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体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椎椎体骨折51例临床疗效观察
第1页 |
参见附件(1708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椎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06年8月至2009年8月创伤性胸腰椎椎体骨折患者51例。以上患者均施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前后对伤椎形态进行评价;观察手术前后椎体高度;手术前后椎体后凸角度;对患者治疗前后采用对比视觉模拟评分进行疼痛评价。结果 本组病例手术平均时间为(45±17)min,每个椎体平均充填骨水泥(5.5±0.4)ml。6例患者虽出现填充材料渗漏,但没有出现神经症状和其他并发症。患者术后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从(6.9±2.7)分降至(1.7±1.3)分,随访5~18个月。随访期间未见伤椎高度明显丢失,伤椎疼痛无复发及加重情况,伤椎处稳定,短期疗效满意。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能迅速缓解胸腰椎椎体骨折患者疼痛,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和矫正后凸畸形,短期疗效满意,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椎体成形术
DOI:10.3760/cma.j.issn 1673-8799.2010.06.87
作者单位:310000湖南省郴州解放军一九八医院骨科
椎体成形术是一种相对较新的用于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方法,属于脊柱微创技术,已经在国内外迅速普及。本文选择我院创伤性胸腰椎椎体骨折51例,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6年8月至2009年8月创伤性胸腰椎椎体骨折患者51例,其中男38例,女13例。以上患者平均年龄为(49.8±19.7)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34例,交通车祸伤17例。以上患者均为单节段新鲜骨折。骨折椎体情况:T115例、T1213例、L119例,L28例、L44例、L42例。根据胸腰椎骨折的Denis分型:压缩性骨折B型33例,压缩性骨折C型7例,压缩性骨折D型9例,B型爆裂性骨折2例。
1.2 方法 本组所有病例做好术前准备。患者俯卧于手术床上,C臂透视定位,在体表标出伤椎位置,以伤椎为中心调节手术床及垫子使伤椎过伸,用适当的外力用手法协助复位。复位满意后,C臂机透视下在体表放置十字交叉钢针确定伤椎椎弓根的位置。采用局部麻醉,应用10 cm长13G粗穿刺针,经双侧椎弓根外上缘穿刺进入伤椎椎体的中前1/3处,针尖的斜面朝向注射的部位,行静脉造影以显示椎骨内情况观察椎体后壁的完整性。穿刺针进入椎体后可通过撬拨协助上下终板复位并在椎体中创造较大的空间。调好骨水泥,通过穿刺针管向伤椎内充填。当注射感到阻力增大或灌注剂达椎体后壁时停止。一旦发现灌注剂向硬膜外、椎间孔或静脉丛内渗漏时应立即停止。注入量平均一个椎体总的注入量为5~10 ml,在灌注骨水泥过程,观察骨水泥在伤椎内充盈及渗漏情况。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对伤椎形态进行评价;观察手术前后椎体高度;手术前后椎体后凸角度;对患者治疗前后采用对比视觉模拟评分进行疼痛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对患者治疗前后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患者实验数据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本组病例中,手术时间为30~65 min,手术平均时间为(45±17)min,每个椎体平均充填骨水泥(5.5±0.4)ml。6例患者虽出现填充材料渗漏,但没有出现神经症状和其他并发症。患者术后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从(6.9±2.7)降至(1.7±1.3),随访5~18个月。随访期间未见伤椎高度明显丢,伤椎疼痛无复发及加重情况,伤椎处稳定,短期疗效满意。
3 讨论
胸腰椎骨折中不稳定的压缩性骨折、爆裂性骨折,或者合并脊髓损伤、骨折脱位手术治疗已经广泛应用。但是手术治疗存在创伤大、术后感染、医源性神经损伤、假关节形成、内固定失效及麻醉并发症等一系列手术风险和医疗费用相对高等缺点。而保守治疗虽然可以通过体位复位恢复椎体高度,但椎体内被挤压破坏的骨小梁并未完全复位,伤椎内存在较大的空隙,骨不能长入直接愈合,尤其是爆裂性骨折时,髓核和破坏的终板挤入椎体内,影响骨愈合,由此椎体不具有负重能力,易发生后期椎体高度丢失,局部后凸畸形及慢性腰背痛等后遗症。经皮椎体成形术可以通过体位复位及穿刺后较粗的穿刺针的撬拨直接复位达到恢复椎体高度及终板的平整,椎体内灌注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可达到稳定骨折、防止椎体进一步压缩,终板塌陷和缓解疼痛的目的,是目前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一种有效微创方法。
椎体成形术后,一般疼痛会得到缓解,但有关止痛的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大多数学者认为:①骨水泥聚合时的发热反应可使周围组织中神经末梢坏死;②注入骨水泥时挤压造成肿瘤内的压力增高,使肿瘤组织缺血坏死;③骨水泥的单体毒性也可以造成肿瘤组织坏死及神经末梢敏感性下降;④骨折经骨水泥固定后,脊柱的稳定性加强以及应力的降低亦可能缓解疼痛。
在临床治疗中,掌握好适应证是经皮椎体成形术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的关键[1],根据国内外报道,椎体成形术的适应证主要为:①各种原因引起椎体压缩性骨折:如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创伤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血管瘤等疾病导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②椎体转移性肿瘤导致疼痛而全身治疗效不佳者;③虽然没有椎体压缩性骨折,但是椎体侵袭性血管瘤疼痛明显者。
经皮椎体成形术也是一种有创技术,可能会造成神经损伤,或者会因为骨水泥而引起其他并发症[2]。为了降低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术者应熟练掌握穿刺定位技术,熟悉填充材料的性状和使用方法,注射过程中一旦发现渗漏应立即停止注射,注射结束后装上穿刺针芯,堵住骨水泥进入的通道,待固化后再拔出穿刺针等术中操作细节均是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措施[3]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70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