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临床医学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10年 > 第11期 > 第1期 > 正文
编号:11977398
已酮可可碱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月1日 买凤云
第1页

    参见附件(1328KB,2页)。

     【摘要】 目的 观察已酮可可碱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疗效。方法 将6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糖尿病的基本治疗,治疗组3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已酮可可碱与依达拉奉联合应用。结果 症状和体征方面,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周围神经感觉和运动传导速度治疗前后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已酮可可碱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显著疗效。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肌电图;已酮可可碱;依达拉奉

    DOI:10.3760/cma.j.issn 16738799.2010.01.131

    作者单位:454151焦作市第三人民医院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致残、致死。国外学者[1]报道约30%的住院糖尿病患者和20%的社区糖尿病患者患有此病,年发病率约2%。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病变使微血管狭窄或闭塞,因缺血和营养障碍,使神经纤维发生退行性变和脱髓鞘改变[2]。我院于2004年7月至2008年6月选择了62例DPN患者,在应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的同时,采用已酮可可碱与依达拉奉联合应用,疗程为21 d,旨在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及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情况,探讨DPN的更佳治疗方法。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所有入选的糖尿病患者均符合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DPN诊断标准为:①感觉功能障碍:如感觉过敏、减退、异常、肢体麻木、针刺样或烧灼样疼痛、闪电样或刀割样疼痛;②运动功能障碍:如肌力减弱、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深浅感觉减退;③营养功能障碍:如肌肉收缩无力,皮肤干燥皲裂,出汗过多或无汗等;④肌电图检查显示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障碍;⑤排除非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根据上述标准,选择DPN患者62例,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男16例,女15例,年龄50~62,平均(54±6)岁,病程7~12年,平均(9.2±3.3)年;治疗组,31例,男14例,女17例,年龄47~68岁,平均(52±13),病程5~12年,平均(7.3±4.6)年。

    1.2 方法 所有糖尿病患者均采用口服降糖药物、胰岛素或联合治疗,试验前后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0%以内。对照组应用已酮可可碱100 ml,静脉滴注,1次/d,弥可保500 μg,肌肉注射,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 mg,加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连用21 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行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测定,记录不良反应,同时使用Nicolet sprit肌电图诱发电位检查仪进行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检查。

    1.3 疗效标准 显效:自觉症状明显好转,腱反射明显改善或恢复正常,MNCV、SNCV均较治疗前增加≥2 m/s或恢复正常;有效:腱反射有所改善,MNCV、SNCV较治疗前增加<2 m/s。无效:自觉症状无减轻,膝反射无改善,MNCV、SNCV无变化[3]。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x±s)表示。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例,%)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显效率总有效率

    治疗组31282187.5%93.7%

    对照组31210196.4%38.7%

    两组疗效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MNCV、SNCV均较治疗前改善,以治疗组尤为显著,P<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NCV、SNCV变化(x±s)

    组别时间

    MNCVSNCV

    正中神经腓神经 正中神经腓神经

    治疗组治疗前40.69±1.5538.38±1.8440.53±2.4432.40±2.34

    治疗后53.36±2.6346.54±2.1449.64±2.5341.85±2.33

    对照组治疗前41.01±1.4338.32±1.6440.24±1.8532.36±2.15

    治疗后45.51±2.5439.36±2.0442.54±2.3433.64±2.20

    注:治疗组治疗前后MNCV、SNCV比较,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MNCV、SNCV比较,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临床以患者出现手套、袜套样感觉障碍,疼痛、麻木发凉、无力、肌萎缩、蚁行感等为特点。内脏神经也可不同程度受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高血糖可使神经内滋养血管因纤维蛋白和血小板聚集堵塞,引起神经内膜血管病变和神经营养障碍[4]。主要病理变化是轴突萎缩变性甚至消失,髓鞘阶段性或弥撒性皱缩或脱髓鞘。其病因主要是长期高血糖及由此导致的代谢紊乱、微循环异常而引起的神经缺血、缺氧,病理机制是由于高血糖导致的微血管病变,营养神经的血管逐渐闭塞引起神经营养障碍细胞肿胀进而退行性变;此外,高血糖引起线粒体电子传递链过氧化物过量产生而导致氧化应激增加,进而导致微血管的损害而影响到神经微循环,引起神经元及雪旺细胞凋亡而导致神经纤维不可逆的损伤。主要侵犯足部和腿部的神经,引起急性或慢性对称多发性感觉障碍,也可能是单个神经或神经根病变引起躯干痛。

    已酮可可碱是甲基黄嘌呤的衍生物,具有类似可可碱、咖啡因、茶碱的特性,是非选择性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能阻断cAMP转变为AMP,是一种新型的血管活性药物。可激活红细胞膜上磷酸二酯酶活性,使红细胞膜的顺应性恢复正常,同时减少粒细胞和血小板的聚集,刺激纤维溶解,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减轻高凝状态[5],从而改善神经内、外膜中血管的微循环,提高周围神经的传导速度。弥可保是架鈷胺制剂,是一种活性维生素B12,可通过甲基化的功能参与体内甲基的转移,通过对神经组织内地核酸、蛋白质及脂肪新陈代谢的促进作用,达到神经修复的目的[6],可用于治疗周围神经病变。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的自由基清除剂,试验证明其具有抗氧化应激、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及抑制活化的小神经胶质细胞的作用,可以清除体内氧化分子,具有抑制脂物质过氧化、抑制血管内皮的损害、抑制神经细胞水肿、抑制迟发性神经细胞死亡等神经保护作用,因此依达拉奉可阻断高血糖诱导的线粒体过氧化物过量产生,进而阻断继发的一系列有害的级联反应,通过抑制活化小神经细胞释放的活性氧簇和一氧化氮,减少过氧亚硝酸盐阴离子的生成,对抗活化小神经胶质细胞产生的氧化神经毒性,减少炎症性脱髓鞘和神经变性疾病[7],可能成为治疗DPN的新的有效途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2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