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临床医学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10年 > 第11期 > 第6期 > 正文
编号:11976315
缬沙坦与胺碘酮联合对煤矿工人风湿性心脏病持续性心房纤颤转复的临床观察(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6月1日 刘海华 李爱静
第1页

    参见附件(2435KB,3页)。

     【摘要】 目的 研究煤矿工人风湿性心脏病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应用缬沙坦联合胺碘酮转复窦性心律的维持作用。方法 选择住院的准备房颤复律且符合入选标准的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瓣膜置换术后持续性房颤煤矿工人5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试验组(25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试验组给予缬沙坦加胺碘酮。试验起始时间是入选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后,试验终点是转复后12个月。终点事件:症状或无症状性房颤复发。结果 试验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0%与42.3%)。治疗12个月后,试验组左心房内经(LAD)显著小于对照组[(49.3±4.8)mm与(52.3±4.5)mm,P<0.05]。结论 LAD是风心病持续房颤复发的危险因素。缬沙坦联合胺碘酮在煤矿工人风心病持续性房颤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效果优于单用胺碘酮,并能延缓左心房扩大,防止房颤复发。

    【关键词】心房颤动;缬沙坦;胺碘酮;风湿性心脏病

    DOI:10.3760/cma.j.issn 1673-8799.2010.06.109

    作者单位:277000山东省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心房颤动(房颤)是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在瓣膜置换术后房颤发生率依然很高,能够自然转复为窦性心律的很少,仅占6.1%,其中二尖瓣置换术后持续性房颤患者占绝大多数93.9%[1]。

    Framingham 研究显示,风心病瓣膜置换术后房颤仍然是心源性死亡的重要因素,栓塞性脑卒中发生率较对照组高17倍。风心病瓣膜置换术后房颤可导致很多不利情况的出现,如生活质量的下降、栓塞和猝死,因此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就很重要。可是很大部分持续性房颤在成功复律后都复发。而多项研究一致认为瓣膜性心脏病是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复律后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预防复发就非常重要,APAF研究显示:目前的抗心律失常药预防房颤复发疗效一般,且副作用大、不能降低总病死率。近年来有证据显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这类药物具有预防房颤发生和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

    本院地处煤矿产区,很大一部分患者来自煤矿工人。因此我们应用缬沙坦联合胺碘酮对煤矿工人风心病瓣膜置换术后持续性房颤转复窦性心律和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4年1月至2008年5月在本院住院的年龄大于20岁、有风心病瓣膜置换术后3个月以上、经心电图证实有房颤,持续时间大于1周、心功能(NYHA)Ⅰ~Ⅲ级的风心病瓣膜置换术后持续性房颤、准备行房颤复律的患者51例。平均(50.16±9.10)岁,女28例,男23例。排除心功能不全需要持续应用地高辛;房室传导阻滞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内经(LAD)≥60 mm;无严重甲状腺、肺、肾疾病或有胺碘酮禁忌证;入选前3个月内无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类或索他洛尔、普罗帕酮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史。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心电图、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肝功、肾功、甲状腺功能及凝血功能检查。然后将5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试验组(25例)。

    对照组给予胺碘酮200 mg、3次/d,连用14 d。试验组给予缬沙坦加胺碘酮,缬沙坦(商品名代文,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80 mg/d,胺碘酮应用同对照组。治疗14 d后两组均复查心电图,记录房颤转复情况。所有未转复者均于当日行电复律术。

    复律后患者:试验组缬沙坦继续服用80 mg/d,两组胺碘酮均继续服用200 mg,2次/d,1周后减为200 mg/d。入选的患者在药物复律或电复律成功转为窦性心律后为试验开始时间。两组患者常规服用华法林钠片,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在2.0~3.0。

    1.3 随访 复律成功治疗1周、1月时随访:血压、心率、动态心电图,治疗3、6、12个月随访:血压、心率、X线胸片、心电图、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肝功、肾功、甲状腺功能及凝血功能检查。

    随访期间出现以下情况应终止试验:QT间期延长25%或≥0.5 s;心室率<50次/min,动脉血压<90/60 mm Hg;肺部损害;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肝脏转氨酶、血肌酐持续升高。

    终点事件:症状或无症状性房颤复发。治疗期间出现心电图证实的房颤或房扑并持续10 min以上者为复发。试验期间患者如出现心慌、心悸、头晕等症状立即与医生联系进行随诊。

    试验结束为房颤转复后的12个月。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临床观察数值以均值±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都完成试验,无因严重不良反应或不能耐受药物而退出者,无死亡者,无栓塞事件发生,无心功能不全住院治疗的。

    2.1 一般资料 年龄、性别比例、职业、风心病史、房颤持续时间、瓣膜置换术类型及置换后时间、心功能、超声心动图指标、服药等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2.2 治疗后维持窦性心律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窦性心律维持率比较(例,%)

    组别总例数复发例数窦律维持例数

    对照组2615(57.7)11(42.3)

    试验组2510(40.0)15(60.0)

    窦性心律维持率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2.3 两组治疗前后LAD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左心房内径比较(例,mm,x±s)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3月治疗6月治疗12月

    对照组2647.6±5.946.4±5.149.1±5.452.3±4.5

    对照组2547.3±7.845.7±4.947.6±4.749.3±4.8a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4 心率、血压随访 两组治疗后心率、血压较治疗前轻微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严重心动过缓和低血压者等低灌注现象出现。

    未见严重的需要治疗的心律失常如Ⅱ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室速等,X线胸片未见肺损害,甲状腺、肝、肾功未见明显异常。

    3 讨论

    基础研究发现[2-4]: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房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关键的不良作用,RAS主要激活AngⅡ介导的心房间质纤维化,促成纤维细胞增殖,还通过激活心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促间质胶原沉积,还通过降低一些酶的活性抑制胶原的分解,调节一些内因子参与心房纤维化,促进房颤的发生,久之逐渐发展成持续性房颤;AngⅡ还可增加心肌细胞内钙超负荷,心房肌不应期缩短导致电重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435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