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针刺及康复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疗效观察(2)
第1页 |
参见附件(1372KB,2页)。
1.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1995年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以(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 ×100%作为总疗效。>85%为基本治愈,60%~85%为显效,30%~59%为有效,<30%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输入计算机由第一作者经SPSS 10.0 统计软件处理,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数据以(x±s )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2.1 总疗效 治疗组基本治愈7例(11.7%),显效26例(42.7%),有效18例(29.5%),无效9例(15.0%),总有效率85.0%;对照组基本治愈4例(6.7%),显效9例(15.0%),有效25例(41.7%),无效22例(36.7%),总有效率63.3%。2组总有效率比较,χ2=4.963,P<0.05,差异有显著性。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比较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治疗前为(22.30±8.19)分,治疗后为(9.93±7.82)分;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治疗前为(21.33±7.92)分,治疗后为(13.04±7.96)分。治疗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比较,t=15.850,P<0.01,差异非常显著;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比较,t=2.121,P<0.05,差异亦有显著性。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经西药常规治疗后,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遗留有运动、语言及智力等障碍[3]。因此,开展早期康复治疗,防止致残,促进功能恢复通过以运动疗法为主的综合措施,达到防治并发症,减少后遗症,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充分发挥残余功能。偏瘫的康复,除取决于脑组织和血管病变的恢复过程(侧支循环的建立,病灶周围水肿的消退,血肿的吸收[4],血管的再沟通等)外,还依赖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康复治疗应积极抢救损伤的脑细胞,促进病理过程的恢复和侧支循环的形成,并充分发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重组作用。重组的可能因素有同侧支配,功能转移突触阈值变化,再生作用等学说。功能再训练(运动疗法)可使感受器接受的传入性冲动促进大脑皮质功能的可塑性发展,使丧失的功能重新恢复。功能训练主要是抑制异常的、原始的反射活动,改善运动模式,重建正常的运动模式;其次是加强软弱肌肉力量训练。训练的内容包括患侧的恢复和健侧的代偿[5]。中风偏瘫患者发病后数天内,应以临床抢救为主。康复措施应早期介入,但以不影响临床抢救为前提。
中医认为导致中风偏瘫的主要原因为清窍瘀阻。头针治疗可以疏通经络瘀阻,改善肢体运动功能,针刺运动区、平衡区和足运感区可通过深感觉传入神经通路刺激大脑皮层,促进感觉和运动功能区的功能重组。针灸治疗具有整体性和双向性调节的特性,传统取穴常强调“独取阳明”,但针刺部分体针穴位会加重痉挛模式的形成[4] 。因此根据偏瘫的不同阶段来设计针灸处方,则更有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
现代研究证明,脑卒中患者运用神经促通技术及运动再学习技术等,能帮助其建立正确的运动模式,恢复随意自主运动能力,使损伤的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功能重组和代偿。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包括良肢位的摆放,可有效克服异常肌痉挛,是偏瘫恢复的关键时期。本研究中,治疗组无论是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还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治疗。因此,康复训练的早期介入和传统针刺疗法相结合,能大大降低中风偏瘫患者的致残率,促进早期康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7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