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临床医学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10年 > 第11期 > 第7期
编号:11982414
腮腺导管灌注技术在慢性阻塞性腮腺炎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7月1日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导管灌注治疗明显优于单一全身抗炎。全身抗生素的应用,仅仅对急性期全身症状、腮腺区肿痛有所控制,而用药后在腮腺内的药物浓度并不高,不能有效地阻止腺体组织内微生物的生长,对于导管及腺泡内的病损很难发挥彻底的治疗作用,所以腮腺区的肿胀不适仍会反复出现。此外长期全身用抗生素还易产生耐药菌株,这更不利以后的治疗。

    全身抗感染治疗和局部用庆大霉素经腮腺导管口灌注治疗。急性期首先要控制炎性反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全身使用抗生素[15],待急性炎性反应缓解后再进行灌注治疗。全身抗生素的应用,仅对急性期全身症状及腮腺区肿痛有所控制,但用药后在腮腺内的药物水平并不高,并不能有效阻止腺体组织内微生物生长,对导管及腺泡内病损很难发挥彻底的治疗作用。庆大霉素为氨基糖甙类广谱抗生素,灌注在腺体内能杀灭潜伏在腺泡或小叶间导管内的病原菌。经导管灌注治疗,通过药液的机械压力冲洗能有效扩张导管,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减少腺泡和导管中的致病菌,且药物能高质量浓度地直接在病变导管和腺泡内充分发挥其抗感染作用,且因局部用药,疗效佳,且用量小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3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