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21年第17期
编号:133766
无痛胃镜下治疗胃息肉的应用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21年3月28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17期
电凝电,切术,几率,1胃息肉发病机制,2胃息肉临床表现,3无痛胃镜技术的应用,4结论
     牟肖梅

    目前临床尚未明确胃息肉疾病的发病原因,普遍认为胃息肉的发生,与粘膜损伤、反流性疾病、HP 感染等因素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患者在发病期间表现出腹部疼痛、腹胀等临床症状,若未得到及时治疗,极易导致胃息肉成为患者胃癌癌变的前兆。以病理组织学为依据,进行胃息肉种类的划分,包括腺瘤性、增生性、胃底腺、炎性息肉等。而现阶段无痛胃镜技术的应用,在保障患者治疗安全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胃息肉治疗效率并改善其预后情况[1]。对此,本研究对胃息肉治疗中无痛胃镜技术的应用进行综述。

    1 胃息肉发病机制

    目前国内外临床研究尚未明确胃息肉疾病的发病机制,但是大量试验研究表明,慢性炎症刺激、感染、质子泵抑制剂(PPI)应用、幽门螺杆菌(HP)等因素与胃息肉的发生不无联系,同时,患者若存在长期吸食烟酒的习惯,同样会增大发生胃息肉的几率[2]。

    相关研究表明,使用PPI 的患者发生胃息肉的几率较大,尤其是针对长期使用PPI 患者而言,超过12 个月的使用时间其发生胃息肉的几率增大。分析其胃息肉的发病因素,主要在于患者因进行PPI 的长期应用,壁细胞因胃泌素的大量分泌而受到刺激,患者腺体峡部因壁细胞的增殖而出现阻塞现象,其腺体分泌形成粘膜内囊肿,而因患者囊肿的持续进展与恶化,最终发展为胃息肉疾病。针对PPI 的应用,相较于未使用PPI 患者,应用12 个月以上的患者其胃底腺息肉(FGPs)的发生率更高。

    HP 主要在患者粘膜层、粘膜表面进行定植[3]。曾有相关统计表明,全世界总人口中,有将近50%的人存在感染HP 的情况,其中我国是HP 感染大国。全国性HP 流行病学表明,我国感染HP 的几率为40%~90%,即代表我国有将近一半的人群感染HP[4]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69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