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临床医学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10年 > 第11期 > 第2期 > 正文
编号:11977177
91例老年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2月1日 周 燕 杨彩芬
第1页

    参见附件(1390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发生规律及动态心电图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的诊断及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91例确诊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应用24 h 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 检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64例,占总例数70%,ST段缺血性改变在12导联中大多数导联均可见到,发生高峰在上午6~12 时,下午13~22 时次之,凌晨0~6 时最少。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多于有症状性的心肌缺血,为1.9:1,比例与年龄正相关;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检测能较好地反映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心电图特点,提高检出率,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及治疗起到了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是在指心肌灌注功能暂时性改变,缺乏胸痛症状,一般临床检查和常规心电图难以发现。因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而引起临床重视,有相当高的比例的冠心病患者可发生无症状性心肌缺血。随着12 导联动态心电图(HOLTER)的出现,可以了解更广泛的心肌供血情况,分析判定ST 段下降的形态,幅度等,明显增加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出率。

    本文对91例确诊为老年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旨在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生规律、发生机制及动态心电图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病例来自于本科2006年5月至2008年12月的住院及门诊冠心病患者共91例,临床诊断均符合WHO诊断标准。查安静状态心电图正常,年龄在65~91岁,男62例,女28例,平均78岁。除完全性左束支及完全性右束增加支阻滞、预激综合征及心脏瓣膜病等。经采用上海群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电子硬盘式12导联同步全息动态心电图监测仪,进行24 h12导联同步全息动态心电图检测。

    1.2 研究方法 使用上海群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电子硬盘式12导联同步全息动态心电图监测仪,进行24 h12导联同步全息动态心电图监测,结合动态心电图检测同时,由患者本人或陪护人详细记录24 h生活日志(包括生活内容、不适症状及起止时间),观察24 h动态心电图中ST段变化的心电图特点。心肌缺血的诊断标准:ST段水平或下斜型压低≥1 mv,持续≥1.0 min,2次缺血发作间隔时间≥1.0 min,ST段改变时无心绞痛及相关症状。正常基线的确定:等电位线PQ的中点,J点后80 ms处ST段下移的测量点,用ST段下移回放之前30~60 s的资料,以判断ST段下移的真实性。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比较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91例冠心病,检出缺血性ST段改变者85例,占总数的92%,其中有症状者21例,占23%,无症状者64例,占70%,共检出缺血性ST段712阵次,有症状114阵次,占16%,无症状者598阵次,占84%,后者与前者之比为1.9:1且与患者年龄正相关,缺血性ST段发生时的心率较发生前快。对照生活日志分析,无症状缺血性ST段改变发生的时间见表1,可见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高峰在06:00~12:00,下午13:00~22:00时次之,凌晨00:00~06:00时最少。

    表1

    64例无痛性心肌缺血发作阵次与时间

    发作阵次发作时间

    46906~12

    14113~18

    6819~22

    3423~06

    3 讨论

    最近10年的许多研究表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是冠心病的最常见表现。心绞痛被认为是心肌缺血的主要症状的观点受到挑战,临床资料表明,SMI在冠心病中,尤其是老年冠心病中发生率相当高。本组对91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24DCG检测,在检出712阵次心肌缺血中,SMI占84%,明显高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16%)。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与患者不良的预后有关[1],老年患者SMI的原因与心肌缺血时疼痛阈值较高、缺血程度轻或持续时间短、全身疼痛刺激感知缺陷或心绞痛警示系统缺陷等有关[2]。本组91例之64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多数安静状态下心电图正常,但在24 h12导联同步全息动态心电图中可见ST段特征性动态变化,ST段改变在时间上以上楼、散步、入厕等活动时发作最多,此时心率上升且ST段改变(下移)幅度大,阵次多,其机制与交感神经张力增加、儿茶酚胺既皮质类固醇激素分泌有关,SMI的第一高峰时间是在06:00~12:00时,下午13:00~22:00时次之,凌晨00:00~06:00时最低,此时间段与心肌梗死的发病和冠心病猝死的发生呈并行[3]。本组病例分析中还提示,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多于有症状的心肌缺血为5.24:1,比值与年龄成正相关。本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电图变化在12导联中的大多数导联均可以见到。而12导联同步全息动态心电检测仪因导联多,在24 h生活的检测中能较大范围地显示或捕捉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电图变化,能及时指导治疗和预防重大心肌事件的发生,故进行12导联同步全息动态心电检测是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及治疗起到了重要的临床意义[4],且简便、安全、重复性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9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