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临床医学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10年 > 第11期 > 第4期 > 正文
编号:11976652
82例子宫内膜癌复发的高危因素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1日 王爱华
第1页

    参见附件(1072KB,2页)。

     2.3 对本组8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病例根据有无复发,分为复发组26例,未复发组56例,对本组病例中复发原因进行总结分类。见表3。

    表3

    8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复发组及未复发组

    情况比较(例,%)

    临床病理因素复发组(%)未复发组(%)

    *年龄(岁)53.5±5.454.2±4.9

    *病理类型

    腺癌 14(53.84) 35(62.50)

    特殊类型癌12 (46.15) 21(37.50)

    侵肌深度

    <1/2 4 (15.38)40(71.42)

    ≥1/222 (84.61) 16(28.57)

    病理分级

    G1 3(11.53)32(57.14)

    G2 8 (30.76)14(25.00)

    G3 15 (57.69)10(17.85)

    淋巴结转移

    阳性 16(61.53) 11(19.64)

    阴性 6(23.07)45(80.35)

    腹腔细胞学

    阳性 15 (57.69) 16(28.5)

    阴性7 (26.92)40(71.42)

    注:经统计学分析*年龄、病理类型两组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性。侵肌深度、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腹腔细胞学检查两组比较均P<0.05有显著差异性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继乳腺癌、肺癌和大肠癌后在女性癌症排名中已居第4位; 约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20%~30%。目前随着环境的恶化,生活习惯的变迁,外源性雌激素的应用,妇科炎症的增加等因素,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明显上升,子宫内膜癌由于生长缓慢,转移晚,临床症状表现不特殊,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与某些非器质性子宫出血类似,往往容易被忽视,从而造成子宫内膜癌的漏诊约1/3为晚期患者。

    通过本组病例观察复发的高危因素与年龄、病理类型无明显的关系,两组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性。

    Ackerman等[4]认为侵肌深度<1/2的子宫内膜癌复发率低(10%),侵肌深度>1/2的内膜癌复发率较高(30%)本组病例中复发组与未复发组侵肌深度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符合临床文献报道,进一步说明深肌层侵润与复发有密切相关性;文献报道组织学高分化者复发率低,而低分化者复发率高[4],本组病例中病理分级复发组与未复发组侵肌深度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说明病理分级与复发有关;Aoki等[5]发现,有淋巴转移、腹腔细胞学阳性者盆腔局部复发较多,无淋巴结转移、腹腔细胞学者远处转移为主。本组病例显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淋巴结转移、腹腔细胞学检查两组P<0.05有显著差异性,充分证明淋巴结转移、腹腔细胞学检查阳性是复发的高危因素。

    通过本组病例观察首次治疗方法非常重要,对患者的生存率有较大的影响,单纯手术组5 年生存率 23.07%,手术+综合治疗组5 年生存率39.28%,两组5 年生存率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在对子宫内膜癌治疗中应综合临床实际情况,积极掌握应用综合治疗以提高患者的5 年生存率。

    总之,通过本组病例观察对晚期子宫内膜癌复发的高危因素进行总结,复发与临床期别、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和腹腔细胞学检查阳性等有着密切关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07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