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临床医学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10年 > 第11期 > 第3期 > 正文
编号:11976960
低浓度5-氟尿嘧啶联合糖皮质激素在增生性瘢痕的应用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1日 王旭东
第1页

    参见附件(2018KB,3页)。

     从治疗时间看,治疗时间越长,疗效越好,越稳定。联合治疗6个月的完全缓解率为27.45%,1年为41.18%,1年半为45.23%。几乎所有患者增生性瘢痕的生长均得到有效控制,未再持续增长。

    2.2复发率研究联合治疗组复发率2.38%,对照组复发率22.91%,联合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8.1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在正规治疗结束后的16个月内,由于采取了逐渐撤药的方式,坚持复诊的18例患者无一例复发,其中有5例患者完全停药达7~16个月仍无复发。1例患者治疗期结束后未按医嘱及时复诊,造成瘢痕边缘部分轻度复发,经治疗后完全缓解。

    2.3不良反应90%的患者注射5FU后诉注射部位疼痛,个别难以忍受者在口服去痛片后疼痛缓解。1例患者出现注射部位坏死结痂,1~2个月后痂皮脱落,此时瘢痕明显萎缩,充血减退。笔者随机抽取了10例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血常规检测,未发现异常。使用激素的不良反应如其他文献的描述,且均在停药后恢复正常。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例,%)

    组别例数完全缓解极大缓解部分缓解未缓解有效率复发率

    治疗组4219(45.23)20(47.62)2(4.72)1(2.38)41(97.62)1(2.38)

    对照组488(16.67)8(16.67)14(29.17)18(37.50)30(62.50)11(22.91)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χ2检验,P<0.05

    3讨论

    增生性瘢痕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FB)过度增殖,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所致。因此治疗方法主要是: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合成,刺激胶原酶的合成和分泌,促进胶原的降解。大部分增生性瘢痕患者瘢痕增生期均可见到瘢痕局部有明显的血管增生和充血[2],抑制增生性瘢痕的血管增生是治疗增生性瘢痕和控制其复发的较好方法[1]。

    5-FU是一种传统的抗肿瘤抗代谢药物,高浓度5FU会引起机体组织局部细胞大量坏死而启动新的瘢痕形成,引发新的创伤过度愈合过程,临床往往多见治疗后的复发[3]。而本院利用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对5-FU更为敏感的特性,采用低浓度的5-FU抑制局部血管增生[1],通过杀伤血管内皮细胞,造成局部血栓,减少增生性瘢痕组织的营养供应,达到治疗效果。治疗结果显示,低浓度5-FU注射可明显抑制增生性瘢痕局部血管增生,组织充血程度明显改善,多数患者的临床痛痒等自觉症状缓解。本院单次注射的5-FU剂量为常规抗肿瘤治疗用量的1/300 左右,接受治疗的患者均未出现脱发、造血系统抑制等不良反应,因而有很高的安全性。然而,研究表明,单纯低浓度5-FU注射虽然可以抑制增生性瘢痕的发展,但并不能使已经形成增生性瘢痕体积明显萎缩[1],因为 5-FU本身并不能促进已沉积胶原的降解,必须联合应用其他药物促进胶原的降解,才能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瘢痕内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是增生性瘢痕常用的治疗手段。应用激素治疗后,增生性瘢痕体积明显缩小、变平甚至消失,总有效率达60%~100%[5],是目前较肯定的治疗方法。然而研究发现,单纯激素注射治疗增生性瘢痕复发率较高约为9%~50%[6],是它的主要缺点,同时还存在应用激素治疗后引起的全身性不良反应,包括皮肤坏死溃疡、色素改变、月经改变、溃疡和类柯兴综合征等等,且易产生耐药性,这些缺点影响了激素的推广应用[4]。临床观察发现大部分增生性瘢痕患者经激素治疗后及复发前均有局部血管增生和组织充血的现象,而且往往随着瘢痕的消退,局部的充血症状反而加重。

    本院采用低浓度5FU和激素联合注射的方法,使用激素量减少且间隔时间长,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同时减轻了药物不良反应。此外,通过局部血供的减少,还能防止激素治疗时过多的激素进入血液循环,不仅提高了局部激素的浓度,增强了治疗效果,同时还减轻了激素的全身性不良反应。本研究联合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纯激素治疗组,复发率明显少于单纯激素治疗组,从临床效果观察及回顾性的研究比较,证实了低浓度5氟尿嘧啶和激素联合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单纯激素治疗的效果。

    从临床治疗效果来看,一次治疗都不能达到完全治愈的效果,患者往往需要治疗几个周期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瘢痕局部环境中某些因子能促进血管的再生,一次治疗无法彻底改变这一微环境,通常需要反复注射几个周期后才能消除血管修复重建的能力。值得庆幸的是笔者的长期观察发现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效果有明显的提高,治疗1年半的患者完全缓解率达到45.23%。同时,笔者还发现治疗后期的用药间隔可明显延长,部分病例可每半年注射一次而不再复发。因此,坚持长期的治疗是治疗的关键,同时也是该治疗的不足之处。

    在未来探索更加有效的血管形成抑制剂并采用药物缓释的方法来增加用药的间隔期将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武晓莉,刘伟,曹谊林.低浓度5氟尿嘧啶抑制血管增生在瘢痕疙瘩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初探.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6,22(1):4446.

    [2]蔡景龙,张宗学.现代瘢痕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61.

    [3]高振,武晓莉,宋楠,刘伟.手术联合5氟尿嘧啶与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腹股沟瘢痕疙瘩.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08,4(1):3638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18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