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24年第1期
编号:207658
奈妥匹坦帕洛诺司琼预防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从临床试验到日常临床实践
http://www.100md.com 2024年2月21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期
口服,指南,1CINV,2止吐指南和指南建议依从性,3方法,4NEPA,5NEPA临床开发,6口服NEPA在真实世界的应用及指南依从性,7结论
     Matti Aapro Karin Jordan Florian Scotté Luigi Celio Meinolf Karthaus Eric Roeland

    1 CINV

    CINV 是由某些化疗药物和化疗方案引起的一种常见、令人苦恼的副作用[1-4], 对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负面影响[5], 导致患者无法顺利完成抗癌治疗[6]。因此,在以患者为中心的支持性治疗中, 预防CINV 至关重要。临床医生应该注重于提供最佳可行的抗癌治疗方法, 恰当处理好治疗过程中不断变化的疾病有关的不良事件[7]。此外, 通过开展患者报告结局项目对CINV等不良事件进行适当监测, 最终将可能改善患者的总生存质量[8]。

    根据CINV 相对于化疗的发生时间和CINV 既往史[9-15], 可将CINV 分为五类。见表1。化疗药物引发的呕吐反应可归因于一些神经递质的释放, 包括5-羟色胺、P 物质(substance P, SP)和多巴胺, 这些神经递质分别特异性地激活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的5-羟色胺-3(5-HT3)受体、神经激肽-1(NK1)受体和多巴胺2 型受体[1,16]。急性CINV(发生在开始化疗后0~24 h)的发生机制主要是通过胃肠道肠嗜铬细胞释放血清素, 激活肠道5-HT3受体, 5-HT3受体将信号传递至脑干, 激活呕吐反射;P 物质对触发急性呕吐也有一定作用, 但程度较轻。各种化疗药物都可引起延迟性CINV(发生在开始化疗后24~120 h), 其发生机制主要为脑内P 物质的释放, 激活NK1受体。随后通过背侧迷走神经复合体(由呕吐中枢、后区和迷走传入神经)增强刺激信号, 并将信号传递至腹肌、胃和膈肌, 诱导呕吐反应[16]。恶心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17,18]。由于恶心是一种主观症状, 因此恶心评估始终是一个临床挑战[19]。在过去几年内, 随着5-HT3和NK1受体拮抗剂被开发用于急性和延迟性CINV 治疗中, 止吐药领域已经取得巨大进展。

    表1 CINV 分类

    根据未给予有效的预防止吐治疗时, 单独使用一种化疗药物或其联合方案引发急性呕吐的潜能, 可将化疗药物的致吐风险分为四个等级。见表2。致吐风险分级为不同癌症协会发布止吐建议提供了依据[9, 14, 20, 2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185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