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临床医学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10年 > 第11期 > 第3期 > 正文
编号:11976948
甲亢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及其VCS参数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1日 任小英等
第1页

    参见附件(1935KB,3页)。

     2结果

    2.1一般情况甲亢组60例患者TSH均降低,其中仅FT3升高或仅FT4升高的各有4例,FT3与 FT4同时升高的39例,FT3与 FT4均正常的有14例。

    甲亢组患者FT3、FT4水平比对照组显著升高见表1。

    2.2甲亢组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及分类变化观察60例甲亢患者外周血WBC略低于对照组,但统计学无差异(P>0.05)。

    比较白细胞分类计数发现,甲亢组单核细胞相对计数和单核细胞绝对计数分别为(9.0±3.1)%、(4.8±1.9)×108/L,均高于对照组的(6.5±2.3)%、(3.6±1.2)×108/L,两组之间差别显著(P<0.01),见表2。

    对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和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比值(EMR)进行比较,两组间EMR无统计学差异,而甲亢组LMR(4.2±1.6)较对照组LMR(6.1±2.4)低(P<0.01)。

    2.3甲亢组外周血白细胞VCS参数的变化VCS参数结果显示,甲亢组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S参数均值高于对照组;而甲亢组的中性粒细胞V参数均值、淋巴细胞C参数均值要比对照组低(P<0.05)。甲亢组淋巴细胞的V、C和S参数的标准差均要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部分VCS参数对甲亢诊断的意义选取外周血白细胞部分参数的Cutoff值,用ROC曲线评价其对甲亢组和对照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显示,在指定的cutoff值下,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中性粒细胞V均值、淋巴细胞C均值分别具有较好的敏感度(表4)。

    表1

    甲亢组与实验组FT3、FT4比较

    

    组别

    FT3FT4

    中位数M四分位间距QR

    中位数M四分位间距QR

    甲亢组15.96.435.623.1

    对照组4.51.015.95.2

    表2

    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及分类变化(x±s)

    

    外周血白细胞数量与分类对照组甲亢组t值

    白细胞计数(WBC×109/L)6.6±1.86.1±1.61.4

    中性粒细胞%(N%)57.0±10.754.3±10.01.3

    淋巴细胞%(L%)34.2±9.634.2±10.0<0.1

    单核细胞%(M%)6.5±2.39.0±3.1**4.6

    嗜酸性粒细胞%(E%)2.1±1.42.2±1.90.4

    注:**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3

    外周血白细胞VCS参数变化

    

    参数

    外周血白细胞分类

    中性粒细胞(NE)淋巴细胞(LY)单核细胞(MN)嗜酸性粒细胞(EO)

    xSD

    xSD

    xSD

    xSD

    V对照136.319.181.113.7160.217.1152.617.4

    V甲亢134.4*18.5*80.814.1*159.016.6153.217.1

    C对照157.36.3123.59.9132.04.8158.56.4

    C甲亢157.06.0121.9*10.5*131.64.8158.86.8

    S对照143.712.766.716.790.611.3203.19.0

    S甲亢147.5*12.965.217.6*91.8*11.5204.7*8.9

    注:SD表示标准差,x表示均值,*表示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4

    外周血白细胞部分参数对甲亢诊断的评价

    

    参数Cutoff值敏感性(%)特异性(%)ROC曲线下面积

    淋巴/单核比值LMR≤4.072.750.80.693

    中性粒细胞V均值≤134.572.750.80.629

    中性粒细胞S均值≥147.038.344.20.363

    单核细胞S均值≥91.052.341.00.373

    嗜酸性粒细胞S均值≥204.047.741.00.374

    淋巴细胞C均值≤122.084.150.80.706

    淋巴细胞VSD≥14.031.850.80.385

    淋巴细胞CSD≥10.045.530.30.376

    淋巴细胞SSD≥17.038.632.80.292

    3讨论

    甲亢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而导致一系列代谢率增高为基本特征的常见内分泌疾病,目前一般认为该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学涉及多种因素如基因和环境因素等[8]。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的主要细胞,单核细胞在抗原呈递和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粒细胞在免疫应答中也发挥一定作用[3]。 

    对本院门诊首诊的60例甲亢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的观察发现,甲亢组外周血WBC计数与对照组统计学无差异,与文献报道略有差异[9],由于研究病例不同。而治疗后由于某些抗甲状腺药物可干扰白细胞蛋白质合成或细胞复制会引起白细胞减少甚至缺乏,一般以甲巯咪唑治疗后多见[9]。

    比较白细胞分类发现,甲亢组单核细胞无论相对计数或是绝对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与张爱国等[10]报道一致。推测其机制可能是由于甲亢患者体内存在免疫活化状态,而单核吞噬系统参与了免疫活化和局部浸润[11]。

    VCS方法是同时运用体积分析(V),传导系数(C)和激光光散射(S)三种技术,可精确测得各细胞的体积大小、细胞浆与细胞核的比例及细胞浆内颗粒的大小和密度,得到每个白细胞几乎处于原始状态的多维记录[12]。Beckman Coulter LH75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采用VCS技术,对每份样本分析8000多个细胞的VCS参数,进行白细胞分类。目前,VCS参数已应用在细菌感染、疟疾诊断等领域[5,7,13]。本研究发现,与对照相比,甲亢组中性粒细胞V均值减小、S均值升高;淋巴细胞C均值减少而V、C和S的标准差均升高;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S均值增大。表明甲亢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和粒细胞胞浆颗粒等存在增多,而淋巴细胞浆核比值减小,且可能存在不同类型的淋巴细胞,如细胞大小、胞浆多少及其颗粒多少存在差异。

    统计显示,甲亢组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较对照组LMR低,当以cutoff值为4.0时,LMR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2.7%、50.8%。此外,中性粒细胞V均值、淋巴细胞C均值对甲亢的诊断具有较好的敏感度(ROC下面积分别为0.629、0.706)。甲亢组具有LMR、中性粒细胞V均值、淋巴细胞C均值均降低的特征。

    总之,仪器检测的VCS 参数数据具有客观、精确、操作简单和廉价等特点。本研究表明,甲亢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数量上升,LMR比值降低,LH750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VCS参数有助于临床上甲亢的诊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935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