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临床医学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10年 > 第11期 > 第10期 > 正文
编号:11975290
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0月1日 侯迎生 刘运祥 黄留业
第1页

    参见附件(2204KB,3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各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表1) 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治疗前血红蛋白量、呕血或黑便例数、出血灶大小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P>0.05)。本研究中160例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患者均进行了内镜下注射药物止血,后来病理证实,其中注射硬化剂组有2例胃癌患者,将其排除在外,注射肾上腺素组有1例十二指肠球部恶性溃疡患者,将其排除在外。最终纳入本次研究的病例数,注射硬化剂组有78例患者,注射肾上腺素组有79例患者。在本次研究中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主要包括:胃溃疡(见图1)(包括残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复合性溃疡、吻合口溃疡、食管溃疡、Mallory-Weiss综合征、Dieulafoy病、小肠糜烂出血、息肉内镜下切除后出血、直肠溃疡。

    2.2 治疗效果(表2) 注射硬化剂组的首次止血成功率为97%(76/78,另外2例中,1例行外科手术治疗,1例行钛夹止血治疗),注射肾上腺素组为94%(74/79,另外5例中,2例行外科手术治疗,2例行氩离子凝固治疗,1例行金属钛夹止血治疗)。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硬化剂组的再出血发生率为11%(8/76,1例行外科手术治疗,3例行氩离子凝固治疗,4例行金属钛夹止血治疗),注射肾上腺素组为27%(20/74,2例行外科手术治疗,4例行氩离子凝固治疗,7例行金属钛夹止血治疗,7例行氩离子凝固治疗和金属钛夹止血治疗)。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硬化剂组的外科手术率为3%(2/78),注射肾上腺素组为5%(4/79)。注射硬化剂组的平均住院天数为(5.7±2.6)d,注射肾上腺素组为(6.5±4.8)d。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均无死亡病例。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A,B两组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

    出血病因A组B组

    胃溃疡(包括残胃溃疡)1617

    十二指肠溃疡2523

    复合性溃疡65

    吻合口溃疡89

    食管溃疡1011

    Mallory-Weiss合症57

    Dieulafoy病32

    小肠糜烂出血21

    息肉内镜下切除后出血22

    直肠溃疡12

    合计7879

    表2

    A,B两组内镜下治疗效果的比较(例,%)

    内镜下注射硬化剂组(A组)(n=78)内镜下注射肾上腺素组(B组)(n=79)P值

    首次止血成功率76(97)74(94)0.20

    再出血发生率8(11)20(27)0.03

    胃溃疡3(5)11(15)

    十二指肠溃疡2(3)7(9)

    Dieulafoy病2(3)1(1)

    息肉内镜下切除后出血1(1)1(1)

    外科手术率2(3)4(5)0.76

    住院天数5.7±2.66.5±4.80.39

    死亡率001

    3 讨论

    消化道出血可发生于从口腔至肛门的任何部位,可以是显性出血,也可以是隐性出血,分为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及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非静脉曲张出血(Non-varicealHemorrhage)是指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之外的其他病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的急症。其发生原因甚多,以消化性溃疡占首位,其次为急性胃黏膜病变,吻合口溃疡、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症、血管畸形、上消化道和胰胆肿瘤、小肠糜烂出血、直肠溃疡等。临床表现为呕血、黑粪、血便等,并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障碍,是临床常见急腹症,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对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内镜下止血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放射介入治疗等。目前,内镜下治疗是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与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相比,内镜下治疗消化道出血有较好的疗效。通常采用的内镜下止血方法主要有局部注射药物(1%乙氧硬化醇、1:100 000肾上腺素盐水)、氩离子凝固止血、金属钛夹止血和联合止血。各种内镜下止血方法均有效,从而避免了外科手术,尤其适用于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由于内镜下局部注射药物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其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比较受欢迎的内镜下止血方法。

    内镜下注射肾上腺素已是公认的内镜止血方法。其可以立即压迫和收缩血管,促进血小板凝聚及血栓形成,起到止血目的,文献报道其即时止血率为80%~100%,再出血率为9%~36%。本研究中,药物注射肾上腺素组首次止血成功率为94%,再出血发生率为27%,与文献报道相符。自从1991年Grund首次将氩离子凝固用于镜下止血以来,近几年氩离子凝固已广泛用于消化道止血治疗,其通过输出电极输出凝血电流,在电极和出血创面之间形成氩气流柱,传递到出血创面,起到止血作用。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是一种物理方法,利用机械力量将病灶连同附近组织钳紧,截断出血血管来源,后可自行脱落。

    目前国内尚没有内镜下注射不同药物治疗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的比较的相关研究。本文基于此,对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因呕血和/或黑便在我科住院并行内镜下止血治疗的160例患者分别给予内镜下注射1%乙氧硬化醇和1:100 000肾上腺素盐水,观察两者的疗效。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治疗前血红蛋白量、呕血或黑便例数、出血灶大小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P>0.05)。结果表明:注射硬化剂组的首次止血成功率为97%(76/78),注射肾上腺素组为94%(74/7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硬化剂组的再出血发生率为11%(8/76),注射肾上腺素组为27%(20/7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硬化剂组的外科手术率为3%(2/78),注射肾上腺素组为5%(4/79)。注射硬化剂组的平均住院天数为(5.7±2.6)d,注射肾上腺素组为(6.5±4.8)d。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均无死亡病例。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在再次出血的病例中采用了氩离子凝固术和金属钛夹止血术,没有对两组患者的2次止血成功率进行比较,这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比较不同内镜下止血方法对不易止血的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的2次内镜下止血成功率。

    综上所述,根据本研究结果显示,我院采用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的疗效优于内镜下注射肾上腺素,首次止血成功率高,再出血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图1 胃溃疡并出血

    图2 胃溃疡并出血注射硬化剂后,出血停止,黏膜肿胀、发白

    参考文献

    [1] Skok P,Krizman I,Skok M.Argon plasma coagulation versusinjection seclerotherapy in peptic ulcer hemorrhage-aprospective,controlledstudy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204KB,3页)