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临床医学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10年 > 第11期 > 第2期 > 正文
编号:11977143
工伤中骨关节多发性创伤的流行病学分析与干预策略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2月1日 朱智奇 余 征 包永兰 侯 明 谢小青
第1页

    参见附件(2123KB,3页)。

     3.2 通过治疗多发性骨关节损伤的经验证实,不断提高救治人员的救治水平也是极为重要的。国外有报道:对医务人员要进行急救分级培训[2],经常性举办各种创伤、多发伤救治经验交流学术研究,对社会各界加强工作安全意识及创伤救治的教育、预防、互救,可以赢得及早救治的时机,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这些有益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提高了院前的急救技术质量便可降低住院死亡率。通过对多发性骨关节损伤流行病学特点讨论,进一步认识多发性骨关节损伤的现状和新特点,提高对多发伤的预防和救治水平,为专科治疗的发展提供重要价值,对减少伤残率、死亡率有更好的社会效益。

    3.3 干预策略

    3.3.1 对骨科多发性创伤的流行病学分析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对造成伤害的原因或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从而减少伤害的发生,以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现已形成共识的干预措施有工程干预、经济干预、强制干预和教育干预四类[3]。本研究中,由于导致骨科多发性创伤病例的因素中存在工程因素(如设备因素)、经济因素(如经常加班导致睡眠不足)、人为因素(不遵守操作规程等)、技术因素(如不熟练、未经培训等)等综合因素,因此,针对本地区骨科多发性创伤的发生特点和流行病学特点,为提高干预效果,建议采用工程干预、经济干预、强制干预和教育干预“四管”齐下的综合干预策略。

    3.3.2 加强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提高自动化水平,减少人工操作锻压、切割、裁断等机械的机会;加强工效学研究与应用,减轻劳动强度,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技术干预不断渗入到建筑业的设备、机械、操作工具的技术改造中。从历史记载的工伤资料的变化可以看出其效果。北欧一些国家用机械化的安装金属钉方法替代了传统的手工安装后,钢筋工的后背、肩及腕的损伤也相应减少了;另外防滑靴的使用减少了滑倒事故的发生。

    3.3.3 对企业管理人员实行行政管理干预,要求制定、实施、强制执行特定的工作安全规范、落实对职工的安全培训计划,证明可以减少工伤的发生[4]。可见加强企业管理中安全法规和条例的强制执行可预防工伤的发生。

    3.3.4 个人行为的干预从对职工的安全教育、技术培训到对安全监督人员的培训都有助于提高对危险因素的识别。Lingard的研究说明安全教育能够显著改善工人相关的安全行为[5]。实行岗前规范化培训,提高工人素质,增强工人的安全操作意识,加强对生产工人的安全防护教育,重点放在年龄小于25岁、工龄小于5年的轻年,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者不得上岗。

    3.3.5 在事故高发时段和月份加强安全生产教育,设置警示牌。根据生物钟调整工人的工作时间和加班时间,科学安排生产,科学安排工作时间,特别注意事故高发时间中工作的合理调度,保证工人有最基本的睡眠时间并做好防暑降温。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只针对骨科多发性创伤的预防与控制提出了行政干预、工程学干预和个人干预方面的干预策略,未对上述干预策略的效果进行评价研究,至于其在骨科多发性创伤方面的干预效果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总之,为取得最大效益,预防工伤应包括多种措施,应调配更多的资源用于安全教育、安全法规的强制执行、工程技术矫正如产品设计、改善工作环境以有效、自动地保护操作者安全.培养工人的良好行为习惯如警惕事故发生和加强保护意识(互相、自我)等都很重要,而且可相互促进;在某些情况下,安全教育、培训和提供信息使工人更细心且较减少危害暴露更有效。特别是哪些不可改变的环境条件。针对职业卫生和安全专业人员的专业技术培是有效的预防策略,这有助于职业卫生和安全工作者针对相应的危险因素,利用目前可实现的技术和策略设计预防措施。同时,公司负责人、各管理层、工人和安全工作者应密切合作以创建安全,健康的环境,寻求新的途径保护工人免受平扫职业伤害。

    参考文献

    [1] 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09.

    [2] Snyder JA.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 development:results of the statewide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Technical Assessment Program.Ann Emerg Med,1995,25:768 775.

    [3] 胡伟江.职业伤害流行病学方法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2,29(3):174 177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23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