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23年第17期
编号:124574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对肝衰竭的诊断价值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23年9月22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7期
凝血酶原,活动度,胆红素,1资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
     杨阳 陈丹

    肝衰竭是指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 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各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 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状。目前肝衰竭的发生及发展均需经历从肝炎到肝癌再到肝衰竭, 其中有效控制肝炎的发生、发展是预防肝衰竭发生的最重要措施[1]。肝炎中一般以乙型肝炎的发病率最高,也最易导致肝衰竭的恶性快速发展。乙型肝炎病毒在感染者体内以准种形式存在, 在环境选择压力下, 准种的病毒组合不断变化, 适应性强的变异株可代替野生株成为优势株, 病毒生物学特点也可能发生变化, 改变病毒的复制能力和致病性、抗原表位, 影响免疫应答反应, 产生抗病毒药物耐药性等[2]。其结果一方面造成持续感染而不断诱导肝细胞炎性损害、纤维增生,加重肝纤维化, 增加产生新的乙型肝炎基因变异的机会;另一方面变异病毒毒力的增强和抗原表位的改变,可以引起过度免疫应答反应, 造成严重的肝细胞损伤,甚至发生肝衰竭。肝衰竭的发生原因, 目前比较肯定的是由于某种原因(如病毒感染、药物中毒、内毒素血症等)使肝脏局部本身的免疫细胞活化, 释放各种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和免疫细胞相互作用, 导致肝脏局部的免疫反应。同时, 外周血的免疫细胞, 包括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聚集在肝脏, 导致肝脏间质细胞的溶解和肝实质细胞的坏死、凋亡[3]。整个过程中既涉及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也涉及全身免疫和肝脏的局部免疫, 既有肝实质细胞的损伤和破坏, 也包括间质细胞的坏死和破坏。在细胞损伤及破坏的过程中诱导外周免疫耐受激活体内免疫球蛋白的超敏反应, 提高免疫球蛋白对机体的保护机制。免疫球蛋白是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 通过中和作用减少肝细胞内抗原和毒素对免疫系统的过度激活, 降低机体的免疫应答, 也可通过与肝细胞的受体交联调整吞噬作用, 激活多种免疫细胞的抵抗感染侵袭的能力[4]。免疫球蛋白的抗原结合部位能够作为独特性抗原诱导机体产生抗独特性抗体, 形成对整个抗体应答的网络调节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75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