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择期PCI后氯吡格雷药物反应的影响研究(2)
![]() |
第1页 |
参见附件(2477KB,3页)。
入选282名患者,排除及失访42名(应答率85.1%),240名患者最终完成随访:持续抑郁组为81例,一过性抑郁组36例;非抑郁组123例。建立实验组(抑郁组117例)和对照组(非抑郁组123例),两组在基本情况方面构成匹配。正常对照组20例,男12例,女8例,为健康自愿者。
1.3 试验方法 分别于术前1 d内,术后1 d,5 d和术后1个月,用8号针管从肘浅静脉抽取6 ml静脉血,混有组织液的前2 ml弃去不用。将2 ml静脉血注入枸橼酸钠抗凝(1∶9)的真空采血管混匀,混匀时手法轻柔,以减少人工血小板激活。正常对照组于入院后第2天抽取清晨空腹血检测血小板聚集率和P选择素。
1.4 实验步骤 仪器为美国库尔特公司生产的Coulter Epics XL流式细胞仪。试剂①CD62P PE(藻红蛋白标记的抗P-选择素的McAb),CD61 Per-CP(叶绿素标记的血小板糖蛋白Ⅲ的McAb)和Mouse IgG PE(藻红蛋白标记的鼠IgG)均购自美国BD公司;②固定液,1%多聚甲醛(PFA),购自美国Sigma-Aldrich公司;③0.2 mmol/L的ADP,购自美国Biopool公司;④38 g/L枸橼酸钠抗凝剂。
1.4.1 血小板聚集率的检测 取血2 ml(1∶9枸橼酸钠抗凝),尽快(从抽取血样至样本检测不超过1 h)送本院中心试验室,以800 r/min低速离心10 min,取上层富含血小板血浆(PRP)10 μl,加入10 μlADP混匀,再以3000 r/min离心10 min,取去血小板血浆(PPP)作空白对照,置入血小板聚集率分析仪中,以比浊法分析,得每份标本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用聚集百分率表示。
1.4.2 P选择素的检测:使用正常未受激活的血标本平行做质量控制。试管内加入50 mlADP,枸橼酸钠抗凝静脉血450 ml,轻轻摇匀,室温孵育5 min。每一标本作2管(Falcon管),包括对照管和试验管:对照管加入小鼠IgG PE和CD61 Per-CP,实验管加入CD62 P PE和CD61 Per-CP,上述对照及抗体各加入10 μl,血标本各加入5 ml。室温暗处孵育15~20 min,立即加入2~8 ℃的1%多聚甲醛溶液1 mL,充分混匀,置于2℃~8℃冰箱内固定30 min,24 h内上机检测。根据前向角散射(FSC)与侧向角散射(SSC)的散点图,采用设门技术(gating)圈出欲分析的血小板群体,FSC和SSC均选择Log方式,以CD61:Per-CP和SSC双参数设门,检测CD62 P阳性血小板的百分率,共检测10000个血小板,将光散射及荧光数据存入硬盘,测试完后分析结果。加样时,谨防标本残留管壁,以免影响结果。
1.5 氯吡格雷抵抗定义 在5 μmol/L ADP诱导下,基线值与使用氯吡格雷后最大血小板聚集率的差值≤10%,作为氯吡格雷抵抗定义[3]。
1.6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差异分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配对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差异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变量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PCI术后,抑郁组的BDI评分术后有逐渐下降的趋势,患者的血小板反应性亦逐渐降低,提示术后患者的抑郁程度得到改善,并可能影响到血小板反应性。对BDI评分和血小板聚集率做两变量相关分析,两者存在线性关系(r=0.513,P<0.05)。持续抑郁组手术前后的评分及抑郁程度均较高,并且逐渐下降的趋势不明显。见表1。
表1
PCI前后各组BDI评分的比较(x±s)
组别术前术后1 d术后5 d术后1月
非抑郁组3.15±1.732.74±1.862.65±1.832.71±1.67
抑郁组23.50±12.3618.79±11.27▲15.18±12.11▲*13.84±10.73▲
持续性抑郁组25.69±10.1719.44±10.62▲17.26±10.03▲16.26±8.31▲
一过性抑郁组17.31± 5.1712.94±5.42▲8.00±4.93▲*6.55±3.44▲*
注:▲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各组评分比较,P<0.05;*术后1 d与术后5 d,1月各组评分比较,P<0.05
2.2 血小板聚集率的比较 血小板聚集率基线值的各组比较,抑郁组有较高的血小板反应性(F=20.54,q=7.2430,P<0.01; q=6.7613,P<0.01)。术后1 d、5 d,各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下降,提示增强的血小板抑制,与非抑郁组比较,抑郁组仍有较高的血小板反应性(F=17.25,q=7.9837,P<0.01;F=19.26,q=6.8931,P<0.01)。术后1月,持续抑郁组与非抑郁组比较血小板反应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0,q=4.3124,P<0.05)。符合氯吡格雷抵抗标准的患者在术后1 d最多,抑郁组与非抑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抑郁组24.4%,抑郁组40.2%,χ2值为6.853,P=0.009<0.01)。 1个月后,持续性抑郁组发生氯吡格雷抵抗者仍多于非抑郁组(非抑郁组14.6%,持续抑郁组27.2%,χ2值为4.861,P=0.027<0.05)。资料见表2,3。
表2
PCI前后各组5 μmol/L 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变化(x±s,%)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477KB,3页)。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 pdf全文 需要 5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有实力支持百拇发展,欢迎 爱心捐助 。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