱位及偏瘫步态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0%、11.67%、20.00%均低于对照组的30.00%、43.33%、51.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降低患者的依赖性。因而可知, 早期神经康复介入治疗可有效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减少并发症, 降低疾病的致残率, 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早期神经康复介入疗法的实施, 对促进病灶组织或健侧脑组织结构的重组和代替也具有积极作用, 对脑侧支循环的重新建立也能起到一定的加速效果, 将脑的“可塑性”诠释的淋漓尽致[10, 11]。, http://www.100md.com(李仲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