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比洛芬酯预防气管内全麻患者术后躁动的临床观察(2)
第1页 |
参见附件(1351KB,2页)。
手术时间(min)125±22.6129±21.5
表2
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患者躁动情况(n=30,x±s)
拔管时间(min)苏醒时间(min)
患者躁动情况
0级(例)1级(例)2级(例)3级(例)总发生率(%)
F组(n=30)10.3±2.5*12.1±3.2*27**2**1**0**10%**
T组(n=30)13.8±2.616.3±3.81236960%
注:与T组比较,*P<0.05,**P<0.01
3 讨论
全麻苏醒期患者的脑功能处于恢复阶段,意识尚未完全清醒,存在不同程度的定向障碍,此时患者的躁动除了与麻醉用药、低氧血症、气管导管的刺激及导尿管刺激等因素有关外,切口疼痛是引起躁动的主要原因[1]。临床上常用盐酸曲马多或阿片类镇痛药缓解疼痛以减轻躁动,但都有呼吸抑制的不良反应,且会延迟苏醒。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由酯微球和其所包裹的氟比洛芬组成,脂微球可选择性地聚集在手术切口和血管损伤部位,使药物具有靶向性。静脉给药后,脂微球释放氟比洛芬酯,后者被迅速水解成活性代谢产物氟比洛芬,被前列腺素合成细胞如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摄取,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发挥镇痛效应[2]。氟比洛芬酯不影响麻醉深度及术后苏醒时间,不抑制呼吸[3]。本研究所选病例为肺癌根治术的胸科手术患者,手术创伤大,时间长,结果显示,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F组明显快过T组(P<0.05);F组患者术后躁动发生率明显少于T组且术后躁动程度也好过T组(P<0.01)。说明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在预防气管插管全麻患者术后躁动的有效,且不会延迟苏醒。
非甾体类抗炎药多具有消化道损害的不良反应,氟比洛芬酯注射液通过静脉给药,避免了对胃肠道黏膜的直接刺激,减少了消化道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低。由于氟比洛芬酯具有环氧化酶阻碍作用,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功能,可能增加围术期出血量,但是此类药物临床上使用常规剂量并不增加出血量,临床常用剂量使用氟比洛芬酯是安全的[4]。本研究使用氟比洛芬酯100 mg是临床常用的最基本剂量。
气管内全麻患者在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 mg作为超前镇痛,可减少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且能有效预防患者术后躁动。
参考文献
[1] 陈伯銮.全身麻醉期间严重并发症//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主编.现代麻醉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36 1037.
[2] Moiniche S,Kehlet H,Dahl JB.A qualitative and quantitive systematic review of preemptive analgesia for postoperative pain relief:the role of timing of analgesia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51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