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2029
编号:13798428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的分析及处理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0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2029
     【摘要】 目的 探讨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行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的患者, 采用Selding穿刺技术, 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取合适的治疗方案, 治疗4 h~7 d后观察分析患者的严重并发症类型及预后情况。结果 60例患者中发生肝功能衰竭16例(26.7%), 缓解率93.8%(15/16)、死亡率6.3%(1/16);粒细胞缺乏症15例(25.0%), 缓解率93.3%(14/15)、死亡率6.7%(1/15);意识障碍10例(16.7%), 缓解率100.0%(10/10)、死亡率0;穿刺部位出血8例(13.3%), 缓解率100.0%(8/8)、死亡率0;严重导管打结5例(8.3%), 缓解率100.0%(5/5)、死亡率0;误栓塞等其他6例(10.0%), 缓解率100.0%(6/6)、死亡率0。结论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主要为肝功能衰竭、粒细胞缺乏症, 原因分别为没有准确把握适应症、没有恰当用药, 临床应该尽力准确把握适应症、恰当用药等, 从而将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到最低限度。

    【关键词】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处理方法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9.046

    近年来, 我国外周血管介入治疗的应用范围在逐步发展的医疗技术水平下日益拓宽, 同时也相应提升了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1]。为了使患者疗效得到有效保证, 促进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 本研究探讨了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本院行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的6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男34例(56.7%), 女26例(43.3%);年龄18~80岁, 平均年龄(48.4±8.4)岁;年龄分布情况:18~35岁10例(16.7%), 36~65岁18例(30.0%), 66~80岁32例(53.3%);治疗方式:良性肿瘤化疗栓塞48例(80.0%), 良恶性疾病及梗阻引发管腔狭窄行支架植入及管腔成形4例(6.7%), 血管狭窄或闭塞性病变行支架植入及血管成形4例(6.7%), 血管出血性疾病行介入性止血2例(3.3%), 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及血管造影2例(3.3%)。见表1。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接受外周血管介入治疗;②围手术期均发生严重并发症。排除标准:①合并血液系统疾病;②合并免疫系统疾病。

    1. 3 方法 采用Selding穿刺技术, 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取合适的治疗方案, 治疗4 h~7 d后对患者的严重并发症类型进行观察, 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 并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观察处理。

    1. 4 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评定标准 ①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痛苦, 必须经专门处理才能缓解;②并发症对患者造成永久性损害, 即便经专门处理也无法完全消除, 严重的情况下造成患者死亡。

    2 结果

    2. 1 60例患者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类型分析 60例患者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类型:肝功能衰竭16例(26.7%), 粒细胞缺乏症15例(25.0%), 意识障碍10例(16.7%), 穿刺部位出血8例(13.3%), 严重导管打结5例(8.3%), 误栓塞等其他6例(10.0%)。

    2. 2 60例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患者预后分析 16例肝功能衰竭患者, 缓解率93.8%(15/16)、死亡率6.3%(1/16);15例粒细胞缺乏症患者, 缓解率93.3%(14/15)、死亡率6.7%(1/15);10例意识障碍患者, 缓解率100.0%(10/10)、死亡率0;8例穿刺部位出血患者, 缓解率100.0%(8/8)、死亡率0;5例严重导管打结患者, 缓解率100.0%(5/5)、死亡率0;6例误栓塞等其他患者, 缓解率100.0%(6/6)、死亡率0。

    3 讨论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很多疾病, 术者需要对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经验进行灵活应用, 一方面对患者病情进行合理评估, 将药物适应症、治疗明确下来, 另一方面还应该精确操作, 并发症危险性会在任何环节出现失误或疏漏的情况下增加[2, 3]。相关医学研究表明[4, 5],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包括术者缺乏恰当的操作、充分的认知、没有准确把握适应症、患者自身因素等。本研究结果表明, 60例患者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类型方面, 肝功能衰竭16例(26.7%), 粒细胞缺乏症15例(25.0%), 意识障碍10例(16.7%), 穿刺部位出血8例(13.3%), 严重导管打结5例(8.3%), 误栓塞等其他6例(10.0%)。肝功能衰竭发生原因为没有准确把握适应症, 粒细胞缺乏症发生原因为没有恰当用药, 意识障碍发生原因为操作处理缺乏充足的精准度, 穿刺部位出血发生原因为医生操作失误及患者因素, 严重导管打结发生原因为血管变异及术者水平问题, 误栓塞等发生原因为操作失误等。肝功能衰竭缓解率、死亡率分别为93.8%、6.3%;粒细胞缺乏症缓解率、死亡率分别为93.3%、6.7%;意识障碍、穿刺部位出血、严重导管打结、误栓塞等其他缓解率、死亡率分别为100.0%、0, 和上述研究结果一致。因此, 临床应该促进术者认知疾病、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熟练度、操作技术水平的提升, 同时将介入治疗适应症明确下来, 从而促进介入治疗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的有效降低, 分析各严重并发症发生原因为:①肝功能衰竭、粒细胞缺乏症:在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中, 肝功能衰竭、粒细胞缺乏症较为常见, 极易引发患者死亡。患者具有较差的肝功能、术中具有过大的栓塞范围、对损害肝脏的药物进行应用等均会引发上述并发症, 因此临床医生应该对化疗药物的适应证进行严格把握, 对紫杉醇等具有较重骨髓抑制的药物进行谨慎应用[6, 7];②意识障碍:颈内(总)动脉介入治疗极易引发患者意识障碍, 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为颅内血管微血栓形成, 可以给予患者静脉持续输注肝素[8, 9];③穿刺部位出血:穿刺遇阻处理方法、穿刺准确性均对穿刺部位出血的发生造成影响, 同时, 护理失误、术后缺乏恰当的压迫也会引发穿刺部位出血, 可以加压包扎, 对患者应用鱼精蛋白等, 医生应该细心进行手术操作, 对患者卧床时间进行严格控制, 术后合理压迫局部, 从而有效止血[10];④严重导管打结:术者缺乏恰当的操作是严重导管打结发生的主要原因, 因此临床应该对导管进行适当旋转, 通常情况下能够顺利推出。操作过程中保持轻柔的动作, 对过度旋转的现象进行严格避免, 細心、耐心地将打结问题解决;⑤其他:误栓塞、截瘫等严重并发症也极易在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发生, 治疗过程中临床应该多角度造影, 将栓塞合理选取出来, 避免操作失误。如果患者需要注射肝素, 则给予其灌注化疗药物等, 从而促进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有效降低。

    综上所述,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主要为肝功能衰竭、粒细胞缺乏症, 原因分别为没有准确把握适应症、没有恰当用药, 临床应该尽力准确把握适应症、恰当用药等, 从而将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 严子才, 刘莉, 张海波, 等. 1620例次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的分析.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0, 19(9):732-736.

    [2] 赵晴, 李海平.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的分析及处理. 中国医师杂志, 2018, 20(8):1235-1236.

    [3] 曾德创, 罗世官, 陈宏明, 等.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动脉血栓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的分析. 医学信息, 2015, 11(36):365-366.

    [4] 金志宏.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的分析. 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2, 10(5):272.

    [5] 薛玉国, 吴文辉, 郭曦, 等. 腹主动脉病变腔内修复并发症及治疗.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6, 35(10):803-806, 842.

    [6] 李晓峰, 刘洋, 陈文生, 等. 15例主动脉瓣周漏的介入治疗.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15, 31(12):748-751.

    [7] 王效增, 荆全民, 韩雅玲, 等.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联合介入治疗的疗效评价.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1, 19(4):199-203.

    [8] 陈翔, 朱嘉琦, 郑兴. Glubran-2胶栓塞治疗冠状动脉穿孔.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6, 43(5):313-314.

    [9] 朱培欣, 陈锦州, 王闯胜, 等. 回顾性分析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围术期严重并发症75例. 中国实用医刊, 2015, 42(24):101-102.

    [10] 谢正, 陈永吉, 饶洋东, 等. 冠脉介入器材在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症腔内成形术的应用研究. 当代医学, 2016, 22(36):22-24.

    [收稿日期:2020-05-15], 百拇医药(郑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