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21年第24期
编号:300625
老年脊柱矢状位失衡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http://www.100md.com 2021年8月29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24期
凸角,1资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
     孙利玲 黄伟乐 黄尚武 王珊珊

    脊柱矢状位失衡是由于退行性改变、暴力冲击性骨折、畸形等因素引起的躯体失衡,动力机制不能满足代偿,而出现矢状位垂直轴>5 cm 的疾病类型[1]。老年人群由于受骨质疏松等因素影响,骨质稳定性差,相对更加容易发生脊柱矢状位失衡。常见的矢状位失衡类型包括颈椎后凸、胸椎后凸、胸腰椎后凸、腰椎后凸、下腰椎后凸、球形后凸、骨盆后凸等[2]。其中胸腰椎日常受力较大,矢状位失衡的发生率也较大,相对治疗难度也更高[3]。脊柱矢状位失衡可引起背部疼痛、疲劳、行走困难等相关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本研究主要探讨老年脊柱矢状位失衡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有效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老年脊柱矢状位失衡患者52例,其中男20例,女32例;年龄61~78 岁,平均年龄(70.29±5.68)岁。所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本研究已获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CT 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脊柱矢状位失衡患者;②年龄60~80 周岁。排除标准:①病历资料不全患者;②治疗前后相关影像学检查资料不全患者;③骨骼成熟前形成的脊柱后凸畸形;④有脊柱肿瘤史;⑤有脊柱感染史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8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