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临床医学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10年 > 第11期 > 第6期 > 正文
编号:11976308
天麻钩藤饮加减在偏头痛治疗中应用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6月1日 李峰
第1页

    参见附件(1730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天麻钩藤饮加减在偏头痛治疗中应用。方法 本院2006年6月至2009年10月门诊或住院治疗偏头痛患者286例分为治疗组143例,对照组14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偏头痛发作频率、头痛严重程度、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1%,对照组总有效率78.3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两组头痛发作频率、头痛严重程度治疗后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在治疗偏头痛过程中根据患者的病症和理应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明显减轻临床症状、缓解头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疾病的康复。

    【关键词】偏头痛;天麻钩藤饮;应用分析

    偏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没有很好的防治药物,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学习,给患者身心造成极大痛苦。笔者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应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偏头痛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院2006年6月至2009年10月门诊或住院治疗偏头痛患者286例。男95例,女191例;年龄18~61岁,平均(40.5±4.12)岁;病程5个月~15年,平均病程3.5年。将286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43例,对照组143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疾病程度上无差异,临床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和排除标准

    1.2.1 西医入选标准 年龄18~70岁,近5个月内头痛发作频率每月>10次,每次发作疼痛严重程度评分自评>5分;符合2004年国际头痛学会(International HeadacheSociety,IHS)偏头痛分类和诊断标准[1]。

    1.2.2 中医诊断入选标准 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肝阳上亢型头风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肝阳上亢证典型临床表现,头胀而痛,眩晕。心烦,急躁易怒,夜寐不宁,口苦。面赤,舌红苔薄黄,脉弦有力。

    1.2.3 排除标准 高血压、颈椎病、血管畸形、头面部器质性病变所致头痛及其他类型头痛者;前3个月内服用过三环类和SSIRl抗抑郁药物者;服用过其他类型(如心得安、尼莫地平、丙戊酸钠等)等治疗偏头痛药物。患癫痫、抑郁症等精神性疾病患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口服尼莫地平片20 mg,3次/d;谷维素片20 mg,3次/d;治疗组采用对照组治疗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本方用天麻、钩藤、石决明、山栀、黄芩、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茯神、川芎、桃仁、红花。前额头痛加葛根,后枕头痛加羌活,两侧头痛加菊花、蔓荆子,头顶痛加吴茱萸;失眠多梦者加酸枣仁、柏子仁;头痛欲裂加山羊角、龟板,白芍、丹皮、地龙、僵蚕;胸闷不舒者加柴胡、半夏。治疗8周为一疗程

    1.4 观察内容 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偏头痛发作频率、头痛严重程度、临床疗效评定统计并进行比较。

    1.4.1 临床疗效标准 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显效:头痛发作次数减少70%以上,疼痛发作,但能忍受,并能坚持正常工作与学习;有效:头痛发作次数减少30%以上,疼痛发作时,较治疗前程度有所减轻;无效:治疗后头痛无好转。

    1.4.2 头痛严重程度分级 采用0-10梯度疼痛强度分级法评分[3],并以日记形式记录治疗后每次偏头痛发作疼痛评分。0~1分:无或几乎无疼痛症状;2~4分:轻度头痛,不影响正常活动;5~7分:中度头痛,头痛发作时影响正常活动;8~10分:重度头痛,头痛发作时必须卧床。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处理数据。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评定 两组治疗结束后按照临床疗效标准对两组进行评定,治疗组显效96例、有效40例、无效7例;对照组显效60例、有效52例、无效31例。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统计并比较(x±s)

    组别例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1439640795.1

    对照组14360523178.32

    注: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

    2.2 对两组偏头痛发作频率、头痛严重程度进行治疗前评定和治疗后评定并进行比较,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偏头痛发作频率、头痛严重程度统计并比较(x±s)

    组别例数

    头痛发作频率(次/月)偏头痛疼痛评分(分)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治疗组14310.21±4.61.54±1.25*7.58±1.361.25±1.38*

    对照组14311.01±3.84.28±2.61*7.89±2.144.01±2.03*注: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偏头痛发作频率、头痛严重程度治疗前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性。*两组治疗后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性

    3 讨论

    偏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病和多发病,是一类有家族性发病

    

    DOI:10.3760/cma.j.issn 1673-8799.2010.06.116

    作者单位:455000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中医科

    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疾病,临床表现为阵发性的以偏侧搏动性头痛,伴有恶心、呕吐及畏光,经过一段时间后可再次发病,休息或睡觉后会缓解[3]。偏头痛复发率高,不易根治,目前没有很好的防治药物,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学习,给患者身心造成极大痛苦。

    祖国医学称偏头痛称为“头风”、“脑风”、“首风”。症见其痛暴发,痛势甚剧,或左或右,或连及眼、齿,痛止则如常人[4]。可由各种外感内伤因素引起头部经络功能失调、气血失调、脉络不通或脑窍失养等均可导致本病。其中,肝阳上亢头痛最为常见。《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气逆则头痛”; “高巅之上,唯风可到”、“头为诸阳之会”,故风阳上扰清窍,易致头痛。中医认为,情志内伤,肝气不舒,郁而化火,上扰清空,肾水不足,水不涵木,肝失濡养,导致肝肾阴亏于下,肝阳上亢扰于上而出现头痛;肝风、肝阳属木,上扰清空,气血逆乱,经脉阻滞,不通则痛,风木之性善变,故头痛来势迅速。中医认为本病多因于内伤,病性以虚为本,虚实夹杂。标实常见肝风或肝阳上扰,兼瘀血内停为主。

    根据以上病因病机,治疗当以平肝潜阳、补益肝肾、活血宁神,为治则,方选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饮出自近代胡光慈所著《杂病证治新义》,有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的作用。方中天麻、钩藤、石决明均有平肝潜阳熄风之效,为君药;栀子、黄芩清热泻火,使肝经之热不致偏亢,为臣药;益母草活血利水,牛膝引血下行,配合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夜交藤、茯神安神定志,俱为佐使药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73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