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临床医学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10年 > 第11期 > 第9期 > 正文
编号:11975704
止血敏及利福平对糖化血清蛋白测定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0年9月1日 王 炜
第1页

    参见附件(1364KB,2页)。

     【摘要】 通过研究止血敏和利福平对糖化血清蛋白(GSP)体外影响发现:这两种药物对GSP均存在正相干扰。通过研究利福平和止血敏对GSP体内影响发现:服用利福平6 h后,注射止血敏4 h后,其对GSP测定的影响变小,建议患者停药第2天进行GSP检验。

    【关键词】 止血敏;利福平;糖化血清蛋白

    糖化血清蛋白(GSP)是血液中葡萄糖与多种蛋白质发生的非酶化反应[1],是一种缓慢、连续的不可逆的化学过程形成的酮胺,故又称之为果糖胺(FMN),在血浆中占白蛋白的70%左右。它反映了患者过去2~3周血糖的平均水平。该浓度水平受饮食等各种因素的临时性影响小,在体内有一定的稳定性,是一种简易、省时、精确的糖尿病监测方法.酮胺基还原四氮唑蓝比色法(NBT)是常用的检验方法。但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有许多药物对FMN的检测结果有很大的干扰,这些因素必须引起检验人员和临床医生的重视[2]。本文详细考察了使用止血敏和利福平后对FMN测定的体内和体外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及仪器 GSP试剂盒(酮胺基还原四氮唑蓝比色法NBT浙江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批内CV<4%,批间CV<8%),止血敏注射液(宁波天衡制药有限公司),利福平注射液(沈阳双鼎制药有限公司),利福平口服胶囊(山东泗水希尔康制药有限公司),日立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2 方法

    1.2.1 体外影响测定分别配制一定浓度的含干扰药物的血清,测定其FMN值。

    1.2.2 体内影响测定5名志愿者口服利福平胶囊,间隔一定时间后,分别使用真空采血管抽血5 ml测定其FMN值。

    2 实验结果

    2.1 利福平对FMN的体外影响 取未加利福平注射液的血清6份,分别加一定量的利福平注射液配制成不同浓度,测定FMN测定结果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随着样品中利福平浓度的增加,FMN值增加,并且与利福平浓度成线性关系。FMN与利福平浓度的关系可用模型y=1.482+7.277x来描述,线性相关系数r=0.997。

    2.2 利福平对FMN的体内影响 5名志愿者3 d内未服用任何药物。空腹抽取静脉血5 ml,测定FMN作为空白值对照。然后口服利福平胶囊0.5 g,服药后,间隔一定时间抽取静脉血5 ml,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以看出,服用利福平后,血液中FMN值提高。

    2.3 止血敏对FMN的体外影响 取未加止血敏注射液的血清6份,分别加一定量的止血敏注射液配制成不同浓度,测定FMN,测定结果如图3所示。

    由图3可以看出,随着样品中止血敏浓度的增加,FMN值增加,并且与利福平浓度成线性关系。FMN与止血敏浓度的关系可用模型y=1.665+3.631x来描述,线性相关系数r=0.998。

    2.4 止血敏对FMN的体内影响 5名志愿者3 d内未服用任何药物。空腹抽取静脉血5 ml,测定FMN作为空白值对照。然后静脉注射止血敏,间隔一定时间抽取静脉血5 ml,检测结果如图4所示。由图4可以看出,注射止血剂后,血液中FMN相应提高。

    图1 利福平对FMN的体外影响

    图2 利福平对FMN的体内影响

    图3 止血敏对FMN的体外影响

    图4 止血敏对FMN的体内影响

    3 讨论

    GSP是DM患者血糖控制短期疗效的观察指标,对指导

    DOI:10.3760/cma.j.issn 1673-8799.2010.09.91

    作者单位:225800江苏宝应人民医院检验科

    及时合理调整 治疗 方案具有重要意义,血清GSP测定可作为DM普查及诊断的理想指标[3]。NBT法测定糖化血清蛋白或称为果糖胺FMN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利福平和止血敏这两种药物具有还原性,患者使用后一定时间内成为干扰物质直接参与了反应,因而对GSP的测定产生很强的影响。而利福平和止血敏是临床常用药物,因此检验人员应及时与临床医生联系、沟通在解释可疑的检测结果时,应考虑到患者是否服用干扰药物,从而作出正确判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64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