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临床医学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10年 > 第11期 > 第4期 > 正文
编号:11976744
老年晨峰高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1日 陈 坚
第1页

    参见附件(1644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晨峰高血压现象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袖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分析1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根据血压晨峰程度是否>50 mm Hg(1 mm Hg=0.133 kPa)分为分为晨峰组(A组)与非晨峰组(B组),同时测定超声心动图。结果 180例患者中,诊断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98例,A组为54例,B组为48例,ACS总发生率为54.4%(98/180),A组中ACS的发生率为%(54/82),B组中ACS的发生率为42.6%(48/98),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晨峰程度与血管内皮受损程度呈正相关,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危险性更高。

    老年高血压是指在年龄>60岁的老年人群中,血压持续或3次非同时血压测量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老年高血压患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其防治问题是目前医学界研究的首要问题之一,而晨峰高血压现象是老年高血压的特点之一。老年晨峰高血压是指血压从深夜的低谷水平逐渐上升,在次晨清醒后的一段时间内迅速达到最高水平,这一现象称为晨峰高血压或血压晨浪[1](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MBPS)。目前颈内动脉超声技术常用于检测血管损伤及更准确地危险分层,本文研究老年晨峰高血压患者与颈内动脉粥样硬化(ACS)之间的关系,旨在对老年高血压治疗做出临床决策时提供参考依据,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2年6月至2009年8月在本院住院的老年高血压180例,均符合HHO/ISH诊断标准,男125例,女55例,年龄60~92岁,平均(76.2±8.6)岁。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原发性心肌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无吸烟史。体质指数在正常范围之内。

    1.2 方法

    1.2.1 24 h动态血压监测及MBPS分析 采用德国Mobil Graph全信息动态血压仪。监测时间从上午8:00~9:00至次日上午8:00~9:00,袖带绑于受拭者左上臂(如两侧血压相差>10 mm Hg,则绑于血压高的一侧),自动充气测量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并同时记录心率的变化。日间(6:00~22:00)每30 min记录1次,夜间(22:00~次日6:00)每小时自动充气测压1次,自动监测24 h,监测期间正常活动,每小时区间有效读数无缺漏,有效血压读数的标准:SBP 70~260 mm Hg;DBP 40~150 mm Hg;脉压差20~150 mm Hg,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有效数据>90%。MBPS判断以收缩压计算,计算方法:起床后2 h内收缩压的平均值,减去夜间睡眠时的最低的平均收缩压(夜间血压最低值及前后共3次收缩压的平均值),如果差值≥50 mm Hg,则认为血压出现晨峰现象[2]。

    1.2.2 ACS的监测入选者采用美国惠普HP5500彩色多普勒超声电脑声像仪,探头频率7.0 MHz,逐节段检查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和颈动脉分叉部的横轴实时二维图像,观察管壁内膜情况及有无斑块形成。动脉中内膜厚度1.0 mm为动脉硬化或突向管腔1.3 mm为斑块形成者诊断为CAS。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用SPPS11.5/PC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根据血压晨峰程度是否>50 mm Hg(1 mm Hg=0.133 kPa)分为2组,A组血压晨峰≥50 mm Hg82例,男55例,女27例;平均(76.2±8.6)岁,B组血压晨峰<50 mm Hg 98例,男64例,女34例,年龄(76.2±8.6)岁。两组年龄、性别、吸烟人数、平均动脉压、心率、空腹血糖、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ACS发生率的比较 180例患者中,诊断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98例,A组为54例,B组为48例,ACS总发生率为54.4%(98/180),A组中ACS的发生率为65.9%(54/82),B组中ACS的发生率为42.6%(48/98),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老年高血压治疗是心血管领域内重要的课题,也是当今的社会问题,老年高血压有其特点,如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高,舒张压水平偏低,脉压增大,波动性大,晨峰高血压现象显著,合并症多等,因此,老年高血压治疗较青年高血压更复杂,也更困难。

    随着动态血压监测应用的是益广泛,发现[3]部分患者清晨血压升高超过血压波动的正常范围(40~50 mm Hg)。清晨血压升高者包括波动型(即血压由夜间至清晨的骤升)和持续型(即夜间持续升高至清晨)2种类型。血压大幅度升高和持续的高水平会导致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因此评估清晨血压的指标包括血压波动幅度和血压的水平。关于血压晨峰程度的定量判断,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在各项研究中采用的计算方法也并不相同,但是都采用血压升高的幅度或速度,不采用血压的绝对高度[2]。

    MBPS程度加剧与心、脑血管病高发有密切关系,并且独立于24 h平均血压水平。MBPS的发生可能与以下情况有关:①自主神经活性失调:老年高血压患者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交感神经功能失调以及并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干扰了血压和心率的控制和变异调节。诱导老年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下降幅度降低,而白昼血压变异性增加,这些可能都是自主神经功能和非自主神经因素调节血压失衡[4]。②内分泌体液因素:清晨儿茶酚胺释放增加、氢化可的松水平升高、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和血容量增加。使得冠状动脉紧张度增加而血流明显减少,血流剪切力增加等都参与清晨动脉血压急剧升高。从而清晨血压变异增大成为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子之一[5]。

    血管的损害以大动脉僵硬度增加为主要表现,与增高的脉压相关[6]。老年患者的动脉硬化常表现为多支血管动脉硬化并存(颈动脉、股动脉、肾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加或有斑块),在中国,年龄>50岁的心血管高危人群中,下肢动脉疾病发病率为25.4%[7]。目前,颈动脉超声技术常用于检测血管损伤及更准确地危险分层,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12 m/s已被用于评估中年高血压患者的主动脉功能异常,踝臂指数<0.9也提示周围血管损害。

    在本研究的2组高血压患者中,有晨峰高血压现象组其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几率也较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晨峰程度与血管内皮受损程度呈正相关,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危险性更高。

    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诊室偶测血压值受药物、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其不能真实反映高血压患者24 h血压生物节律特点,导致许多晨间血压异常患者漏诊,在制定降压治疗措施方面不能顾及到重要的危险因素,使治疗效果不理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44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