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剧吐患者心理因素分析及心理护理
第1页 |
参见附件(1599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妊娠剧吐患者的心理因素及心理护理疗效。方法 61例妊娠剧吐患者,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33例。入院时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分,所有患者常规药物治疗,同时观察组予心理护理。10 d后两组患者再次进行SAS及SDS评分。结果 入院时SAS评分发现所有患者均存在焦虑症状,SDS评分发现观察组34例患者中28例存在抑郁症状,对照组33例患者中29例存在抑郁症状。经心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及抑郁症状的缓解率分别为82.35%和82.14%,显著高于对照组60.61%和55.17%,同时观察组护理后SAS及SDS评分分别为(42.82±4.73)分和(42.11±5.6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25±4.61)分和(48.52±5.00)分。结论 妊娠剧吐患者普遍存在焦虑和抑郁症状,心理护理对于改善症状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妊娠;呕吐;焦虑;抑郁;心理护理
妊娠剧吐是指妊娠后出现持续恶心,频繁呕吐,不能进食,严重者出现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的症候群。如不及时治疗将影响健康。病因迄今不明,可能与体内激素作用和精神因素密切有关[1]。目前对精神因素影响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通过焦虑及抑郁量表,了解妊娠剧吐患者的心理状况,并针对性心理护理,取得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5月在本院住院的61例妊娠剧吐患者,年龄 22~35岁,孕周 6~12周,其中初孕妇58例,入院时一般情况均较差,精神软,有不同程度的脱水,其中合并电解质紊乱31例,肝肾功能受损 2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33例,2 组年龄、停经天数、病情轻重等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资料采集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这两个量表的标准总分≥50分者为存在焦虑或抑郁症状,得分越高,焦虑或抑郁越重[2]。所有患者于入院当天填写SAS、SDS,进行常规的健康宣教,并通过补液、纠酸、补充维生素和纠正电解质紊乱等一般治疗,观察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10 d后再次填写SAS、SDS。
1.2.2 心理护理方法 ①建立信任:本组孕妇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和躯体不适,缺乏安全感,入院后责任护士应第一时间接近患者,耐心地倾听患者的诉说,并回答其疑问,取得患者的完全信任,良好的护患信任关系有利于护士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变化,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②信息交流:不同孕妇社会经历、文化层次、家庭背景等因素各不相同,有时会直接影响治疗护理效果,因此需在平等、信任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信息交流,找出患者生活中的压力所在,并协助减轻这种压力,并根据患者的实际心理问题随时对护理措施作出调整,做到个性化护理,将有利于治疗;③心理支持:初产妇,往往对妊娠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对妊娠知识了解不够,大多患者深信妊娠必然有反应,因而会产生过度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情绪,加重了正常的较轻的妊娠反应,导致频繁恶心、呕吐。因此要向患者耐心解释妊娠期的相关知识,要让患者改变错误认识,使其认识到妊娠过程是正常的生理过程,每个人的反应是不同的。一般的反应在早孕末期会自行消退,对生活、工作影响不大,树立正常的心态对待妊娠反应,将有利于减轻症状;④家属配合:争取家属和亲友的支持与配合,陪护时避免用不良的情绪去影响患者,以免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鼓励其常来探望,多与患者交流,选择患者平时感兴趣的话题,分散注意力,有利于消除患者的孤独、焦虑心理;⑤环境保证:创造清洁、整齐、舒适的治疗环境,病房通风,无异味,播放节奏舒缓的轻音乐或午餐乐曲,使患者心理舒畅,有利于激发患者的积极情绪,从而配合治疗,尽可能将妊娠剧吐患者分开病房,以免别的患者呕吐等症状引起心理反应,加重病情。
1.2.3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结果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检验,以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
2 结果
2.1 所有患者经治疗后脱水、电解质紊乱均纠正,肝肾功能正常。经心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或抑郁症状比对照组有显著缓解,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后的SAS、SDS评分见表1。
表1
妊娠剧吐患者心理护理前后SAS、SDS评分(x±s)
n(例)
SAS评分(分)SDS评分(分)
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
对照组3358.78±3.8848.25±4.61*54.14±5.71 48.52±5.00#
观察组3459.36±3.6942.82±4.73**54.21±6.6542.11±5.65##
t值0.5683.2860.0354.028
P值>0.05<0.01>0.05<0.01
注:同组与护理前比较,*t=9.062,P<0.01;**t=10.691,P<0.01;#t= 3.395,P<0.01;##t= 6.640,P<0.01
2.2 入院时SAS评分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均存在焦虑
DOI:10.3760/cma.j.issn 1673-8799.2010.04.166
作者单位:526040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妇幼保健院
症状,精心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症状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2。
2.3 入院时SDS评分发现观察组34例患者中28例存在抑郁症状,对照组33例患者中29例存在抑郁症状,经心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抑郁症状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心理护理后焦虑症状缓解率的比较(例,%)
组别焦虑缓解者数焦虑患者数合计缓解率(%)
对照组20133360.61
观察组2863482.35
合计48196771.64
注: χ2=3.90,P<0.05
表3
两组患者心理护理后抑郁症状缓解率的比较(例,%)
组别抑郁缓解者数抑郁患者数合计缓解率(%)
对照组16132955.17
观察组2352882.14
合计39185768.42
注: χ2=4.79,P<0.05
3 讨论
妊娠对于机体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应激适应性过程,尤其是孕早期,因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导致孕妇出现恶心、呕吐等生理反应。如果孕妇对早孕相关知识没有正确的认知,缺乏有效的应对,势必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和明显的心身症状[3],本研究发现选取的患者治疗前均存在焦虑症状,而抑郁症状发生率亦高达85.07%。如不及时干预,这些消极的精神因素能改变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使呕吐中枢过度兴奋,恶心、剧吐症状得不到缓解[4],同时引起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的反应,释放多种神经递质和激素,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影响胎儿的心身功能[5]。
目前随着医学由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因素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已成为心身疾病的重要发病因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99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